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皓然,王朝兴
(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 河北 邯郸 056000)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我国仍坚持发展农业,保证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应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并通过对当下农场生产经营形式的优化,结合科学的农场管理工作,确保我国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农场管理工作实质上与小型企业相同,对农场管理者的个人素质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农场主大多是长期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且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战略眼光的农民,他们的农场工作经验较丰富却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没有现代化管理理念,导致农场主凭借以往的种植经验开展农场经营,极大程度影响了农场的发展[1]。
由于农场的经营工作大多由农场主负责,要想更好地发展,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土地作为保障。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缺少相应规范,农场主在扩大规模时,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导致农场规模无法得到扩大,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农民缺乏法律意识,私自流转土地的现象一直存在。土地流转通常只以一句话或一张书面字据为依据,土地权责关系不明确,并且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程度不足,导致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较差,出现土地纠纷问题时很难有效解决问题[2]。
在农场发展阶段,影响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是农场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不足。农场的日常工作需要专业人才使用科学的技术指导实践,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农场工作人员多为当地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不足,根据以往经验开展工作,会导致农产品产量得不到有效提高,农场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农场的专业知识培训时间与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冲突,造成技术推广不到位。若通过讲座或培训的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人员的疑惑无法得到有效解答,会降低工作人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甚至由于占据个人时间导致工作人员产生排斥心理。这些情况都将导致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3]。
现代农场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化、科技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制定标准化的农机管理措施是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农场管理工作中,推动农机管理标准化可以保障农机具的技术状态,使其在工作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将农机具和传统农业技艺进行结合,可以高标准、高质量达到农场对农机具的使用要求,并且标准化管理可以有效延长农机具的使用寿命,在提高农机具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基础上保障农机具的使用年限,为农场节约农机具方面的经济成本,提高农场的经济效益。农机管理标准化可以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工作中的优质性、高效性、低耗性以及安全性,有助于将我国农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在提高农业产量的条件下,良好执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以及社会效益[4]。
农场是一个企业组织。管理人员需要对企业发展全局进行把握,及时准确地了解市场动向。开展农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可以对农场现有的资源进行交替使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价值,编制符合农场现状的最优预算方案,减少管理决策的盲目性,最大程度降低决策风险。
同时,管理人员应保证农场管理决策的科学合理性,使农场工作满足外界市场的客观需求,最大程度提高农场的综合盈利能力[5]。
农场基层单位之间的独立性较高,但是农场的经济效益需要各个部门协调一致才能实现。农场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将各个部门的预算情况作为各项业务和绩效考核的依据,达到协调农场内各个单位和部门在各个环节开展业务活动的目的,降低农场内部部门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的概率,最大限度保持农场经营工作的平衡性。
农场财务部门开展财务预算工作时,需要对农场的宏观情况进行分析,对农场的各种经营行为进行审核,这样才能对农场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有效协调,使预算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避免农场内各个部门的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抵触情绪,保证农场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农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财务预算的批复,达到对农场进行宏观调控和决策的目的[6]。
在农场管理工作中,如果缺乏科学、有效、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及人才管理措施,农场现代化发展一定会受到影响,导致农场无法适应当下经济市场化和知识化的需求。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农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重视工作人员追求公平的想法,在满足工作人员此类要求的基础上,遵循管理工作的原则,在不影响农场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满足工作人员的要求,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农场效益。管理人员应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也是资源、优先投入人力资本、工作人员和农场共同成长、社会评价、市场配置、引才借智以及法制管理”等观念[7-8]。
现阶段,我国农场的人员数量较多,但是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针对这一情况,管理人员应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进行培养,培养复合型工作人员。农场工作人员不仅要扩大知识面,还应对自身知识进行融合,掌握各项技能,提高专业水平以及工作素养。农场管理人员不仅需要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同时还要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熟练度和工作积极性,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达到增加农场经济效益的目的[9]。
国民经济的发展以我国的农业发展形势为基础,农业是影响国家长远发展和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在现阶段我国农业步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如何对农场进行有效管理,是推进我国农业发展进程的重要措施。加强农场管理,优化管理措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现代农场在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同时吸引专业的技术人才。国家应出台推动农场发展的相应政策,保证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