社会上的碰瓷让那些热心的路人寒了心,也让一些“自以为聪明的人”绕道而行。不知何时农资行业也在遭遇着“碰瓷”者的伤害,这种伤害也可能伤害的是我们的农业安全。
一直以来,农资圈就存在那么一部分人,干着“专业”打假维权的事业。农药、化肥每年都有可能遇到,那些专业的农民,购买农药、化肥之后,认定是药害或者肥害,向经销商或者生产企业索要一些补偿,相关部门也愿意帮助农民维权。当然也出现过相关管理部门主动索要检测费用的,因为金额不大,企业也都是大事化小,小事不提。行业组织间讨论会,企业也是吐槽某些部门,农资打假是打真不打假,打大不打小。
我们农资生产工艺上确实存在缺陷,或者说在产品包装上,企业确实有些文字语言超出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如今的农资“打假者”,已经不是简单的为了那点罚款和补偿了。他们打假维权的背后,有着当地的执法部门,有着固定的农业司法鉴定机构,甚至相关法院似乎已经熟悉整个过程,对于企业的举证似乎没有理会。但是恰恰在同一个县,同一伙人,同样的执法机构和工作流程,同样的鉴定机构,这不得不让我们害怕,有人在给农资行业挖坑。
我们农资企业遭遇的不是简单打假维权团伙,让人怀疑是一伙有预谋、懂法律,并且从前到后互相设计的“专业碰瓷”团队。接连三年,行业内三个知名企业,同一地方遇到同样问题,甚至鉴定结果需要企业赔付数百万元,农资行业的利润有多大,每年如果有两三个地方出现如此情况,企业还不如关门的好,如果是往年常出问题的小企业也就罢了,大型企业也出现问题?在相关资料里,种植者种植十余年的农产品,拥有自己的种植标准,使用量也是标准限定,肥料怎么就这么巧,把几百亩的农产品全都烧死了。当地气象部门证明当年雨水偏少,发生旱灾,为何鉴定机构就没有考虑。就算农产品出现叶片发黄、枯萎,谁说只能是肥料的直接原因,故意滥施用不是也可造成这种伤害吗?鉴定时为何看不到农药残留的检测呢?
从材料看,这些碰瓷不是偶然,疑点很多,对于这个区域内,建议我们的企业还是不要去销售自己的产品了,他们愿意买谁家的就买谁家的,丢失这么一个县,相信对企业的整体销售影响不大,但是这个“打假的坑”,我们填不平,也填不起。
□郭兆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