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炜,陈秀芹,陈 臻,王松波,曹华珅
(1.岭南师范学院 商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2.岭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在创新驱动社会背景下,普通高校如何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从“就业教育”转变为“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让学生通过实践,把所掌握的知识成功地迁移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实现“了解,知道”向“敢闯,会创”的转变?需要协调好“学习者”和“学习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形成相互促进的机制,以提升创新创业教学效果。
国务院在2015年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实践改革的实施意见》,各高校积极推进,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创业教育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但受传统教育观念和体制的影响,绝大部分教师未曾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导致教师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创新创业与专业融合等方面力不从心,出现了一些课程或专业与创新创业强行结合的现象[1]。例如,在原来课程名称里加上“创新创业”,但内容并没有实质性变化;一些专业建产业学院,但与产业或市场联系不紧密。这些做法无法让创新创业实践充分与课程和专业融合,导致老师上课无自信、学生听课没兴趣,创新创业实践难以落地。
为配合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推进,教育部、相关行业协会等机构相继推出了“挑战杯”“大学生三创赛”“互联网+”等学科竞赛或创新创业大赛。各高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但学生的“创意”较为单一和陈旧,而且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创意高度相似,“奶茶店”“水果店”“旧书旧物品APP”“就业和家教APP”等创意是主流。通过对我校近三年入围的各类竞赛申报书统计发现,上述4类为主题的创意占比接近40%。原因在于大学生没有真正走入社会、进入市场,一直处于“家-校”环境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奶茶店、水果店、旧书旧物品店、家教等社会环境,“创意”单一陈旧不足为奇。
创新创业实践中,有价值和前景的创意或项目往往源于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探索或市场需求;相比于研究型大学或双一流大学,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及与市场对接平台等方面明显不足。没有相应平台的支持,相关研究投入难以得到保证,就不可能产生持续性的研究成果和实施效果;创业活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师生的付出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逐渐下降。此外,校园的创新创业活动还需要社会上创新研究服务平台的支持,以推动相关创意或项目落地转化。但这些服务平台在经济中心或省会以外的城市相对较少,不利于欠发达地区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
创新创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较高,除了要熟悉学生项目涉及的学科领域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及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最好有一定的企业或社会实践经验以及指导学生的热情等。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老师相对较少,导致一些学生创业团队无法找到合适的创业导师进行有效指导;特别是一些创新创业竞赛有申报数量要求,出现同一导师对多个团队指导的现象,导师精力不足,不同项目的思路、方法雷同,申报项目低水平重复、内卷现象严重。此外,由于创新创业活动涉及的学科专业多,一个出色的创意需要融合多个学科,经过长期的研究、尝试和迭代才有可能产生有价值的创意。因此,创业实践必须要有大量不同专业背景的导师或导师团队持续参与指导。
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通常以修完相应创新创业课程学分为依据,尽管获得学分的形式有多种:可以有线下或线上修得学分,或通过参加各类竞赛获奖来抵扣学分。这种只注重结果的单一评价机制,违背了激发热情、训练思维、注重训练方法的创新创业教育初衷,而非强调有多少创意能获奖、多少项目能落地。校方在组织相关创新创业大赛时,只追求参赛项目申报的数量,对申报质量和过程的关注不足。造成学生参赛被动、盲从,无法获得创新创业思维训练,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奖时过分强调项目主持学生而非团队作用,忽视了其他团队成员的贡献,无法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学”的效果。
针对上述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合成式创业教学法和行动学习法,构建一个双创共生系统:以问题为导向、让问题变任务,通过行动学习法引导学习者身心投入,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调整学习者(学生、导师)相互关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达到身心投入并产生共鸣,让学习者在循环互促的动态耦合机制中发挥作用;通过群策群力整合、优化各种资源,最终形成一个双创共生系统。
创新创业活动涉及多个专业及学科,在一个具体的项目中,需针对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心智发展水平及认知表征方式,建立一个具有一定逻辑关联创新创业知识链,让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够前后衔接,从而实现正向的学习迁移;然后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反馈,不断修正学习方法和手段,以便检验和强化学习的效果。为此,创新创业教育的设计中,重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激励学生自身的内在动机,好奇心、求知欲、胜任力、互惠心为出发点,辅以视频、案例、角色扮演、游戏、讨论等,将创业的基本知识进行转化,让身体主动嵌入创设的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在实践情景中建构自己知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构建双创共生系统时引入具身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认知是具体的个体在实时(real time)的环境中产生的,储存在记忆里的认知信息并非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生动的,同身体的特殊感觉通道相联系[2]。学习是一种“嵌入”身体和环境的活动。嵌入身体意味着学习的实践性,嵌入环境意味着知识产生于情境,任何知识都是具体的、依赖于情境的,身体力行的实践经验是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3]。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不是一个纯思维的线性模式,即“输入—存储—再现”模式,而是一个基于“感知—行动”循环的动态耦合机制。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互利共生的生态关系[4-5]。基于上述认知,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充分融合该理论,以实现学习者(导师团队和学生团队)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利共生。
进一步借鉴百森商学院的合成式创业教学法和行动学习法,推动校内和校外环境的创新创业教学与实践。合成式创业教学法是百森商学院创立的,通过游戏、移情、创造、试验、反思等五步基于行动的创业教学法进行创业教育[6]12-14。行动学习法是一种企业组织内训管理常用的方法,根据美国培训认证协会的定义:行动学习是一个团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边干边学的组织发展技术和流程。它是通过把问题变任务,通过一个螺旋上升的任务过程,引导团队高效地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通过促进师的工作激励团队发展[7]19-44。这两种教学法符合具身认知理论的原理,能在创业教育中发挥良好的效果。前者更适合面对校内教学环境,通过教师的课堂以及情景化的设计方式展现教学过程;后者更适合面对校外实践环境,通过导师团队对创业团队的激励,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实现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相互促进。
基于上述理论与方法,构建如图1所示的双创共生系统。该系统由导师团队、学生团队、环境因素及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构成。双向箭头表示两要素间的共生关系,包括导师团队和学生团队的共生、导师团队和环境因素的共生、学生团队与环境因素的共生关系;此外,不同来源背景的导师团队成员之间、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团队成员之间也是一种共生关系。单线箭头表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进程,虚线箭头表示系统中理论和方法的运用方向。
在双创共生系统中,学生团队是核心,是推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主体。为体现学科专业的交融及学生团队成员的以老带新,应尽量吸收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各自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对专业具有认同感,习惯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是系统的核心要素。鉴于其核心地位,为保障系统有效运行及创新创业实践效果,可以调用系统中的所有资源、特别是关键的技术和人才,支配其他要素的运行。
导师团队由专业教师、政府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和社区管理人员等组成,是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引导者。从源头上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基础理论、技术保障、管理经验等知识支持,是双创共生系统的灵魂所在,对学生团队的创意及行动起着指引作用。
环境因素包括高校及科研机构、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含乡村)等,是导师团队和学生团队共同的学习环境,是系统的给养来源,是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创新催化场所,同时也是创新创业活动实施、服务的对象和各种创意落地的场所。可以分为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校内环境包括校内各种教学设施、教学情景等,校外环境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社区的运行场景及其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双创共生系统的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双创共生系统结构示意图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导师团队使用合成式创业教学法、行动学习法等,指导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因素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炼创意,并积极参加竞赛、创业实践等环节,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推动双创共生系统的运行。
针对校内学习以理论为主,导师团队开展合成式创业教学法。在校内环境中,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团队通过设计情境(模拟商业运作、企业运行等),在模拟互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理论学习“嵌入”其身体和模拟的环境中。通过沉浸式学习,让学生在模拟互动中理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从产品和服务使用者角度(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达到移情的效果。在此过程中不断开拓思维、创新方法,提高学生团队的理论水平,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鉴于校外环境的实践性,导师团队引导学生“边干边学”,实施行动学习法。在校外环境中,导师引导学生深入政府部门、企业和社区进行调研实践,发现问题和商机,把问题变任务,通过一个螺旋上升的任务过程,引导团队高效地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通过促进师的工作激励团队发展。让“感知-行动”循环的动态耦合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缩短商机、资源和团队差距,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效匹配,推动创新创业实践走向市场。
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通过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的学习与实践,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思考着的行动者”和“信息的探测者”的主力,让学习环境成为“持续供养的场域”,形成校内环节与校外环境交互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导师团队在与学生团队、学习环境的不断交互中得到提升。在双创共生系统作用下,参与者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确立新商业价值观,逐渐掌握和运用新商业规律,达到“双创”育人目的。
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解决由于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乡村空心化的现象;为丰富应用型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具身认知理论的“感知-行动”循环的动态耦合机制作用,成立了“优雅乡村服务队”,从建设基层乡村实践基地入手,创建一个多维立体化的校外学习环境,打造一个良性互促共生系统[8]。为检验双创共生系统应用效果,以创新创业团队——优雅乡村服务队为案例,进行全过程跟踪。优雅乡村服务队成员包括高校教师和学生、乡镇基层干部、扶贫企业干部等;以深入乡村、发现问题为切入点,以解决乡村实际问题为目标;把一年一度的“三下乡”点,建成一个长期固定的“优雅乡村服务根据地”;让成员通过“线上+线下,乡村+学校+企业+政府”的形式,持续解决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困难。
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塑造了一个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交互生态系统;通过启动学生学习知识“感知-行动”循环的动态耦合机制,打造具身的参与模式,促进了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深度交互和融合。学习者获得感知具身,因身体参与促进心理参与获得意向具身,过程中建构和获得具身经验,最终将知识迁移到所面对的实际问题解决中,让学习者与现实的学习环境实现双向互动。
在“优雅乡村服务队”实践过程中,把实地调研、理论分析、发现问题、初步解决问题、提炼创意,到参加学科竞赛、完善创业计划书、创业实践、撰写论文等合理巧妙地连成串,真正实现了以赛促教、创、研、学。
学生团队以感性思考与理性分析相结合,把问题变任务,通过“建立愿景-SWOT分析-分工-团队共创-制定行动计划-推进会议-复盘”的流程,引导团队改善心智和解决问题,促使团队自我完善、自我更新,持续进步。在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指导老师带领导师团队引导“优雅乡村执行团”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在团队共创中有效解决乡村实际问题;实践中改善了学习者心智,促使了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内化的目的[9]234-240。具体步骤:
第一步:让学生主动尝试参加侧重学术研究的“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简称“大挑”)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称“大创”)的申报,通过文献阅读、社会调研、科学研究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让创业团队了解现状,解决“有什么问题?”的问题。
第二步:通过研究分析,寻找解决的方案,在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参与学科竞赛,在理论和实验中验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第三步:开始进入创业测试阶段,将解决方案具体化、市场化,通过参加“三创赛”“创青春”“互联网+”等创业大赛,打磨方案,细化创业实施细节。通过不断反复的修订完善和改进,让学生一步步从“了解社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项目市场化”的流程不断深入和完善,最终实现落地和转化,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第四步:根据前三步的实践,在大三和大四的时候,“优雅乡村执行团”成员把项目结合到自己所学专业中,撰写具有专业特色的研究论文,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
1.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全方位推进
共生系统中,校外环境(政府部门、企业、社区等)是重要的信息和给养来源,也是问题的来源地。队员们要发现问题,必须要学会主动思考,成为真正的“思考的行动者”和“问题的探测者”;然后,发现的问题被提交到导师团队,导师指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所发现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创业实践相应地就能融入课程改革、专业及学科建设上。进一步,让学生提炼解决方案、整理思路形成创业计划书,通过多次的创业大赛不断修正和完善方案,让方案真正落地。
2.学生创意源于实践
丁珰道:“你们两个长得一模一样,在我心里,实在也没什么分别,何况我和你相聚多日,你又一直待我这么好。‘日久情生’这四个字,你总听见过吧?”她抓住了石破天双手,说道:“天哥,你答允我,你无论如何,不能去死。”
共生系统的设计是让学习者真正去接触现实环境(学习环境),在现实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后,进一步在导师的指导下依托专业寻求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改变了之前校园创意幼稚、雷同,推向市场难以落地的尴尬局面;形成了实践活动出创意,市场需求找方案的良性循环。激发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灵活整合资源、积极寻找方案的能动性,也开拓了教师的科研思路。让创新创业活动参与者的热情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真正实现“身心投入”。“优雅乡村服务队”成立以来,从乡村发现问题并产生创意而成立了多个创业团队:有以挖掘乡村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服务乡村振兴的“名漾创业团队”;有为解决当地农产品销售问题,为农产品提供品质监控服务,协助农产品打造品牌的“农拓优品创业团队”;有以运用短视频、抖音、自媒体等手段进行农产品销售的“京小侠创业团队”;还有以挖掘利用海岛和水上资源为主,结合帆船、皮划艇等水上运动项目的“千帆创业团队”等。
3.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共生系统即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该系统把学生、导师和市场(企业、乡村)联系起来,把高校和基层(企业、乡村)联系起来,让导师和学生成为创新创业活动的共同推动者。通过学生团队与市场的深度接触,探索具有新意的创意。特别是一些源于市场、具备地域特色的创业创意,一般会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会脱颖而出、成为真正能落地的创业项目。导师团队融合了高校教师、企业管理者、基层公务员,在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高校教师进一步熟悉了市场(企业、乡村),企业管理者和基层公务员也能接触到相关领域的前沿理论;一方面能提高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提升专业老师的专业素养,有利于提高专业老师的科研水平,同时也能提升企业管理者和基层公务员的理论水平,提升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该系统融合了多专业知识、多方面人才及多层面市场,有利于创新创业互动的持续。
4.形成资源合力培养综合性的师资指导团队
共生系统的优势表现在不断吸引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企业管理者、科研工作者、基层政府公务员,打造和培养了强有力的创业师资指导团队,解决了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匮乏问题。“优雅乡村服务队”成立以来,先后有企业管理人员5人、基层公务员近10人,以及四所高校不同专业的教师近20人加入导师团队。
5.创设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机制
按一、二、三、四课堂多维度,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老师、学生、企业管理者、基层公务员等多主体进行综合评价,既关注结果、更强调过程。
第一课堂以传统的校内线下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专业理论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为主;第二课堂以网络学习、大学慕课、微课等网络平台资源的学习为主。第一、二课堂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理论准备,可通过量化考核进行评价。
第三课堂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运用专业知识、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层公务员、企业管理者、专业老师、创业团队成员(成员互评)根据不同成员在项目中的贡献进行评分,这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以定性为主的考核方式。
第四课堂是根据项目的前期准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不限于创新创业大赛),或进行创业实践。可以直接把学科竞赛的获奖或创业情况作为评价依据,对团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评价,该环节是以定性评价为主。
6.创新创业有成果
基于双创共生系统,“优雅乡村服务队”自2018年以来,形成200多人的学生团队、近30人的导师团队、参与企业和行政村镇各3个。学生来自广东省内3所地方院校,涉及10多个二级学院的30多个专业;导师团队包括高校科研人员、企业家、基层政府干部等;企业包括正大湛江投资有限公司、湛江兴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多弘商贸有限公司、湛江市京小侠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覆盖范围包括杨柑镇、良垌镇、角尾乡的3个行政村。系统内各组成部分按不同的组织目标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互为共生、形成有机的整体。现已经注册成立公司1家——湛江市京小侠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基于已成立的公司,孵化了创业团队6个:“名漾创业团队”(正筹备注册公司)“农拓优品创业团队”“京小侠网络直播创业团队”“千帆创业团队”“丹青纸刻创业团队”“医+家庭医疗健康服务创业团队”。
创新创业实践共生系统的设计,是以具身认知理论为依据,运用合成式创业教学法和行动学习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把问题变任务;引导学习者身心投入,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从学习环境(高校及科研机构、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含乡村))中获得给养;促使学习者和学习环境形成动态耦合,构建一个良性互动的“双创共生系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在“双创共生系统”应用中,通过“优雅乡村服务队”,先后在3个乡镇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成效。未来要进一步把应用场景拓展到城市社区和企业,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