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博览

2021-12-14 12:49
青海国土经略 2021年1期
关键词:种群勘查

2020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揭晓

● 近日,中国地质学会在京召开会议,揭晓2020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

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分别是:我国率先利用水平井技术完成天然气水合物试验性试采、大数据重现地球3亿多年生物多样性变化历史、青海共和干热岩试采规模化压裂造储和定向钻探成功实施、澄江动物群“麒麟虾”的发现揭秘节肢动物起源之谜、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指导成功实施青藏高原首个3000米固体矿产科学深钻并揭露巨厚铜金矿体、松辽盆地北部古龙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发现、我国在诸广地区1550米深度发现最深工业铀矿、新发现和厘定鲜水河木格措南全新世活动断层与色拉哈挤压阶区并有效服务重大工程规划论证、塔里木盆地顺北超深断溶体油气藏富集理论与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煤矿老窑采空区范围及积水情况精细探查关键技术实现新突破。

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分别是:山西省中阳县探明大型铝土矿、山西省繁峙县发现大型斑岩型金矿、青海省都兰县那更康切尔沟探明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四川甲基卡稀有金属找矿重大突破、新疆若羌县卡尔恰尔探明超大型萤石矿、江西省上饶市许家桥发现世界最大滑石矿、渤海海域勘探老区地质理论创新与亿吨级岩性油田重大突破、塔里木盆地塔北寒武系与奥陶系深层石油勘探重大突破、渝东南南川招标区探明超千亿方大型常压页岩气田、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矿区发现超大型天然碱矿。

今年首批稀土矿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下达

●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按照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管理相关规定,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下达2021年度稀土矿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第一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2021年继续对稀土矿、钨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分两批下达。

《通知》指出,2021年度全国第一批稀土矿(稀土氧化物REO,下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8.4万吨,其中离子型(以中重稀土为主)稀土矿指标1.149万吨,岩矿型(轻)稀土矿指标7.251万吨。第一批钨精矿(三氧化钨含量65%,下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6.3万吨,其中主采指标4.689万吨,综合利用指标1.611万吨。

《通知》要求,有关省(自治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做好指标分解和下达工作,在本通知下发20个工作日内将指标分解下达。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应集中下达给6家稀土集团下属矿山企业。

《通知》强调,在分解下达稀土矿、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后,有关省(自治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组织矿山所在市、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与矿山企业签订责任书,明确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地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稀土矿、钨矿指标执行情况的核查与检查,准确统计矿山企业实际产量。

“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00多万公顷

● “十三五”期间,我国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00多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30万公顷,四大沙地生态整体改善,石漠化程度持续减轻。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5年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任务101.9万公顷,工程固沙3.47万公顷。在内蒙古、青海、甘肃等黄河流域5省(区)启动实施了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项目。新增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46个,新建国家沙漠(石漠)公园50个。

同时,加快推进石漠化治理。目前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1007万公顷,与2011年相比,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3.2万公顷,其中极重度石漠化减少15.1万公顷,减少47.1%;长江流域泥沙量减少40%以上;石漠化地区植被综合盖度达到61.4%。

这位负责人表示,持续防沙治沙,不仅筑起了生态屏障,也促进了沙区发展。广大沙区因地制宜发展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等绿色富民产业,推动沙区产业结构调整,并吸纳大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防沙治沙,精准带动群众脱贫增收。同时,中国进一步强化荒漠化防治国际交流与合作,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 1月20日,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实施的“我国率先实现水平井钻采深海可燃冰”入选。

该评选活动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至今已举办27次。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成果第4次入选。此前,该局承担或实施的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4500米级深海遥控作业型潜水器(“海马”号)海试成功、我国海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获重大突破分别入选2017年、2014年、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科学研究启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完成;深潜再传捷报,我国无人潜水器和载人潜水器均取得新突破;我国率先实现水平井钻采深海可燃冰;科学家找到小麦“癌症”克星;科学家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科学家重现地球3亿多年生物多样性变化历史;我国最高参数“人造太阳”建成;科学家攻克20余年悬而未决的几何难题;机器学习模拟上亿原子:中美团队获2020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

自然资源部公告第二批绿色勘查项目

● 近日,自然资源部公告第二批绿色勘查项目,77个项目入列。这标志着绿色勘查示范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

据悉,此次公告的77个项目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项目覆盖范围广,涵盖25个省(区、市);二是涉及矿种多,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水气矿产30余种;三是项目勘查阶段全,包括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矿产调查及商业性勘查的普查、详查和勘探阶段;四是项目出资形式多样化,既有财政出资项目,也有社会资金出资项目。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负责人介绍,绿色勘查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并对受扰动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的新的勘查工作方式。绿色勘查是地勘行业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具体行动。近年来,我国绿色勘查取得了积极进展。2019年,自然资源部公告了全国第一批绿色勘查示范项目18个。此次第二批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在数量上、质量上有较大程度提升,基本实现了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建设的既定目标。

我国首次专门立法保护湿地

● 湿地保护法草案20日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拟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高虎城在会议上作说明时介绍,湿地是全球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维护我国生态、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有利于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为强化湿地的保护和修复提供法治保障。”他表示。

草案分为总则、湿地管理、湿地保护、湿地修复、检查与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共7章59条。草案明确法律适用的湿地,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湿地和具有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生长功能的人工湿地。国家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及名录制度,严格控制占用湿地。

草案明确了湿地保护方式,提出了湿地利用要求,规范了湿地修复原则、责任主体、修复方案及措施等。在湿地保护方面,草案提出禁止开(围)垦、填埋、排干湿地,永久性截断湿地水源,过度放牧和过度捕捞;禁止在湿地内采砂、采矿、取土,依法取得相关许可的除外。草案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重要湿地周边产业布局等统筹考虑,保障重要湿地生态功能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湿地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湿地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鸟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在湿地修复方面,草案提出湿地修复实行“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恢复湿地面积和湿地生态功能,提高湿地生态系统质量。

草案还对湿地执法主体、检查措施等作出规定,明确监管部门及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职和违法主体直接破坏湿地的法律责任。

去年我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534起

● 据自然资源部初步统计,2020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7840起,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534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1.8万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0.2亿元。

统计显示,2020年全国发生的地质灾害中,滑坡4810起、崩塌1797起、泥石流899起、地面塌陷183起、地裂缝143起、地面沉降8起,造成139人死亡(失踪)、5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0.2亿元。2020年地质灾害发生数与2019年相比增加26.8%,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减少37.9%。与“十三五”时期年平均值相比,分别增加14.6%、减少43.7%。

我国山区较多,地形复杂,构造发育,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广泛。受强烈地震和极端气象事件频发影响,近年我国地质灾害处于多发态势。

专家预测,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严峻,总体趋势接近常年,局部地区可能加重。春季,西南和西北地区是防范重点,地质灾害可能重于常年;汛期,地质灾害将大量发生,南方大部地区,尤其是西南、中南和东南沿海以及西北部分地区仍然是地质灾害发生和危害的重点地区;秋冬季,主要注意防范山区人类工程活动和西南地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同时,要加强防范水利水电、铁路、公路等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建房切坡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

省级地质资料馆实现电子阅读全覆盖

● 日前,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从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的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座谈会上获悉,2020年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率达85%,完成考核目标,各省(区、市)共发放地质资料汇交凭证5291个,全国所有省级地质资料馆都已建成电子阅览室。

2020年,部、省两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委托保管单位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管理和服务,围绕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断完善地质资料管理制度,重点任务稳步推进,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充分利用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加强汇交信息清理和在线监管。截至目前,各省(区、市)共发放地质资料汇交凭证5291个,发放限期汇交地质资料通知书970份,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贵州等13个省(区、市)汇交率超过90%。

据悉,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自2020年7月正式启用以来,初步形成了由全国地质资料馆、省级馆藏机构、委托保管机构组成的“多级多类”一体化业务协同管理服务模式,为汇交人、馆藏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了覆盖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全业务流程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了全国非油气资料、油气资料、汇交监管等多类数据信息的统一汇聚、分级处理、动态更新与共享发布。

截至目前,全国地质资料馆和委托保管单位累计接收验收补交油气成果地质资料24915档、原始资料21.4万件、实物资料2308口井、岩心8.2万米。所有省级馆都建成了电子阅览室,24个省级馆以地质资料馆名义对外开展服务。所有省级馆的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完成比例达95%以上,26个省级馆达100%。

我国珍稀濒危物种实现恢复性增长

● “十三五”期间,我国通过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建立了占国土面积18%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大熊猫、西藏巨柏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

5年来,我国通过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拯救繁育,不断强化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大熊猫、朱鹮、亚洲象、藏羚羊、苏铁、西藏巨柏等一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同时,为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并将一大批野生动物放归自然,不断扩大放归区域和范围。其中,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1864只,朱鹮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4000只,亚洲象野外种群增至300头,藏羚羊野外种群恢复到30万只以上。

我国还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回归自然等措施,持续开展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通过对德保苏铁、华盖木、百山祖冷杉、天台鹅耳枥、普陀鹅耳枥等近百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实施抢救性保护,使部分濒危物种种群数量逐步恢复。目前,我国建有各级各类植物园近200个,收集保存了2万多个物种,占我国植物区系的2/3。基本完成了苏铁、棕榈和原产我国的重点兰科、木兰科植物等珍稀野生植物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野外回归约120个物种,其中多为我国特有种群。

猜你喜欢
种群勘查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最大持续产量”原理分析
由种群增长率反向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