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困境及路径思考

2021-12-14 17:50信咏辰彭雪娇赵亚飞
山西农经 2021年17期
关键词:培育农民培训

□信咏辰,彭雪娇,赵亚飞

(烟台南山学院 山东 烟台 265713)

1 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义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21 年“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应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利用现代科技从事农业生产,同时保证从事农业生产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以维持生活的新型职业者。与传统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更专业、会管理、社会责任感更强且具有较高的学历[1]。

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更加精细化,平衡刚性需求不断增加和有效供给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保证重要农产品满足社会生产发展需要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此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始终与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挂钩。智能化、现代化农业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操作都与传统农业有较大的差别,尤其是技术上的创新导致传统农民不能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保证粮食安全、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以及遵从现代农业发展创新的需求等决定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困境

2.1 农民学习积极性不高,专业性人才匮乏

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民是主体,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却呈现出主体层次的划分。

第一,传统作业模式中占较大比重的生产主体应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农村年轻劳动力普遍选择外出务工或把农业生产作为第二职业,使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的现象严重。青壮年劳动力对于回乡就业的积极性并不高,导致农产品生产效率不高,势必威胁国家粮食安全[2]。

第二,传统农民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科学素质不高,达不到新型职业农民对知识和素质的要求。传统农民在思想上认为过去的农业生产方式更简单,不愿意接受职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导致无法在当地形成具有内生动力的专业性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

2.2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缺乏政策支撑

各地政府建立了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提供资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但是政府并没有设立相关部门分配资源,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资源投入不及时。例如,部分偏远地区资源有限,缺少优质教师资源且资金分配不足。同时,各地区对下放资金的利用率不同,导致各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果也不同。由于没有明确规定新型职业农民的考核标准,各地区新型职业农民考核标准不同,不能有效进行监督管理[3]。

2.3 培训机构单一,培训教育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党和政府越发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号召,由各市(县)农业农村局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例如,莱西市农广校开展以培训种植技术、解答种植难题、讲解中央一号文件惠农政策为主题的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班,使农民职业技能进一步提升。但是,当前大部分职业农民课程仅由政府牵头,缺乏民间及社会组织机构参与,民间机构的组织及整合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从2012 年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开始,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起来,但无论是技术获取途径还是学习平台等都没有具体的指示。在我国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资源不充足的条件下,农民很难从网络上搜集资料、学习课程,农民缺少基础、系统的培训教育体系,阻碍了农村发展。

2.4 师资队伍制度建设不完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充分

在国家支持鼓励新型职业农民政策下,多地巩固落实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展开了“理论+实践”的课程培训。例如,陕西省正安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教授食用菌栽培、果树修剪等技术,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各地区政府组织培育职业农民的重点不同。一些地区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没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缺少实践课程,农民很难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导致理论结果与实践结果不符合,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思考

3.1 发挥农村发展吸引力,提供资金保障

人才、资金是职业农民发展的双重动力。一方面,农村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是相互促进、互为影响的。农村发展落后,导致农民不愿意留在农村发展,纷纷进城务工,农村“空心化”情况不容乐观。对此,应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吸引优质人才,把人才留在家乡。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资金支持,提高资金利用率,保障资金更好地落实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同时,乡村应结合环境、土壤、气候等外部条件,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寻找合适的企业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签订相关合同。例如,企业保障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资金,培育结束后向企业提供农产品,实现双赢。通过人才、资金的双重动力,完成内生动力的转换。

3.2 完成培育对象筛选,强化农民职业认同感

把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筛选作为发展职业农民的第一步。培育对象的筛选应当分为3 个层次。

第一层为农民分类。高帆(2018)[4]从要素配置的角度将农民划分成了5 类,即传统农民、离乡农民、离土农民、内源式新型农民及外源式新型农民。针对农民的类型选择不同的培育方案,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第二层为明确培育对象规模。应建立完备的数据库,完整录入培育对象的信息,正确分类。按实际数量编制作业小组,明确培育数量。完成整体规模整合,制定规模制度。

第三层为明确核心、统筹兼顾。新生代力量崛起意味着农村发展将产生新的后备军,加强对青壮年农民兴趣的培养。对于外出务工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以及求学归来在农村发展的学生等,给予积极鼓励、扶持,使之成为核心培育对象。同时,要统筹传统农民,引导他们转型。

根据农民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解决农民生产中的疑问,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进程。将理论与农民实践结合,通过理论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在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应树立新型职业农民“领头羊”,带动年长农民的积极性,让中老年农民朝着新型职业农民的方向发展。同时,应对中老年农民讲授基础知识,提升其素质,强化职业认同感。

3.3 引进优质的师资力量,大力发展人才策略

首先,鼓励优秀教师到乡村支教。引进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利用高校专业人才对周边乡村进行辐射,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进程。

其次,应鼓励教师利用现有资源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农村可以根据现况提供适当面积的耕地帮助教师进行实践操作,将其作为试点运作,作为模范试点进行辐射带动,为周边乡村的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指导或导向[5]。

再次,老师应注重与农民交流,丰富理论知识,强化实践能力,让教师成为“理论+实践”的人才,让农民在职业化教育中学习新知识,提高种植技术,提升综合素质,早日成为新型职业农民[6]。

3.4 改善教育途径,设立监督机制

网络时代培育职业农民,需要多款能够辅助农民学习的软件,但是网络上关于职业农民教育的内容并不多。应简便软件使用方法,保障每一位农民能够熟练使用。职业农民培训软件应具备课程多、质量高、可监督的特点。农民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将课程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在保证学习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运用到实际农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7-8]。

应鼓励更多教育机构开设职业农民的培训课程,引导更多农民参与学习。开放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机构,扩大培训规模,制定职业农民的考核标准,让职业农民教育形成“学习—考核—实践”的专业模式。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关监督机制,保障机构考核顺利实施[9]。

4 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职业农民的实践效果明显,但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民职业化的道路仍然长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应鼓励农民,引导农民走上职业农民的道路。同时,应注意各个乡村的现实情况,结合乡村现状,分析已有数据,制定适合本地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规划,进一步发展乡村经济,让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农民是发展农业农村的主体。在培育农民的同时应关注农民的意愿,将农民的兴趣与职业相结合,发展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猜你喜欢
培育农民培训
耕牛和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农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蟑螂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