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平,叶传冬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5)
冠心病作为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临床疾病,其发病群体较为集中,主要以中老年群体为主,现有医疗条件下,冠心病的病程较长、患者病情发展较快。根据相关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心律失常作为冠心病的并发症之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了较大威胁。同时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年龄较大,体质较差,且治疗依从性差,对临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临床积极治疗的同时护理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护理的效果,研究时间2019年2月2021年2月,筛选接诊冠心病患者112 例为研究对象,现整理如下。
研究时间2019年2月2021年2月,筛选接诊冠心病患者112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56例;参照组年龄61-83 岁,平均(71.19±2.19)岁;男性30 例,女性26 例。研究组年龄61-85 岁,平均(72.11±2.06)岁;男性31 例,女性25 例。两组一般信息,比较基本相同,P>0.05。
纳入标准:患者经过诊断,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患者意识清晰,无精神障碍,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沟通交流,配合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目的、参与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均完全知晓,且自愿配合参与。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存在交流障碍,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对于本次研究配合度较低。
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按照要求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做好饮食、药物等相关指导。
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具体来看,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开展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以确保患者对于疾病认知水平,使其可以更好地参与疾病诊疗之中,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对于部分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应当做好案例介绍等工作,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治疗过程每天需要执行各项操作,比如静脉输液、口服用药以及各项检查,不少患者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依从性降低。要考虑各项操作的效率性和舒适性,在需要进行操作时,先进行解释,同时在操作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馈,保持动作轻柔,最大程度减轻操作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帮助患者合理安排检查时间,保障其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生活护理: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以降低患者的心脏负担,同时控制患者活动强度,避免活动强度过高,形成血栓。对于患者的饮食也应当做好控制,食物摄入以清淡为主,控制盐分、脂肪的摄入。部分呼吸困难的患者,在护理中,指导其采取半卧的体位,通过体位的控制,将回血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降低患者的呼吸难度,在必要的情况,可以采取供氧护理。同时叮嘱患者在排便时切勿用力过度,降低心脏的负担,避免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用药护理:在进行静脉用药的过程中,注重做好静脉用药通道的选择,护理人员需要对药物的滴速进行精准把控。对于口服类药物,则应当对用药的时间、用药的方式做出相应的指导,并介绍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对护理开展满意度评价,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包括评估护理技术、操作、态度等,评价总体评估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开展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
住院期间两组对比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采用QOL 量表评估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采用PSQI 量表评价住院期间患者的睡眠质量。
用SPSS24.0 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参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开展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基本相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开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护理开展满意度评价
表2 开展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
住院期间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住院期间两组对比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
临床统计显示,冠心病患者的数量在近年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所导致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目前在临床上亦无法治愈,只可通过药物进行病情的控制。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除了会导致患者出现胸部不适外,还会进一步加深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伤害,因此必须实施积极治疗及护理。而目前冠心病只能通过药物治疗以及临床护理来对病情进行控制,这就对相关护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何种护理方法的效果更佳仍需深入探讨。
心律失常作为冠心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对于老年患者的危害极为明显。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其身体抵抗力较差、耐受度角度,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往往治疗效果不明显。为改善这种情况,需要借助必要的护理举措,通过综合性临床治疗,以实现治疗效果的全面提升。但是临床中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案,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不明显,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护理效果。基于这种认知,本次研究过程中,着重对综合护理方案进行了探讨,在综合护理方案的框架下,对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等不同的护理路径,做出了系统化的探讨,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全面提升患者对于治疗活动的配合程度,促进新型医护关系的形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参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开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更加符合疾病临床治疗的需要,既可以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还可以提升其护理依从性。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持续时间都显著改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值得推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