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志杰,刘辉煌
(1. 南召县崔庄乡张村村小学,河南 南阳 474663;2. 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吉林 长春 130022)
青少年社会化是指青少年通过学习能承担在社会、家庭、学校的责任,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且能使青少年健康地融入社会。社会化对青少年的人格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我国部分青少年在成长阶段受大众传媒、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人格缺失难以适应社会变动,不能完成该有的社会化过程,从而产生“越轨”行为,更为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青少年犯罪等问题的发生。排球运动在我国一直备受重视,2019年女排十连冠更是把我国排球运动推到高潮。作为一项团体对抗性项目,排球运动不仅需要超高的个人技巧,还需要运动员之间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以及听从教练员指示、服从竞赛规则,其中就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关系系统,如处理与队员的关系、处理与教练员的关系、处理与观众的关系等。青少年参加排球运动在提高自己个人技术的同时,能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加快社会化进程,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避免出现“越轨”行为。
青少年需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在排球运动中,青少年必须具备一定的体育精神,如奥林匹克精神、体育道德、体育伦理,并遵守各种规则,如服从教练员部署、尊重裁判员判罚等。排球运动是团体项目,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通过发球、扣球等方式得分,避免球场发生暴力竞争对抗,避免了青少年形成用拳头解决问题、以暴制暴的扭曲价值观。
从功能理论视角来看,青少年通过参与排球运动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不仅有利于维护团体的稳定,且有利于社会、国家的稳定。青少年在学习排球运动过程中建立的价值观不容易被改变,对自己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能明辨是非。在社会变革中,青少年能发挥主流的价值观导向,推动社会向良性发展。
青少年时期正是培养自信心的最佳时期,而排球运动需要学习较难的技术动作,如鱼跃救球、扣球、跳发球等,需要青少年在不断的练习中学习技术动作,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自信心。在排球运动比赛中,青少年必须保证排球不能落地,这就需要青少年拥有强大的自信心以及异于常人的理智,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教练员安排的任务。因此,青少年在学习排球的过程中能更容易学到勇敢拼搏的精神,培养自信心。
在赛场上学习排球运动的发球、扣球等技术动作,能为以后在社会中学习复杂的技能打下坚实基础,培养自身的自信心,能从容乐观地适应经济、政治、生活领域的变化。排球运动能增强青少年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减轻青少年社会压力,减少青少年对社会生活的恐惧,使青少年能尽早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
青少年的责任心就是认清职责,敢于承担责任,对自己、社会负责。责任心既是青少年进入社会的基础,也是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基础。排球运动作为团体性运动,需要青少年的默契配合、敢于担当。排球运动要求青少年能各自完成自己的进攻、防守,且必须有极强的责任心,能够为集体的荣誉负责,也敢于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排球比赛中的串联性很强,规定每个位置必须轮转换位,对每位队员的攻防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只有每位青少年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完成每个位置的任务,比赛才有获胜的希望。排球运动作为团体项目,通过规范队员职责而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并通过比赛使青少年这种责任感越来越强,从而促使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青少年抑郁已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问题。青少年患抑郁的原因往往在于其社会抗压受挫能力较差,无法及时进行自我疏导。基于心理健康角度分析参加排球运动可以培养青少年抗压能力,减少抑郁倾向。排球运动作为一项特殊的团体对抗性项目,青少年不必与对方球员有直接肢体接触,正是这种规则使排球运动中的压力大部分来自队友或是自己的失误,不同于篮球、足球的进攻方式,排球的进攻回防速度极快,青少年必须全身心投入,合理地进行自我调控,有良好的抗压能力才能发挥自己的水平。青少年在持续的排球运动练习中会逐渐形成强大的抗压能力,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排球运动作为一种团体性项目,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为青少年提供了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机会,这些角色不仅可以互换且每个角色都被明确规定了职责,为青少年提供了进入社会模拟的平台,还可以加强青少年对自己角色的认知能力,促进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排球比赛中角色与现实生活角色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排球比赛中角色与现实生活角色对比表
在排球运动中,每位青少年都有各自的任务和分工,正因为如此每位青少年才会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接受团队其他人的评价。因为自己的疏忽或者大意使团队目标受损会受到团队其他人的批评和指责,又或者因为自己的贡献使团队获得胜利,会受到团队其他人的赞许和表扬。在这种往复不断的过程中,每位青少年都能体会到道德认识与情感体验,这就是排球运动给青少年带来的社会化意识,使每名青少年能尽早具有对集体、对自己的社会关系的意识。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身体情况也不容乐观,肥胖、近视等是青少年主要的健康问题。青少年在学习排球运动时,不仅可以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且青少年还容易获得集体归属感,对青少年社会化具有积极的影响。青少年能在排球运动中将自身的优势或者长处变为集体的优势或者长处,并学会包容与体谅他人,融入团队,以小我实现大我,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
当今我国处于急剧变迁的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面对巨大的变化容易对未来感到无助和迷惘,常进行自我否定。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通过别人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价又极其困难,容易导致自我迷失,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青少年缺乏理性思维,而排球运动对培养青少年理性思维具有积极作用。排球运动的一些量化值指标,如裁判员鸣哨后发球队员必须在8s内把球发出国际网联规定男子排球的球网高度为2.43 m、女子排球的球网高度为2.24 m等,能给青少年带来直观的反应,能给青少年提供自我理性思考的机会。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青少年在排球运动中所获得的良好价值观念可以迁移到社会中。在排球运动比赛中的体验会反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规则的敬畏能转换成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意识,使青少年养成习惯并形成定势。排球运动中的规则虽然具有很大的强制性,但不会给青少年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产生负面影响,因为这些规则在限制行为的同时也在保护青少年。
排球运动比赛规则约束青少年的行为,增强青少年的纪律性,使青少年能在进入社会后尽早地适应社会规则,调整自己不当的行为。基于社会学角度来说,青少年只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才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化,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不被社会所排斥和淘汰。
排球运动能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使青少年在价值观、行为习惯、责任担当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具有完整的人格。但是,目前我国青少年社会化的道路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积极鼓励青少年参加排球运动不仅是体育强国的现实需要,也是新时代培养青少年坚韧不拔的意志、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