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洁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深化,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收获更多,值得我们一线教师的探讨。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的相关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对教学实践起促进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提升效率 主要措施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小学语文教学也与时俱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然而,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教学方法的滞后、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等,这些都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低下。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讨有效课堂的构建势在必行。本文将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关方法和策略加以分析。
一、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理念的落后,教学方法的陈旧,难以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鉴于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基础、遵循学生的学习需要,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促其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促进有效课堂的构建。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营建愉悦情境的方式,引发学生的体验,提升他们的理解力。如三年级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的阅读教学时,笔者首先呈现出一张中国地图,让学生快速找出西沙群岛的位置,然后为学生介绍西沙群岛的背景知识:西沙群岛,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是我国南海中四大海岛之一。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你们读了课文,一定会爱上西沙群岛。借助于PPT的情境创设,以及背景的简单介绍而提高导入的趣味性、启发性,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奠定有效课堂的基础。
其次,采用竞争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在比、拼的带动下,形成浓厚的竞争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仍然以《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为例,对于课文中的生字的音、形、义以及新词的意义的预习情况的检查,课堂之初可以设计“抢答”游戏或者“过关”游戏,以游戏、竞赛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对于文本的理解,教师同样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前提下“抢答”,比一比谁的回答最正确,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营建和谐氛围,诱发学生主动参与
有效课堂的主要参考系数是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单位时间内收获多。而小学生由于年龄、认知等特殊性,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才能身心愉悦地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和谐氛围的营建,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乐于交流、积极分享,从而改变传统的“讲堂”为“学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首先,教师应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设计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让學生自主、合作,相互交流、乐于探讨,实现课堂模式的优化,也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进。如五年级上册第26课的《忆读书》的教学时,对于生字“舅、斩、凯、葛、煞、浒、寇、刊、栩”等的教学,教师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发准字音、正确组词、感知字义,让学生自主交流这些生字的结构……让学于生,学生学得主动、收获多,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营建和谐氛围,融入趣味教学也是有效的举措。如《忆读书》的生字、生词的教学时,笔者改变教生词、抄词语意思的方式,而是融入“书蝴蝶”的“识字游戏”:在挂满“蝴蝶”的树上,每一个“蝴蝶”上都有些一个生字所组成的词,如一个“蝴蝶”上是“书刊”,学生任意“捉住”一个蝴蝶,就大声读出生字、说出生词,如读出“刊”,说出“书刊”等。趣味元素的融入,让语文课堂不再是知识的讲堂,而是学生自主参与、个性发展的课堂,学生的参与率得到提升,课堂有效性也不断提升。
对于愉悦氛围的营建,合作、探究学习是有效的手段,表演、模仿、竞赛等也为学生提供分享、表达的空间,搭建积极、主动参与的平台,带动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强化复习巩固,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扎实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强化运用。根据小学生容易遗忘的特点,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强化复习巩固,首先是新知识的教学后给学生消化、吸收、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否则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只会囫囵吞枣。以《忆读书》的教学为例,教师提出问题:作者在回忆读书的经历时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学生回答: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如果此时不让学生细读文章,画出表示时间的先后顺序的词语,会让多数学生对这个问题不能深入理解,而画出“四岁”“七岁时”“那时”“此后”“在我十二三岁时”等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以“忆”为线索,以时间顺序进行回忆等,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此外,课堂中及时巩固,也包括即学即用,教师可以针对知识点设计即学即练,促进学生及时巩固。如《忆读书》的教学时,教师对于津津有味、悬念、人情世道、消遣等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给出选词填空的练习题,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育教学的永恒主题。小学语文在义务教育阶段发挥着基础课堂的作用,对于学生个性化、终身发展、综合素养的形成起关键作用。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丰富多元手段,构建学生乐学的、互动的有效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语文教育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思.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索[J].科普童话,2020(14).
[2] 彭守峰.守望简约的语文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