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防范农业金融风险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021-12-14 23:15赵瑞琦
山西农经 2021年15期
关键词:农村信用金融风险金融机构

□赵瑞琦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8)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开始步入了经济新常态阶段。经济新常态强调经济稳定增长,然而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农业金融的发展。

1 农业金融风险分类

金融风险是指与金融相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会对其自身造成严重影响。农业金融风险是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反映为农民提供贷款存在的挑战和风险,与农业风险相互关联。农业金融风险包含农场经营的可能性和与农民特征相关的可能性。农业风险则是从农民的角度看待农业生产和销售中可能要面临的风险[1]。贷款风险从贷款人的角度出发,指贷款人在经营贷款业务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损失。

1.1 主要信用风险

主要信用风险是指农业贷款给信用贷款机构带来的风险,采用这种信用贷款方式的多为农户和小型企业,其贷款操作缺乏正规性,大部分没有进行注册。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不高,对金融知识的了解不足,记录的账目也非常少。

1.2 具体风险

生产风险、市场风险是农业金融具体风险中的两部分。这两种风险常常发生,具有普遍性。由于农业生产风险变化性太大,大部分机构并不愿意为农业提供资金。农业生产常常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天气、病虫害、农产品的收入不稳定等,都是农业市场需要面对的风险。

1.3 政治风险

农业为许多农村地区发展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农业部门和农业金融部门都具有政府干预性。政府干预又称宏观调控,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政府的职能之一。政府干预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可以对农业生产和销售及金融行业实施一定的干预,这种干预也会成为农业贷款金融机构的主要政治风险[2]。

2 农业金融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2.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在农业生产发展中,政府要避免对农业金融进行不当干扰。需要应用政府支持农村和小额信贷的新模式,摒弃直接贷款等旧模式,汲取相关经验。

政府需要创造一个科学合理的环境,建立健全市场的风险防范机制,积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发挥农村基础设施的作用,降低农业金融风险和交易成本,提高竞争力。积极鼓励私营部门参与到农业信贷中,合理解决市场中的监管不足问题,提供充足的金融服务。

2.2 完善法律框架和金融基础设施

为了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需要完善农业和农业金融的法律法规框架,明确产权制度,尤其是升级土地所有权和登记相关地籍制度。当农民资金不足时,可以抵押部分农业设备。增加农民获得信贷的机会,做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从而有效防范农业金融风险[3]。

2.3 风险管理多样化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农业贷款并不是主要的贷款类型。金融机构要为农民提供合理的农业贷款。在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投资下,只有小部分农民可以转变为商业农民。为了降低农业的金融风险,农民需要利用多元化的收入方式实施风险管理。

3 防范农业金融风险的措施

3.1 加强农业金融监管

为了防范农业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部门要做好农业金融监督管理工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编制农业金融发展规划和战略,对农业金融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使农业金融科学健康发展。同时,建立相关的管理组织机构,加大对农业金融监督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士对农业金融工作进行监督。为了使监督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需要建立健全农业金融监管制度。

通过分析我国农业金融监管现状可知,我国已有的法律法规对农业金融的支持不足,没有合理规范的农业金融监管制度,导致金融监管不到位,阻碍了我国农村的健康稳定发展[4]。

在加强农业金融监管工作中,要实现监管主体多元化。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监管主体。第一,政府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成立农业金融监管部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关注农业金融的发展,对融资规模、利率变动、资金流向等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在金融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农业金融活动。防止发生意外事件,尽可能减少用户的损失。第二,要创建行业协会组织,有效减少民间金融组织之间的不良竞争,对农业金融组织的内部管理进行合理规划。为了促进农业金融经济的发展,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组织的内部管理,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求。

实现监管内容差异化。农村金融组织的市场定位、资金情况、业务范围等多个方面存在不同,所以监管部门要对不同的农村金融组织提供不同的监管标准,监管力度也应视情况而定。对流动资金应用范围广的农业金融组织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对资金流动少、规模小的民间组织,可以适当放宽监督和管理标准。这样可以保证金融活动有序开展,使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金融组织具有合法性。农村金融组织要与其他组织进行公平竞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让组织正常运行。对非法的金融组织实施严厉打击。例如一些从业人员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违反法律高额放贷,增加了农业金融风险,政府要严厉打击这种行为。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秉持适当监管和放松监管相结合的理念。

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由于农业金融自身具有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国家政府部门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使农业金融健康发展。要发挥农业金融的积极作用,提升农村民间资本的活跃度,按照市场规律稳定发展。

3.2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整体信用意识,利用社会信用环境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农村信用社是农村地区的主要金融机构,比其他金融机构具有更大的优势。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提升信用信息质量。可以利用互联网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操作便捷的优势,鼓励农民用网上报送的方式投递信用档案,推动信用信息采集和应用电子化。金融机构获取的信息并不全面。可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由相关部门提供指标,例如由工商管理部门或税务部门提供农户生产经营的情况。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应确立信息采集原则,采用谁主管、谁管理、谁负责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信用信息质量。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需要建立专业的队伍。为了提升征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可以建立内部考核制度,完善奖惩机制,避免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出现错误。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根据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甄别信息的能力。

政府需要做好农村信用登记工作。在建立信息登记制度时,可以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同时,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利用网络、广播等媒介让农村居民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从而健全农村信用体系[5]。

3.3 加强农业金融风险管理

加强农业金融风险管理需要建立专门的指标考核体系。农业金融机构因放贷对象具有特殊性,在信贷业务中会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对放贷对象和农业生产进行深入了解后,建立合适的农业及金融机构风险管控考核体系,实行差别化考核。由于农业自然风险程度比其他贷款的风险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发放贷款。

对农业金融开展风险防范工作时,金融机构需要对农业金融风险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在建立农业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时,不仅要重视内部管理,还要重视外部管理,优化农业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在内部管理中建立适用于农业金融发展的管理模式,加强控制、建立制度等。在外部管理中深入调查分析农业金融市场,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金融风险的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农业金融的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经济新常态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需要对农业金融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要了解农业金融风险的种类,据此对农业金融实施管理和控制,采取有效的金融风险防控措施。

猜你喜欢
农村信用金融风险金融机构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跨境并购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制方向浅析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