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临夏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路径

2021-12-14 17:50叶添从
山西农经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临夏州农牧民成果

□叶添从

(厦门市水资源与河务管理中心 福建 厦门 361009)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密切相关,两者辩证统一。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和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有效提升,两者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体系当中。

2021 年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全面完成,乡村振兴战略进入全面开局阶段,在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在脱贫攻坚取得突出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扶贫工作所面临的困境,采取完善的巩固措施,保护原有的脱贫攻坚成果,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州政府紧盯“两个确保”脱贫目标和“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确保全州各族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如期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讨了临夏回族自治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举措。

1 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

临夏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为临夏州)是全国“三区三州”和甘肃省“两州一县”深度贫困地区之一,8 县(市)均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2013 年底全州建档立卡人口56.32 万人,贫困发生率32.5%,建档立卡贫困村649 个,其中412 个村被甘肃省确定为深度贫困村,是全省乃至全国脱贫任务最重、攻坚难度最大的地区。

经过多年努力,截至2020 年底,临夏州56.32 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49 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 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为了实现脱贫致富,临夏州采取超常规的举措,稳定增产增收,着力构建多元化的富民产业体系。近年来,临夏州先后投入产业奖补资金27.59 亿元,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畜牧养殖、“五小产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21 年新增高原夏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5.8 万hm2;实施畜牧养殖达标提升工程,大力推进“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光伏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遍地开花、多点发力。

按照“用3~4 年时间将全州所有农村劳动力培训一遍”的目标,临夏州大规模开展精准化的技能培训,既让群众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坚持内挖潜力与“借船出海”相结合,2020—2021 年让11 000 多名“两后生”在州内外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赢得人生出彩的机会。当地建成扶贫车间340 家,动员州内企业和项目建设工地优先吸纳当地群众,让居家留守的妇女实现就近就业,不仅改变了自身的命运,更对下一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对冲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临夏州实施农民工返岗复工专项行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6.22 亿元、扶贫小额贷款7.27 亿元,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创业就业的热情。以小餐饮为例,临夏州群众在州内外新开办牛肉拉面馆等小型餐饮门店1 804 家、累计达到18 646 家,新增从业人员8 500 多人、累计达到8.8 万人。

另外,临夏州积极引进外省企业,成立了临夏州夏润高原农业有限公司,有效巩固了扶贫成果,依托企业发展羊肚菌、赤松茸、高原夏菜等种植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21 年,该公司扩大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00 hm2扩展为786 hm2,分别是新营镇313 hm2、狼土泉374 hm2、金昌村66 hm2、甘藏村33 hm2,大面积种植赤松茸与高原夏菜,总产值预计可达2.1 亿元,每年增加农户土地流转收入540 万元,用工量将达到4 000 人,增加季节性务工收入4 500 万元以上。

2 脱贫攻坚面临的挑战

2.1 发展规划的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想更好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高效开展,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要始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进行部署。从当前的发展来看,临夏州地处山区,经济基础薄弱,与实现产业兴旺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情况来看,当地以传统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产业结构较为单一,附加值相对较小,产业链较短,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牧民的收入稳定性较差[1-2]。

在产业规划过程中,由于没有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很容易出现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不到位的情况,经常出现“丢了金饭碗要饭吃”“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情况。基层地区很多干部群众对扶贫开发政策的了解不够透彻,对上级部门的投资意向把握不清,缺乏有效的规划配套支持,各项财政支持不足以支持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现有资源整合、开发不到位,达不到扶持项目落地的要求。

2.2 农牧民融资能力欠缺

农牧民生产方式较为单一,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在融资市场、技术等方面比较欠缺,处于弱势地位;基层农牧民缺乏致富的内生动力,很多农牧民安于现状、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农牧民的文化素质不高,致富能力相对较低。一些推动农牧民文化素质提升的培训项目不符合农牧民的实际预期,农牧民参与积极性较差,造成供需之间矛盾较大,缺少有效的解决措施[3]。另一方面是基层地区很多贫困人口长时间享受健康、教育等扶持政策,存在一定的“等、要、靠”思想和价值取向,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出现了一定的认知偏差。

此外,一部分农牧民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到位,一直沿用传统小规模生产模式,而单打独斗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再加上信息获取不足,供需之间掌握不到位,很容易造成脱贫致富成果得不到有效保证。

2.3 基层干部压力较大,工作积极性不足

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大,一方面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造成的,另一方面与脱贫攻坚的工作压力密切相关。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政策,再加上工作条件恶劣,没有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没有规范基层工作干部的工作行为,造成很多基层干部在工作上思想不积极、不主动。在当前的基层干部当中,存在敬业初心和使命意识比较淡薄的情况,没有全心全意地深入基层,影响脱贫攻坚进程和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巩固[4]。

3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措施

3.1 加快构建有潜力、积极性高的扶贫工作队伍

基层干部大多数生活在村镇,是通过村民选举和组织任命形式选出的有发展潜力、善于经营、能服众的农村带头人,长期生活在农村地区,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在推动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有重要作用。在今后脱贫攻坚开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动作用。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开辟新型脱贫攻坚途径,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在工作队伍建设过程中,应该严格落实第一书记驻派制度,选派政治素养强、文化程度较高的第一书记到基层地区开展扶贫共建,稳固整个脱贫攻坚队伍[5]。

2.2 利益融合,开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新局面

临夏州有自身发展的优势,也存在很大不足。当地山区较多,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外部资源进入难度相对较大。在今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在农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要把握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贫困原因,找准定位。结合当地发展特色,加快发展林业、畜牧业、种植业等立体化的产业模式。政府部门应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另一方面,应该加快构建完善的扶贫方式,扶贫工作要做到因地制宜,将培育新产业、新驱动力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提升扶贫地区的“造血”功能。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详细的脱贫规划,建立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区域农牧民发家致富。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应以引导为主,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内在要求,以合作项目为基础,不断拓展其他项目,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6-7]。

2.3 加快培养新型农牧民

一方面,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农牧民的专业素质,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将农牧民送到职业学校进行学习,使培训中所获得的各项知识能够应用到当前农业发展领域[8]。另一方面,从提高农牧民的认识水平入手,帮助农牧民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让农牧民认识到集约化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和科学性[9]。此外,应加强普法教育,强化宣传,提高农牧民的科学生产能力。鼓励当地农牧民在学习好本族语言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汉语水平,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增产增收。

2.4 加快发展合作社

为了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临夏州积极依托当地引进企业的生产优势,发展“企业+合作社+农民”的新型脱贫攻坚模式。企业积极向合作社和农牧民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依托当地的合作社将农牧民组织起来,积极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10]。合作社所生产的各种农产品由企业统一回收。农牧民能够从农业生产当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也能够通过参加合作社得到合作社的分红,获得额外的经济收入,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脱贫群众经济收入水平显著提升,避免返贫。

3 结束语

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持续投入,也需要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农民全面参与其中。在今后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保护原有的扶贫成果,应更好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落下一个”,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猜你喜欢
临夏州农牧民成果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临夏州走访纪实
三个“百亿”产业撑起脱贫梦
甘肃省青少年中长跑、竞走冠军赛在临夏州成功举办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临夏州马铃薯栽培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