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杰,李 巍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1)
随着乳腺癌治疗研究和癌症筛查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患病早期便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从而有效提升治愈的可能并改善预后[1-2]。其中,各类癌症因子、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分析对癌症筛查工作的进行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传统检测指标如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对于常规Luminal A和Luminal B型乳腺癌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3-4]。但对于上述指标表达均为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常见的检测指标难以判断此种高度异质性肿瘤的发生。同时,根据已有文献和报道[5-7],TNBC的侵袭性更强,远端转移可能性更高,特异治疗手段的缺乏也使得患者预后更差,且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较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TNBC)呈现不同的表现特征。本研究对比TNBC和NTNBC早期患者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Ki67、p5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指标,以揭示TNBC患者在患病早期各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经临床病理诊断确诊的TNBC早期患者80例作为TNBC组,其中年龄36~74岁,平均(52.38±4.10)岁;肿瘤<2 cm者55例,肿瘤≥2 cm者25例。病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经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为乳腺癌;②患者病理标本检测均显示ER、PR及HER-2表达阴性;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第5版乳腺肿瘤分类[8]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8版乳腺癌分期系统[9]确认临床分期为0-Ⅱ期的早期乳腺癌;④患者入院前未接受任何形式的手术治疗、放疗或化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存在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或脏器功能不足;②合并存在其他恶性肿瘤;③精神状态较差,无法有效配合研究的开展。另外,选取同期于院内进行治疗的临床分期为0-Ⅱ期的NTNBC患者80例作为NTNBC组,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及精神疾病,其中年龄34 ~77岁,平均(53.16±4.37)岁;肿瘤<2 cm者53例,肿瘤≥2 cm者27例。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具体方案和内容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采集患者肿瘤组织部位标本,应用10%甲醛溶液进行石蜡包埋处理后连续切片。对切片标本进行脱蜡水化处理和微波修复抗原处理,分别加入鼠抗人AR、Ki67、p53及EGFR单克隆一抗(批号依次为LOT210601、LOT210528、LOT210601、LOT210601,上海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次日取出标本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进行清洗后再次加入对应标记的二抗(批号依次为LOT210601、LOT210528、LOT210601、LOT210601,上海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室温孵育30 min,最后利用二氨基联苯胺进行显色冲洗,苏木精复染后进行封片判读。判读时将已经确认为阳性的肿瘤组织切片作为阳性对照,将磷酸盐缓冲液冲洗后的切片作为阴性对照。由病理科两位具有判读经验的医师按照实验说明进行双盲判读:AR视野内肿瘤细胞核着色比例<10%判为阴性(-),≥10%判为阳性(+);Ki67视野内肿瘤细胞核着色比例<14%判为阴性(-),≥14%判为阳性(+);p53视野内肿瘤细胞核着色比例<10%判为阴性(-),≥10%判为阳性(+);EGFR视野范围内出现任何数量的肿瘤细胞胞质或胞膜着色即判为阳性(+),否则判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AR、Ki67、p53及EGFR表达情况,分析TNBC组内患者AR、Ki67、p53及EGFR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脉管内浸润)的关系。
2.1 两组患者AR、Ki67、p53及EGFR表达情况比较 见表1。TNBC组患者AR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NTNBC组,Ki67、p53及EGF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TNBC组(均P<0.05)。
表1 两组患者AR、Ki67、p53及EGFR表达情况比较[例(%)]
2.2 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AR、Ki67表达情况关系 见表2。AR阳性表达患者中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例高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Ki67阳性表达患者中组织学分级Ⅱ期患者比例高于Ⅰ期患者(P<0.05)。
2.3 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p53、EGFR表达情况关系 见表3。p53和EGFR阳性表达患者中有脉管内浸润患者比例高于无脉管内浸润患者(均P<0.05)。EGFR阳性表达患者中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比例高于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P<0.05)。
表2 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AR、Ki67表达情况关系[例(%)]
表3 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p53、EGFR表达情况关系[例(%)]
TNBC是目前临床实践中比较棘手的一类乳腺癌分型[10]。报道[11-12]显示,TNBC患者相较于其他分型的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呈现更强的侵袭性,更易发生远端转移和脉管内浸润,患者预后情况往往较差,且生存率也较低。同时,由于TNBC组织的ER、PR和HER-2表达均为阴性,针对Luminal分型肿瘤的内分泌治疗方案无法应用于TNBC患者的治疗,抗HER-2靶向药物也在TNBC患者的治疗中收效甚微,特异治疗方案的缺乏和患者病情的迅速发展使得TNBC成为目前学界对于乳腺癌研究的关注重点[13]。
从TNBC的发生机制看,典型内分泌指标的低表达决定了其与常见的激素依赖型乳腺癌的发生存在显著区别。按照激素依赖的治疗路径,ER、PR表达阳性的乳腺癌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激素调节得以治疗,但在TNBC中ER和PR的表达并不活跃,激素调节的治疗路径并不可行[14]。但乳腺癌患者体内的激素变化并不限于ER和PR,AR受体在乳腺细胞的增殖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从相关研究[15-16]来看,AR对于ER和PR的应答均有一定的反馈促进作用,尤其在Luminal A型乳腺癌中AR表达与ER和PR呈现显著正相关性,因此通过免疫组化测定患者AR表达情况对于分型判断、预后评估和病情分析均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中,AR阳性表达患者比例在TNBC患者中更低,且AR阴性表达的TNBC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可见AR在抑制癌细胞增殖、控制远端转移发生中存在一定作用。马少君等[17]研究也认为,AR能够激活乳腺癌相关靶细胞以及靶细胞下游介导的细胞增殖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组织的增殖并降低转移发生的可能性。
Ki67是肿瘤组织增殖细胞的重要核抗原,在肿瘤组织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Ki67表达情况在抗肿瘤研究领域被广泛用于评价肿瘤细胞增殖[18-19]。本研究中,TNBC患者Ki67阳性表达比例较NTNBC患者更高,且Ki67阳性表达患者的组织学分级更高,可见Ki67在TNBC患者细胞增殖中同样发挥重要的作用,但Ki67较为普遍的评价意义对于特异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参考价值有限。
p53是人体细胞中重要抑癌基因的表达产物,但半衰期极短,难以使用现有检验学手段测定。但在某些致癌因素的影响下,p53会出现从抑癌基因转化为显性癌基因的情形,从而使p53不再存在抑癌的特性,转而作用于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这种突变型p53基因的表达产物在癌细胞组织中较为稳定,易被免疫组化法所测定[20]。本研究中,在TNBC患者中有较高比例呈现p53阳性,且p53阳性患者更易出现脉管内浸润。而EGFR作为典型的表皮生长因子指标,在肿瘤细胞增殖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对于HER-2阴性表达患者,EGFR无疑是良好的参考指标[21]。本研究中,EGFR阳性表达的患者肿瘤直径更长,且患者出现脉管内浸润的比例更高,提示EGFR和p53阳性在TNBC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TNBC早期患者AR表达降低,Ki67、p53、EGFR表达增加,且各指标与TNBC早期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均存在一定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