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鸿术 唐诗毓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是自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中共中央首次明确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标志着其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及其规律认识的深化。建设文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正视传统文化,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繁多,种类丰富,且历史悠久,其保护工作也较早和全面,在最近十多年中,更是加大了保护力度,在保护和传承方式上也做了很多创新。
在政策方面,2008~2009年,宁波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在全国首创非遗传承保护项目、传承基地、传承人三位一体的模式。2016年率先启动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位一体传承基地建设规范》编制工作,发布了全国首个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建设规范。
截止目前,宁波市已建成国家、省、市、区(县、市)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分3个级别(国家级、省级、市级),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5项,省级96项,市级共5个批次250余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戏剧、民俗等类别,对应210个传承基地,涵盖企业、文化单位、专业团体、协会、学校、乡村合作社等。其中省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67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7位。在宁波工艺美术史上久负盛名的“朱金漆木雕”、“泥金彩漆”、“金银彩绣”、“骨木镶嵌”四个项目经过申报名录、命名传承人、确定传承基地等一系列举措,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以厂带馆”的保护之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走入百姓走进人们的生活,才能获得勃勃生机,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非物质文化,宁波市非遗保护中心利用学校提倡特色办学的契机,兴起了一股“非遗”进校园的热潮。2015年,宁波8家高校共同参与成立了全国首个非遗保护高校联盟——现在有超过1/5的非遗项目在校园落地生根。宁波市非遗保护中心还面向中小学生举办讲座,观摩、展示、展演等活动,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如开展“百场非遗进讲堂”的活动,组织上百场非遗课堂、非遗展览和非遗演出,深入全市各级文化礼堂,为百姓送上了丰富的文化服务。此外,宁波市还历时三年,打造了首批非遗特色小镇,集中展示当地非遗文化,用新形式发展非遗旅游,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之间寻找到了新的关系和方向。
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片,让非遗文化走向世界,是宁波市各类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2008年的土耳其的伊兹密尔国际文化节和库布克国际文化节,到2011年的韩国大邱友好城市日,再到2013年德国法兰克福宁波旅游推荐会,朱金漆木雕、奉化布龙、青瓷瓯乐等一大批宁波非遗珍品,远赴法国、英国、奥地利、匈牙利等10余个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成为当地民众喜爱和关注的焦点。截止到2020年10月,以“亲近”“传承”“共享”为活动宗旨的《阿拉非遗汇》已连续七届成功举办,尤其是2020年10月9日~11日,《阿拉非遗汇》首次入驻市中心天一广场,汇集“阿拉非遗汇”开幕仪式、非遗曲艺书场试点挂牌仪式暨宁波曲艺专场展演、“四海风物”非遗展演、“汲古纳新”非遗市集、“照壁城隍”风物大展、“医者仁心”非遗名家汇六大看点,展现“四海风物,照壁城隍”之境。近年来依托会展中心和城市展览馆等场地,在浙洽会、“一带一路”文博会、上海世博会、义乌文博会、深圳文博会、青海唐卡艺术节与文化遗产博览会等盛会上,宁波的非遗企业和产品也得到了极大的宣传和推广。
二
在以上诸多措施的共同作用下,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得到了巨大的推动。但是,在收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一是传统文化与当代人的社会生活存在距离感。传统文化来自于曾经的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历史的变迁,它们逐渐失去了曾经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与当下的生活产生了一种距离感。前文中所述的“三位一体”的保护模式,所谓“三位一体”的传承保护模式是指将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和保护基地三者进行捆绑保护的模式,把传承人纳入传承基地的单位管理。这种以传承基地、博物馆为中心,以展示为主、体验为辅的保护方式,无法提高传统文化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参与度,在消除文化距离感上存在欠缺。
二是传承与保护活动多集中在线下,全媒體传播缺失。目前政策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多集中在线下,这与“互联网+”的社会发展浪潮脱节。在5G全面布局,万物互联的趋势下,大众日常生活中,线上线下的融合越发紧密。传统文化与互联网脱节,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例如,与大众日常的生活距离会被加深,线上传播宣传推广缺失,而这又会阻碍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步伐,让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加举步维艰。
三是传统文化市场化不足,产业链缺失。许多非遗传承人都有着后继无人、文化传承无以为继的担忧。这与传统文化的产业链缺失、市场化不足有关。当前传统文化在经济市场上,除了饮食类的低层次产物销售较好外,与工艺相关的工艺品、文化商品销路十分堪忧。生产的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地域特色,缺少文化植入,缺乏目标消费者,与之相配的产业链也存在缺失。
四是传统文化教育与辐射带动不足。现阶段非遗传承大部分仍然依赖传统的口传心授的师徒制传承方式。这种传统的传承方式不利于系统性地培养人才,也不利于非遗作为通识课程进入校园与课堂,也无法辐射带动周边社区。传承方式上有待更新,亟待开发出一套更适应当代教学、传播体系的传承体系与方式。
三
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助力文化强国建设?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为,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经济赋能,即深挖文化资源,与社会需求相衔接。包括深挖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日常生活需求与当下社会文化需求,将传统文化与消费者的需求结合,研发生产出能融入生活的文化创意产品,让文创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尝试与当地本土品牌合作,生产具有本地传统文化特色的联名商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方位进入当下的主流经济生产活动中,让文化为经济赋能,让经济为非遗传承赋能,实现双向优化的良性循环。
二是科技赋能,即采集多元异构数据,搭建融媒体文化传播平台。当下移动互联网已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深度融合,建议首先要进行多元异构的数据采集,分析消费者需求、市场需求与社会文化需求。通过多渠道、多类型、多维度数据采集后,进行数据分析,细分用户,建立完善的消费者画像、市场画像与传统文化画像,为经济赋能做好前期准备。其次应将传统文化与科技结合起来,如搭建融媒体文化传播平台,实现跨媒介叙事。具体包括:1.传统文化大众美育。可通过建设相关公众号、数字博物馆,开发文化美育类APP,拍摄纪录片、教育片等,将传统文化相关资讯以多种方式呈现到公众面前,拓宽受众面;2.传统文化娱乐化呈现。可通过开发非遗主体的游戏,在电视剧、综艺中加入非遗元素,以娱乐化的方式加深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3.依托电商平台拓展文创产品的销售渠道。建立线上“非遗”贸易市场,使“非遗”以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从线上进入大众线下生活。
三是产业集群,即设定多元战略目标,建立复合评价体系。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真正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产业链的支持,为此建议加深非遗与现有产业的合作、融合,整合现有产业链,形成产学研一体的产业集群。此外,在“一带一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环境和5G全方位布局的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为产业集群设定全新的多元化战略目标,构建复合型评价指标。借助复合评价体系来全方位衡量传统文化产业,即时反馈,为政府在政策制定与保障上提供预判,以助其及时调整政策方向。
四是辐射带动,即教育辐射,社区共建。加快学科课程化,让传统文化项目成为一门学科课程进校园(可以借鉴以学校为中心的传承基地模式),还可进一步完善传统文化项目教育传承机制,培养专业人才。一是教育辐射。可推动青少年融入文化活动,以每年举办的艺术节为平台,以节日作为突破点,充分展示本土文化优势,进而形成特色。在教育、文化部門的统筹和培育下,以期形成“一校一特色”的区域传承模式。开设相关课程,提升青少年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对其内涵的理解度和参与度,从而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当地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是社区共建。让传统文化走入乡镇、社区,以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空间为载体,建设艺术普及点,借助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定期开展展览展示、公益培训、文艺活动、文化沙龙等活动,既丰富了业余文化活动又能让民众共同参与传承与发展。此外,传统文化项目学科化,在职业高中和高职院校开展学科建设,科研团队与非遗项目传承基地、传承人深度协作,以期达到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