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雅婕 何晓玲 何一凡 胡萌 李雨栖
【摘 要】随着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就需要加大国际交往人才的培养力度。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是学生较系统地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西方文化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西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使学生既能够学好英语,同时能增强中华文化自信。这就需要进一步探究高中英语教学中以英美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以便提升英语教学效果,为培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美文化;中华文化;教学融入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30-0252-05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及对外开放政策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需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由此则要加大国际交往人才的培养力度,这就需要从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就开启相关人才的培养。根据英语学习的特点,学生需要学习理解一些西方文化知识,并将其与中华文化进行融合,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这也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但目前高中英语的实际教学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太重视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合教学。为此,本文主要以新都区部分高中学校为研究对象,就高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融入中华文化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进行研究。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融入中华文化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更加强调要将英美文化的学习融入进中华文化的融通理解,提出英语学科要关注中外文化的差异与融通,正确认识和对待他国文化,吸收中外文化精华,积极发展跨文化沟通策略和能力,增强国家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自觉传播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逐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总的看来,在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高中英语英美文化和中华文化融合教学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教学效果和评价体系也大为改觀。但在教学实践中,将英美文化融入中华文化还存在一些问题,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根据课题组对在校高中生及本科生的问卷调查、高中一线教学实际调研及笔者自身学习经历体会分析,特别是对成都市新都区一级、二级、三级示范高中的走访调研,可知当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融入中华文化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材及内容方面
1.教材中强调文化融入的内容占比不高
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和教育水平的差异性,导致教材编选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所获得知识的层次也有差异。学校英语课堂使用的教材大概有三个版本:人教版、外研社版和各所私立学校自行编写的版本。在这三个版本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英美文化知识,而涉及到的中华文化知识较少,其中教材中涉及到最多的是关于旅游地理、风土人情方面的信息,社会、历史、教育、人口等方面涉及较少,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一个综合、全方位的认知。此外,私立学校自行编写的教材内容对英美文化的涉及更为丰富些,学生的获得和了解也更加深入,但中华文化的占比依然不足。
2.教学设计中文化融入的知识不够
从调研结果看,大多数英语教师会在课堂中拓展英美文化知识,但有部分教师不会有意识地给学生拓展和延伸与英美文化相关的中华文化知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目前的高中英语课堂上,英语课程设计的重心主要在于学生对考试知识点的掌握,如语法、单词和短语,以应对考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无法对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延伸和拓展,况且学生接收新知识的能力在单位时间内是有限的。其二,课堂设计只针对英语有关知识,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不足,导致教师担心过多地涉及文化间的融合会给学生产生认知上的误导。其三,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担心过多涉及与考试关系不大的知识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故而不愿去深入阐述。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成为只会应对英语考试,却对英语背后的文化背景一无所知的“应试机器”,无法正确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
(二)学校及教研方面
1.学校教学管理对跨文化意识的关注不够
其一,高中在引进英语教师时比较注重毕业院校及专业,而较少考查教师对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涉猎,如教师是否为英语专业出身,是否在国外留学或访问进修经历等。教师有国外学习经历,既有助于教师将他国文化与中华文化融合,更有助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体验中外文化异同,并形成跨文化意识。其二,学校或上级主管业务部门没有定期组织英语教师进行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融合教学的业务培训,缺乏有效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如组织教师到国外进修深造、交流访问、教学研讨,到好的学校去参观学习、交流经验等,这些都有利于教师理解文化的差异,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优秀。其三,学校用于支持英语教学及文化融合教学的经费不够。受高考导向性作用的影响,多数学校在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培训、交流、访问及以中西文化为背景的教师培训会、教研会、学生活动方面经费不足,更谈不上引进以英语为母语的优秀外教。
2.学校教研难以强化教师文化融合教学能力
其一,英语教学团队对教研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传授知识的素材仍较单一,教授方法有待优化。其二,英语教学团队教研活动不多。教研组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对英美文化和中华文化融合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在课程设计中涉及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知识不够丰富,未深入研讨如何将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更好地融入课堂,问卷调查中17.45%的学生反映教师不注重或不擅长英美文化和中华文化融合教学。其三,英语教学团队统筹组织不力。传统教育模式下学校常将各教师所带班级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极易导致教师产生“单兵作战”意识,教师在教学上便闭门造车,基于此,学校亟需加强团队的统筹组织和教学的协调开展。
(三)教师及教法方面
1.教师自身文化素养薄弱影响文化融入
其一,教师英美文化和中华文化兼修素养不高影响了学生对文化的接受。教师是否对英美文化融入中华文化有足够的了解、能否熟练掌握并运用文化融合方面的知识、是否有意主动向学生教授中西文化方面的知识等,直接决定了高中生能否较好地接受、掌握跨文化相关知识,而当前英语教师关于文化融入的教学方式以直接口述为主。其二,教师职后能否提升英美文化及中华文化素养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当前,学历为硕士、博士的高中英语教师相对较少,大部分仍是本科学历,教师自身能力不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极大。其三,教师对英美文化和中华文化融合的重视程度不足。从问卷可看出,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并没有从教师那里了解到足够的英美文化及中华文化相关知识,可见教师的重视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2.教师的中西文化融合教学方法较单一
其一,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不注重文化融入。问卷调查发现,70.21%的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将英美文化知识融入中华文化并纳入课堂教学内容,可见大部分教师会在课堂中设计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入;同时,79.15%的教师是在讲到相关知识点时依据课本内容讲解,可见学生在课堂中能接收到的知识相对有限。教师能否在课本基础上对英美文化融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接收、掌握到更多英美文化融入中华文化方面的知识。其二,部分教师教法单一。问卷显示,仅有不到50%的教师会选择电影、英文报刊等作为英美文化知识素材来源,与中华文化融合的方式比较简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内容、教法单一呆板等问题。其三,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交流借鉴。在设计教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交流,创新教学内容、教法等,以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知识的融合。
(四)学生及学法方面
1.学生自身情况造成文化融入还存在差异
其一,就读学校的类别影响着学生对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融入的接受程度。问卷中,绝大多数学生就读的学校为非外国语学校,非外国语学校教师教授英语的重心与外国语学校会有所不同,非外国语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往往忽略了对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入,外国语学校则会有专门课程开展英美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融合教学。其二,学生日常的英语学习氛围不足。从问卷可知,在对外交流较多的城市,意味着学生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更多,从而间接接触了英美文化,更有利于学生对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学习;而许多城市对外交流较少,学生接触到的英美文化并不多,学生对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学习比较薄弱。
2.学生文化融入学习方法有待优化
其一,学生对中西文化融合的兴趣不足。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35个学生中,66.81%的学生认为自己关注文化融合的目的是因为对中西文化感兴趣,53.62%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文化融合的目的是考试。其二,学生对中西文化融合的了解途径较少。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82.55%通过电影学习,69.79%在课堂中学习,45.53%通过观看电视剧學习,38.3%通过观看外国名著学习,37.87%通过阅览新闻报刊杂志学习,30.64%通过观看综艺了解,1.28%以其他方式学习。可以看出,通过电影学习中西文化融合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最具有吸引力,大部分学生是在课堂之外了解相关知识的。
二、高中英语英美文化融入中华文化教学问题的成因
(一)英语教材的中西文化融合存在差异
目前高中主要使用的教材包括外研社版、人教版、北师大版及外语学校自编教材,不同版本教材分别展现出将英美文化融入中华文化的不同特点。外研社版教材一共有11册,关于文化的部分,教材设置了cultural corner板块,据教材可知该板块的目的是为“借助于篇章阅读的形式,介绍丰富翔实的文化背景知识”,该板块的文章内容往往与单元的主题有关,覆盖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人物、机构组织等多个方面。如第六册6单元讲述了联合国的背景知识,第九册3单元讲述了屈原的故事。常用对比手法,对比几个西方国家的情况,如第二册1单元对比了英国、美国及加拿大的医疗制度;或对比中外的文化,如第四册6单元,对比了中外对于“dragon”的不同理解;或仅介绍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拓展话题,如单独介绍国外或国内的名人、文化、科技、学习生活情况等;其余板块也或多或少涉及到了中西方文化。人教版教材并没有单独设置文化教学部分,而是将其融入单元的主题中。如必修二1单元讲到了各国文化遗产,必修三1单元讲到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必修四4单元涉及到世界各地的body language。其中涉及到少部分的中华文化,如第九册2单元涉及到各国航海探险的历史时,其中也有关于中国古代的部分。
(二)英语教师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首先,英语教师专业学习背景差异较大。教师是否为英语师范专业或英语相关专业,会直接影响教师授课技能的高低及授课内容的深浅。在问卷调查中,约90%的学生的老师是英语师范及英语相关专业,这其中英语师范专业占了三分之二。可以看出,当前多数英语教师都有一定英美文化学习经历及知识储备,但仍有10%的学生的教师为非英语专业,这就会成为文化交融教学的障碍。其次,英语教师大多无国外学习或交流经历。教师是否有国外学习或交流经历对英美文化融入中华文化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关系。从问卷调查来看,有海外求学及交流访问经历的高中教师仅占13.19%,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教师出国交流的机会更少,这样教师就无法直观深刻地比较、认识和感受中西文化,要游刃有余地开展文化融合教学就有较大难度。最后,英语教师因性别、年龄差异呈现出不同特质。教师的性别与任教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着其在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融合教学中的基本倾向和水平,这里存在着一定的个人
差异。
(三)英语教师存在文化融入的能力短板
首先,许多教师个人学科素质和业务能力不足。目前大多数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英语教师,学历基本以本科为主,意味着教师前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还不够,关于英美文化及中华文化的知识储备还不够。部分教师尽管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仍需在工作之余继续学习深造。其次,教师对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融合应用不佳。受访学生中有14.47%认为教师擅长英美文化融合教学,22.98%认为教师擅长中华文化传播,45.11%认为以上二者兼有,17.45%认为二者皆无。但英美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融合教学是新课标对教师教学的重要要求,是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关键之处。最后,教师没有较好地处理应试考试和文化理解的关系。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是针对应试考试的语法、单词、课文的讲解,更应包含英美文化融入及中华文化渗透。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性,体会不同文化下人们的思维方式,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当前高中生在学习上时间紧、任务重,对英语学习的基本目标是做题考高分,这并非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的初衷,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还须思考如何妥善处理应试考试和文化理解的关系。
(四)英语教学内容的文化融入比重不足
首先,大部分英语教师的文化融合意识不强。从问卷可以看出,近70%的教师只有讲到相关知识点时才会涉及文化融合内容,近50%的学生认为从教师那里了解到的文化融合知识较少。大部分教师更注重应试内容的教学,没有意识到英语作为一门工具语言,最大价值是为人们开启英语世界文化之门[2]。其次,多数教师文化融合的教学素材来源有限。受访学生中,近80%表示教师的教学素材仅来自课文,少数来自电影、报刊、新闻等渠道。最后,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及载体应用能力欠缺。目前教师教法应用及载体以口述为主,多媒体展示、文字圖片呈现、学生分享为辅。从问卷可以看出,82.13%的教师会选择以口述为主要教授方式,这意味着在讲到相关知识点时才会意识到要教授学生相关英美文化或中华文化知识,并未提前做相关准备,教学的随机性、无序性、主观性较强,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即使现在高中教学倡导以多媒体展示为主,也仅有58.3%的受访学生表示老师在教学中用过多媒体,这个比例在当今数字化教学趋势下依然较低。
(五)学生文化融入学习意识较差
首先,学生英语学科文化融入学习意识较差。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还是通过考试来判定教学效果,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考试评价逐步加大对英美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考查力度。部分学生对考试中增加英美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考核这一变化理解不到位,侧重对英美文化的理解,而忽视了其与中华文化的有机融合。其次,学生中西文化意识错位影响着学习效果的提升。近年来,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对英美文化的兴趣高于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一味追求西方所谓的先进文化,导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够,对中华文化基础知识的了解不够系统和丰富。另外,学生文化融合学习的途径也比较单一。通过问卷可以看出,当前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主要通过课堂学习来理解英美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融合,少数学生也有一定的课外学习途径。相对来说,融入学习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不够,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及办学条件较为滞后地区的学校。有些地区家庭和社会力量的辅助性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文化融入学习的实践体验不足,效果也打了折扣。
三、高中英语英美文化融入中华文化教学的实施对策
(一)优化课程标准,编选合适教材
1.完善英语课程标准
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外交往开放的需要,以十九大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指导思想,需进一步落实“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思想。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价体系上要注重将英美文化融入中华文化,同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订。其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美文化,乃至世界其他优秀文化紧密结合是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互鉴、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和可行之路。通过课标的完善,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融入世界的多元文化之中,加强对其的感受、理解、应用,进而培养出更多的全球化人才,推动世界的发展。此外,基于现今教育部标准化考试对学生的英语语法要求逐渐淡化,有关英语语法方面的知识可以酌情删减,继而增加对中华文化相关背景知识的补充和拓展。
2.优化教材编写选用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必须严格把关的重要一环。全国要集合各方面的力量,如专家、学者、教师等,一同参与编写有关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美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高中英语教材,使英语教材及辅助性材料成为中西文化互鉴学习的重要载体,搭建一个世界文化相互交流和借鉴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能感悟和弘扬本民族文化。此外,各地教育部门应鼓励和帮助不同地区建设适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教材。总之,各地要根据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教育基本特点、对外交往工作需要、学生学习领会状况等选用合适的英语教材及有关教辅资料。
(二)加强教学管理,注重学科教研
1.加强学校教学管理
首先,提高对英语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学校领导要坚持贯彻教育部要求,注重教师团队素质提升,使其尽可能地全面了解东西方的不同教育传统、教育理念以及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交流理解障碍。其次,注重新入职英语教师的考核。学校应在引入新教师时提高基本素质标准,引进授课经验较丰富,能够使用教学技巧来让学生专注课堂,能够以亲身经历为学生传达客观真实全面的中西文化知识的教师。再次,创新教师培训管理机制。新教师可由骨干教师传帮带,快速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已参加工作并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应督促其不断精进,补充吸收新知识。同时促进教师内部的良性竞争,如以年级为单位的竞争,进行团队集体作战。最后,积极聘请优秀外教加盟。吸纳优秀外籍教师,让学生学习地道准确的英语表达,建立英语学习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教精通中英两种语言,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中英文化的异同。
2.注重学科教学研究
首先,积极争取英语教学经费支持。定期组织教师到优秀教育示范学校进行实地学习,邀请各地优秀教师来校进行经验交流,加大英语教学专业的设备投入,营造良好英语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其次,提高对英语学科教学思想、方法的要求。教研组要重视对英美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将其作为学科教研的核心内容,这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核心举措之一。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要求高中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再次,加强校际国际间教师的交流学习。教研组要加强英语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内部应加强交流,并要求教师加强教学反思,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求教师及时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素养,向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扎实基础,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最后,通过丰富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果。研究表明,中国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远强于口语能力,只有到纯英文语言环境中学生才能够快速掌握英语的实际运用。
(三)提升教师素质,改进教学理念
1.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文化融合意识。不仅要将英美文化知识与教学内容融合,也要将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融合,不可照本宣科。对英美文化了解不够深刻、专业知识相对欠缺的教师要主动提高个人业务能力,如选择到英美进行访学或进修,提高自身英美文化知识素养,并将其与中华文化有效融合;或选择在专业、学历上提升进修、研学,加深对英美文化知识的认识,并与中华文化有效对接。其次,教师要在课本基础上拓展文化融合内容。还应脱离课本中固定、有限的内容,深入研究课标及教材,结合课本最大程度地引伸知识,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优秀英美文化知识。深入挖掘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相似之处,吃透英美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融合要求,结合中华文化来促进学生掌握英美文化知识。最后,针对外教也应有要求及问题的解决办法。学校要发挥外教得天独厚的文化背景作用,使外教能最大程度地将英美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外教也要热爱和熟悉中国文化。
2.持续改进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在课前要充分了解学情。全面熟悉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兴趣,对英美文化领悟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学生英语学习的习惯。教师可在课前通过问卷调查来改进、调整教法,以使得学生能更好、更客观地涉猎英美文化方面的知识。其次,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在调整、设计、优化教法的过程中,要注重英美文化在教学中的融入,在介绍、拓展英美文化的同时,注意与中华文化及课本知识的融合。课后还应及时检验文化融合的教学效果,如学生对教师教法、考试中完成试题和考试后成绩的反馈,以及公开课中其他老师、专家等的专业反馈等。最后,创新多种教学形式。尽量避免照本宣科的形式,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加入游戏、竞赛活动等,构建新颖课堂。
(四)强化学生意识,拓展学习途径
1.强化学生学习意识
首先,不断提高学生将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融合学习的意识。由于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学生应首先认同和熟悉本民族的文化,并能够利用英语表达。而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3]。学生对英美文化的学习要深挖其本质,探究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开放性,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4]。同时,以英美文化为参照,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积极的一面,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其次,让学生相互影响来化解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融合学习的问题。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光集中在教师一个人身上,他们还非常关注自己的同学,尤其是同学对学习所作出的各种反应[5]。如果班上有学生格外注重对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学习,并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不仅能够带动其他学生一起主动学习相关文化知识,还能形成良好的文化融合学习氛围。
2.拓展学生学习途径
首先,将英语学习阶段尽量前置。各个地区要尽量实现小学三年级开始英语课程设置和学习,不同学生所在的学校、区域差别都会影响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在高中教学中的融入,因而首先将开始学习英语的时间统一,在后面的教学中能够减少一些差异。其次,加强英语学习的家校配合。家长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强有力的后援,在学生学习过程发挥着引导、促进作用,而家长又时刻支持着学校的各项教学举措,因而要化解文化融合学习的问题,从学校和家长两方面考虑是必不可少的。最后,以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果。学生的兴趣在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学习中十分重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将英美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并融入高中英语课程教学实践,既是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更是培养未来国际交往人才的需要。这项综合工程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形成合力,共同施策,通过优化课标、完善教材、改进管理、加强教研、提升素质、精进教法、强化意识、拓展学法等举措来实现长远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让学生今后能快速融入并适应世界的发展,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19年印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张丰硕.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渗透——评《高中英語文化意识教育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1(1).
[3]大浪淘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
15b51bd790102wvkz.html.
[4]鄭昊琪.初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融入有效性研究[J].校园英语,2020(5).
[5]倪鸿幸.利用学生间的相互影响促进英语教学[J].上海教育,1998(3).
Exploration into the Integration of Anglo-american Culture into Chinese Culture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
——Take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in Xindu District as an Example
Yajie Huang, Xiaoling He, Yifan He, Meng Hu, Yuqi Li
(English Teaching Major, grade 2019,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Abstract:As China gradually moves towards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stag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talents in order to tell Chinese stories and spread Chinese culture. The middle school stage, especially the high school stage, is the initial stage for students to systematically learn English. In teach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not only to the teaching of Western cultural knowledge, but also to the integration teaching of western cultur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o that students can not only learn English well, but also enhance the confidence of Chinese cultur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explore the problems,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dominated by Anglo-american cultur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talents who tell Chinese stories to the world.
Key words: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anglo-american culture; Chinese culture; teaching integ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