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可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现代农业可以理解为以农业、农民为背景,发展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项目,充分利用农村环境、农业资源及当地文化资源,经过科学设计与规划,让旅游消费者的乡村旅游体验得到满足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1]。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对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在现代农业发展上,“三农”是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现代农业实际上是农业的延伸产品,在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相关农业产品延伸成为特色产品,农民延伸为服务提供者,农业资源延伸为旅游资源[2]。
在农产品延伸方面,现代农业发展丰富了农产品的类型,并且传统农产品加工逐步趋于精细化,产业链得到一定程度的延伸。
在农民延伸方面,现代农业发展使农民成为了服务提供者,充分利用农民的闲暇时间,解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经过对农民展开相关培训活动,让农村从最初的生产模式转变为向旅游提供服务的模式,例如休闲养生、观光娱乐等。农业资源延伸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农村的村容村貌及周围设施资源的充分利用,根据生态环境、农产品特色及朴素民风等,为旅客提供独具特色的休闲服务。
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长远利益,是一种确保发展得以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模式[3]。要对未来发展承担相应责任,目前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例如极端气候、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战争、社会不公、食品安全危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和克服,以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对当前所造成的后果应具有承担并解决的责任与义务。
自改革开放以来,怀宁人开始实施特色经济发展战略,而这些极具本地特色的发展规划,为怀宁人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提高了收入。1978—2019 年,怀宁县的GDP 总值呈直线上升趋势,从21 821 万元左右已逐步攀升至1 074 916 万元左右,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是怀宁人生活水平提升的标志。
除了GDP 以外,第二产业也有了不一样的发展,从1978 年的4 982 万元已攀升至349 740 万元[4]。第二产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怀宁人的第三产业从1978 年的6 683 万元,增长到2019 年的359 036 万元。这是怀宁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国民经济带领下的红利,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了“黄金时代”的便利。
农民想要脱贫致富,不能只靠农业,农民的根是土地,生活也离不开土地。在这样特殊环境下,怀宁县政府根据本土情况,打造了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小康之路,怀宁县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和工业的共同配合。随着时间的发展,农民积累了足够的农业资金,开始转身投入工业发展,农民的收入从一开始全部来源于土地,发展成有非农业收入[5]。
怀宁县政府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与工业的相互配合,不断加大农业与工业的资金投入,2014 年怀宁县政府的农业投资为3 901 万元,但到了2019 年怀宁县政府的农业投资就提升到了5 168 万元。除此之外,对工业的投资也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2014 年对工业的投资是4 282 万元,到2019 年对工业的投资就达到了8 272 万元,绝对的重视造就非凡的成绩。
农民虽然是靠土地吃饭,但纵观我国发展历史可知,农民的收入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是农业受自然因素干扰较大,一旦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很可能一年的收成就付诸东流。农民靠天吃饭,这让政府束手无策。除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外,还有一部分人为因素也无法确保农民的收入。即使是风调雨顺的年份,农产品大面积丰收,但因为农产品产量多,往往会出现压价情况。反观,劳务报酬收入相对稳定,毕竟劳务报酬是指完成一定工作量的收入,相较于农业产出来说更加稳定,2014 年的劳务报酬收入中,大部分出现正增长的现象,只有1999 年是负增长。
互联网配套设施不完善,集成加热系统、通风系统、补充光照系统、灌溉施肥系统、自动增氧系统、饲料自动投喂系统等较薄弱。农业物联网传感器和感知探头使用多年,灵敏度降低,应及时维修和更换,而企业往往疏于管理,导致应用系统作用受限。管理人员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主,缺少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与应用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保障农民收入除了农业与工业相结合,还要加大旅游业的开发。目前,农家乐是非常好的模式之一,可以加大对农业旅游产品的研发力度,从根本上了解旅游者的需要。例如永清加大了对宠物养育产业的推广,开发宠物休闲旅游项目,游玩的人可以在宠物乐园中享受自己的休闲时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农活项目,例如推石磨、喂小动物或烤地瓜等,这些具有农村特色的娱乐项目,在农民眼里是平常的事情,但在游客眼中是极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是体验农家乐最好的方式。因此,发展现代化农业可以很好地利用“三农”优势,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设计出具有参与感的活动,提高游玩项目的娱乐性。现代都市的消费者在“吃”方面对天然、无添加剂、乡村土味的追求逐步增加,很多城市居民选择现代农业的目的在于品味农家饭菜。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应逐步健全乡村旅游餐饮文化,结合当地特色开发新菜色,让来体验的消费者在“吃”上得到满足,所开发的菜色应从田地里提取出有机绿色食材,并开发出独具特色的菜品,突出“一村一品”,结合传统餐饮,使健康理念结合农村资源,进而开发出当地特色菜品。其中“廊味文化”“顺斋有机蔬菜”“开心蔬果”可体现出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的乡土味道,也突出了“一村一品”的特色[6]。在旅游接待方面,让消费者体验到淳朴的“乡情”。
以创新驱动推动该地区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例如继续发展错位式的旅游特色,使地区间旅游具有互补优势,积极开发怀宁市乡村度假庄园与酒店、科技教育农业园、乡村民宿、文化创意农园、休闲农场、乡村营地、运动公园、艺术家村、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园、养生养老等乡村旅游业态。深度挖掘怀宁市历史文化内涵、风土民俗资源,形成文化、生态、乡村资源相匹配的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怀宁市乡村旅游的产业链和季节链。整合文化、体育、农业、林业、湖泊等特色资源,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让游客四季都能旅游购物。
针对从业人员展开餐饮、旅游接单、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知识培训,让从业人员逐步从农业生产转型为生产服务,并在培训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提高当地现代农业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应展开更大力度的培训活动,建设针对性培训基地,在地方政府积极引导下,让现代农业从业人员获得更好地成长。
此外,应重视教育资源力量的吸收,可通过与职业学校合作,充分发挥旅游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并随着发展不断探索特色培训课程,更大程度地发挥从业人员的价值,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
加强农业示范点各项自动化设备及技术的建设,通过完善水稻、蔬菜、瓜果和畜牧业精细化云服务平台,及时、全面地了解怀宁县农业生产情况。引入社会责任企业,争取专项资金支持,推进各项互联网设施更新换代。同时,积极引进“互联网+”农业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大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农业互联网的实际应用效率。
怀宁县现代农业在发展上应迎合时代发展需求,明晰发展定位和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路径,将理论灵活地运用于实践中,以现代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