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2021-12-14 17:50殷格巧
山西农经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产业化经营

□陈 佩,殷格巧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农业产业化可以细化为一个导向、一个中心、一个重点、多个要素的一体化经营体系。其中,一个导向是指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一个中心是指始终立足于本地发展情况,形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一个重点就是指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产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重点;多个要素是指在区域化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形成系列化加工、重点突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良性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现阶段现代农业转变发展路径的有效措施,具有重要价值。

1 强化龙头产业的培育

农村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在地方经济发展趋势与形式基础上。地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虽然发展的导向、中心与重点相同,但是发展路径和结果不同,因此对于地区而言,要强化龙头行业的培育工作,形成带动关系,进而逐步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达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1]。在具体实践中,强化龙头产业的培育工作可以从3 方面落实。

首先是特色化。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找出可以建立品牌的特色产品,围绕市场导向与本地经济效益发展情况,构建品牌宣传,梳理品牌形象,从而让特色农产品种植形成一定的规模,为培育龙头产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突出化。除了继续突出本地区优势外,还要对于一些价值较明显的农业项目展开培养,突出价值,从而快速构建价值体系下的产业链条,加快形成产品链条,最终实现规模化。

再次是专业化。对产品的有效营销是重要内容,但从规模化到市场效益优化的重点在于产品质量。要不断提升产品及生产链条的专业化、规模化,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促使发展模式多元化,不断壮大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特色化、突出化、专业化的本质都是围绕区域特色,构建链条结构,打造农业经济发展路径,并筛选出符合市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具备经济效益的路径,进而取得较好的品牌效益,最终实现培育龙头产业的目的。

2 促进主导产业发展

地域性主导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最终发展效果。好的主导产业能够带领地域致富,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错误的主导产业不仅无法实现致富目标,还会促使地方经济发展方向错误,影响地方经济长期发展,造成短期内无法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

在培育龙头产业的基础上,要为主导产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在具体实践中,要从4 方面落实相关内容。

首先,通过市场信息引导种植种类、内容的选择。地方政府应充分把握市场信息,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发布相关内容,为个人或企业建立市场渠道,从而最大限度实现产品畅销“绿灯”服务。

其次,针对关键市场信息,开展一定的宣传工作,如种植种类的选择等,给予农民可信的市场数据,帮助农民作出选择,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

再次,在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加入配套的服务工作,如科学种植方法、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将散户规模化,辅以科学方法,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得到农民的认可与欢迎,为主导产业发展建立基础[2]。

最后,在促进主导产业的生长过程中,要认识到龙头产业的主导作用。要树立一定数量的企业标杆,加强政府与企业联系,降低企业应对的风险,使主导产业健康发展。

近些年,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主导产业发展带来了便利。无论是对新品种的了解、新技术的学习,还是对农业与企业、种植与营销、市场与服务等关系的调和,信息技术具有极大的作用。科学看待信息技术,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对于优化进程与实现目标显得尤为关键。

3 积极拓宽可执行融资渠道

资金是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资金的获取除了主导产业运作外,主要依赖融资渠道实现。随着农业产业化深入进行,品牌效应能够带来一定资金支持。为了确保资金流的稳定性,进一步拓宽可执行融资渠道是必然举措。

积极扩展可执行融资渠道,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如何保障已经出现的资金支持链条的稳定性,其次是如何实现资金交流风险的落差补足。前者主要是针对地区主导产业发展存在的风险,后者主要是指提升资金投入的有效性[3]。具体到实际中,要积极拓宽可执行融资渠道,解决客观问题,形成资金引入,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在具体实践中,需要从4 方面来落实。

首先,政府要加强对于相关融资体系的支持,通过农业财政规划调整,提高农业财政实际支出比例,从根本上优化农业资金的可增长范畴,降低资金风险,打消农民顾虑,从而为资金入场提供较好的环境。

其次,金融部门要认识到农村经济发展对地区发展的重大意义,建立专项基金,鼓励资金进入,通过无息放贷等形式,优化资金方案,配合政府宣传,达到引资效果。

再次,提高其他产业对于农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如工商业等,加大产业投资,形成良性的产业互动。

最后,借助网络力量,通过网络建设工作,优化地域对外交流,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生产技术等,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加工效果,更好地吸引外来资金。

考虑到经济应用的紧迫性,要不断简化相关流程与审批手续,促使资金快速到位,解决燃眉之急。民间资本是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鼓励民间资本入场,能够吸引大量资金进入产业。后续如何规范优化个体和私营资本,还需要具体考察与政策引导。

4 形成强有力技术支撑

在农村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探索过程中,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是推动农村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也是较为容易忽视的一点,需要着重强调。尤其在当下,信息技术发展为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创造了巨大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技术支撑,不仅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能提升产品本身竞争力,从而促使生产力提升和产品走向国际。在具体实践中,对于技术支撑的有效落实,需要从两方面展开。

首先是对农业产业化机制的创新。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灵魂。在龙头产业的引导与发展过程中,产业化机制承担考察实际情况、组织农户、核验合同等诸多功能,从整体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再次是对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上的创新与推广。产品是发展的重要内容。产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市场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搞好科研开发,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4]。对于农产品而言,保鲜、精深加工、储运等都属于技术范畴。通过创新与技术突破,既能够实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发展,又能够强化产品本身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影响力,使覆盖面更广、推广更快、取得的效益更高。技术进步是建立在优质产品基础上的,对于劣质产品的恶意包装并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技术创新的核心与关键是要围绕优质产品展开,包括新品种培育、引进等。

5 拓展销售渠道,开发多种商业模式

对于农民来说,“种东西不难,卖东西难”。农民种植作物被中间商低价收走、高价卖出的现象是常态,种植作物滞销的消息屡见不鲜。如果发生旱涝灾害,农民可能辛苦种植一年却颗粒无收。针对这种种难题,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拓展销售渠道,开发多种商业模式。

首先,农民自行拓宽销售渠道,通过互联网持续学习,通过电商平台来销售农产品,对建立农业产业链有积极作用。

其次,可开发农产品种植者到购买者的点对点通道,让农作物能够不经过中间商直接销售到城市。这样,城市居民可以在手机或电脑上购买蔬菜与水果,享受生活便利,还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让城市居民和农民双方都得到好处。

再次,可开发农业生产的新型商业模式。例如中间商或平台与农民签订协议,由中间商或平台购入农产品,保证农民的收益,将种植风险进行适当转移。也可以发展“互联网众包”模式,让信息交互更加到位,优化资源配置,让需求端直接对接供货端。这些都是可以探索的新型商业模式发展方向。

6 结束语

对农村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路径的探索分析可知,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但不同地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形成根据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具体问题,才能实现对产业化经营的有效推进,获得经济快速发展,走上致富道路。本研究仅从理论角度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分析,相关工作者应继续深入探索,围绕农村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提出更多可行性策略,推进农村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产业化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打造千亿主导产业 争创全国一流园区——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您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述评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之道——连锁经营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