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初级中学901班 楼梁熙
馒头是生活中的常见食品,制作简单、口感松软。制作馒头时需要放入一些材料进行发酵。
我发现在不同的早餐店购买的馒头有不同的口感,猜想这可能与放入的发酵材料有关,并尝试通过实验验证我的猜想。
1.对比用高活性干酵母、食用小苏打、食用碱粉进行发面,做出来的馒头有什么不同。
2.对比高活性干酵母、食用小苏打、食用碱粉三种材料的优、缺点。
实验共分为3组,第一组用高活性干酵母发面,第二组用食用小苏打发面,第三组用食用碱粉发面,不同的发酵材料各取1 g。
每组的不变量均为高筋面粉80 g,35~45 ℃的水50 g。
图1 实验材料
1.在每组的空碗中倒入80 g面粉,各加入1 g不同的发酵材料与50 g水的溶液,再搅拌成絮状。
2.用手和面,不断揉至面团表面光滑。用湿布盖住面团,防止水分散失,等待发酵。在和面时发现第三组较硬,第二组较软,第一组最软。
3.待面团发酵至同样大小后,发现第一组发酵时间最短,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长。
4.将面团揉成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发现面团内部呈蜂窝状,且第一组最软,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硬。将小块面团分别揉成馒头状,放置一段时间后(此过程也被称为“醒面”),放入蒸锅。
图2 放入发酵材料,将面粉搅拌成絮状
图4 发酵后的馒头对比
图5 将馒头放入蒸锅
5.蒸20 min后出锅。发现第一组呈白色,口感松软,有面粉的香味。第二组呈浅黄色,口感一般,有较淡的碱水粽的味道。第三组呈深黄色,口感较硬,与第二组相比有较浓的碱水粽的味道。
图6 做好的馒头对比
6.切开馒头后发现:第一组呈现明显的蜂窝状,第二组呈现较小的蜂窝状,第三组几乎没有蜂窝状结构。
图7 切开馒头后对比
第一组发酵时间最短,口感最松软,但没有嚼劲。第二组和第三组发酵时间较长,虽然有嚼劲,但口感较硬。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我对比了高活性干酵母、食用小苏打、食用碱粉三种材料的优、缺点。
1.高活性干酵母
高活性干酵母之所以常被用来制作馒头,是因为它会在面团中使淀粉变为糖分,再让糖分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受热膨胀后能使面团变得松软。
优点:发酵时间快,在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只有微生物才能合成的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B12,这种物质可以防止出现恶性贫血。
缺点:价格相对较高,发酵时对湿度和温度有一定要求。
2.食用小苏打
食用小苏打的化学名称是碳酸氢钠,是由纯碱的溶液或结晶吸收二氧化碳之后制成的。
优点:弱碱性,无色、无味、无刺激。
缺点:不能直接用来发酵面粉,因其自身酸性较弱,发面效果很差。只有遇热后才会分解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发面时难以达到这个温度。
3.食用碱粉
食用碱粉的化学名称是碳酸钠,在做手擀面、面包、馒头时可适量添加。特别是在做老面馒头时,加适量的食用碱粉可去掉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味,但不能加太多,否则馒头会发黄或开裂,味道也会变苦。
优点:可让馒头更筋道,提升食物的口感。
缺点:碱味浓,腐蚀性强。(指导老师:屠铁剑 陈沪霞)
专家点评
作者能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展开实验研究,而且体现了实验的公平性,值得表扬。如果在实验时能用具体的数据呈现实验结果,则能更好地体现科学实验的严谨性。此外,文章初稿中的口语化用词及错别字较多,应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