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依璇
摘要: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师院校,民族器乐教学是音乐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民族器乐教学中更需要有效地实施美育教育。但目前在高师院校的民族器乐教学中,这一环节十分薄弱,本文基于这一现实状况,以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艺术为切入点,阐释高师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实施美育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高师院校 美育教育 民族器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2-0102-03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年度广州市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化研究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名称:美育视角下师范类高校民族器乐教学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GZYX009。
一、高师院校深化改革民族器乐教学路径的重要性
实施民族器乐教育是开发学生智力以及心理潜能的重要途径,是实施民族文化主体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器乐教育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更是一种文化的学习。通过对民族器乐的学习,可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伦理价值,以及哲学、美学等深层含义,在此基础上增强其民族自信心,使其成为具有强烈民族责任感的人。
高等师范学校,是指以师范为主的高等院校,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师资,教师这种特殊职业对于培养未来教师的高师院校来讲,提出了不同于其他高校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当前高等师范类教育的人文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呈现逐渐被弱化的趋势,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仅仅局限于被冠以传统文化之名的书法、舞蹈、中国传统绘画、民族器乐和文艺表演等活动中,对于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了解极其笼统。现有高师院校民族器乐教学的相关研究较多的是从技术、技巧、表演层面进行探索,很少涉及美育视角下的民族器乐教学,且研究深度不足,所以美育视角下高师民族器乐教学探索尚具有巨大的挖掘潜能和实践空间。
二、目前高师民族器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器乐轻美育,重演奏轻深究
传统模式下,师范类高校民族器乐教育中美育元素严重缺失,传统教育模式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不利于推进教育现代化,也与我国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现有的高师民族器乐教学的相关研究,更多的是从技术技巧层面进行探索,忽视了音乐本身的人文内涵、伦理价值和社会功能,无法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真正的美。
(二)教学方法、形式单一乏味
20世纪20年代,在我国高校民族器乐课程开展之初,并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教学体系,所以当时只能借鉴西方西洋乐器的教学体系。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我国民族器乐教学取得了显著成绩,课程设置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但由于乐器的多样性以及音乐、文化的民族性特点,目前我国高校民族器乐的教学依然面临着很多困境,在器乐的教学中,普遍存在只是通过单一的讲解、演奏示范来进行教学的情况,且形式单一。如果只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单一途径来实施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匹配当下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教师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国防、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在各领域面临的现实问题中,需要多学科力量协调发展,同样在文化艺术角度亦是如此。近年来,国家鼓励提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在音乐板块,作为民族器乐教师,更应紧跟时代潮流,开阔视野,为自己所任职的学科搭建全方位综合平台,为国家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四)艺术实践环节滞后
艺术实践是学校进行音乐教育教学的关键,它是与艺术教育紧密结合的,是课堂教学延伸、拓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尤其在师范类高校,存在着艺术实践严重缺乏的情况,大多数学生只有在学期期末考试中才有上台演奏的机会,甚至很多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完全没有校外演出、实践经历,这种情况十分常见。这种艺术实践滞后的发展状况,尤其对于器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讲,无疑不利于专业的学习和发展,更不用说后续的创新学习。
三、古典诗词艺术与民族器乐艺术的关系
(一)两者之间共生共存、相互交融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远久、内涵深刻,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它所寄予的精神文化、人文修养、伦理价值等被人们寄情于诗歌、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古典诗词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的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这些经典的无形内核便是中国精神。民族器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种体裁形式,器乐艺术,不仅是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精神气质的象征。在这其中,诗与乐两者之间是处于共生共存、相互交融的关系。早在《尚书·舜典》中就有关于诗与乐的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与乐是同时产生的,从一开始就是伴随着吟唱而出现的。所以自古以来,这种共生共存的关系既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同时又给器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二)器乐演奏中的古诗词情怀
在民族器乐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与中国古典诗词、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联的作品。器乐作品在命名时,常常会用古诗词或者传统文学作品中的词句来命名。比如大家广为熟知的古筝名曲《渔舟唱晚》,这一曲名取自于《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这一诗句。这首乐曲主要描绘了夕阳西下,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摇曳的优美景象。从人文思想的角度来看,这首乐曲相关的创作者都是道教思想的积极拥护者。道家思想在历史上被多个朝代用来治国理政,魏晋玄学便是道家复兴时期的产物。《渔舟唱晚》的素材来源《归去来辞》,也诞生于此时,自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道家、魏晋玄学乃至隐者意识形态的影響。《渔舟唱晚》乐曲中这种悠然自得的态度正如《归去来辞》中所隐含的隐世思想。因此,以《归去来辞》为素材来源的《渔舟唱晚》中所蕴含的超然物外、怡然自得的哲学思想与道家文化超凡脱俗的境界高度吻合,这与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是紧密相连的。
再如中国古典琵琶名曲中的《春江花月夜》,原名为《夕阳箫鼓》,后以唐诗名篇《春江花月夜》取意更名。唐诗《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此诗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静闲美、意境空明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营造出一个深沉、宁静的境界。全诗一共三十六句,每四句换一次韵,整篇融合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诗中作者把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用诗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的同名琵琶曲写的是江上月夜,整首乐曲意境深远、乐音悠长,以“春”“夜”为基本色彩,在此氛围中以“江”“花”“月”實物为情景载体,以柔美婉转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恰似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中勾勒出的优美景象。不论是从诗词角度,还是从音乐的角度来说,《春江花月夜》都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孕育而生的艺术作品,所以从审美的角度来讲,两者有着同根同源的特点。
四、构建“诗乐交融”型民族器乐诗乐共育教学新路径
(一)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融入高师民族器乐教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宗旨是:以本科生为主体,使学生尽早接触并参与科研训练、工程实践及社会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针对高师院校民族器乐教学,在确定了诗乐共育的方针后,应在此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文化、诗词艺术为出发点,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相关主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锻炼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自己专业上所接收、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引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去,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成理论及实践,在其项目实施、开展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诗乐共育的含义。
(二)将诗词艺术融入各种形式的民族器乐教学中
由于中国乐器的民族性特点,组合形式十分丰富,既可以以单个乐器作为独奏乐器进行演奏,也可以选择不同乐器进行相互配合协作,既可以根据区域特点或乐曲自身需要进行组合分配,以合奏、二重奏、三重奏、小型室内乐等多种形式组合出现,也可以根据乐器声腔性特点,以加入人声、舞蹈的形式出现,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互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具体作品的特征需求,将古典诗词艺术进行各种形式的融入式教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参与创作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完成的能力,从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导的授课模式,转变为老师、学生共同创作实践的新型授课模式。
(三)将多媒体引入民族器乐教学课堂
传统的民族器乐教学,在教具上多是以乐器为主体,进行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的传授式教学。从学生接收知识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模式相对单一。随着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传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像、声音、文字等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些资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的途径进行释放、传播。在具体实施中,可通过以上形式,将诗词与音乐两个部分无缝衔接,除了讲授其本身的联系之外,还能将多媒体引入民族器乐教学课堂,综合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料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同时,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大量的信息带给学生,通过互联网更新丰富的前沿资料。通过以上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从而活跃学生对于民族器乐与传统诗词的文化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四)强化民族器乐、古典诗词方面的书籍阅读
音乐素质的提高首先要以文化素质为基础,当下,高师音乐文化素养的现状十分薄弱,追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现行考试制度的要求局限,大部分音乐专业文化课录取分数明显低于普通专业录取分数,导致出现音乐专业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薄弱的现象。另一方面,当前高师音乐专业招生数量逐年走高,规模持续扩大,虽不乏优秀生源,但学生综合素质整体状况正在逐年下降。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不了解乐曲所涵盖的人文、历史、地理背景的情况,甚至在提示、告知之后,对于所学知识的背后含义仍然一知半解。所以,只有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强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学修养,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音乐教育教学的水平。
(五)创办公众号,拓展民族器乐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战略中,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其中,微信公众号在高校师生的教学教研中体现出了它独特的优势。对于在校学生,创建微信公众号的低成本奠定了它可以快速传播使用的物质基础。引导学生创办公众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技能,如在公众号制作中的排版、作图、文字编辑、运营等实践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对诗词艺术、民族器乐的宣传、推广,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使学生的学习研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线上交流学习。
在国家大力提倡美育教育的今天,以为社会输送优秀师资为目标的高师院校责无旁贷。如何将现代美育理念、美育要求融入高师民族器乐课堂,如何针对各个学科,找到突破口,借助美育元素改变传统的“重器乐轻美育”“重演奏轻深究”的误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强化民族器乐的意境美、古典美,以此实现以美化人,以美培元,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何靖璇.古筝艺术与中国古典诗词的结合[J].黄河之声,2020(23):74-76.
[2]方长安.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当代传承[J].中国社会科学,2019(06):167-184,208.
[3]苏静.诗教视域下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4]樊佳.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有效实施审美教育路径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7(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