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玉晶
摘要:刘文金先生是我国著名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出了多部经典优秀作品,其中笙协奏曲《虹》是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也成为笙曲中的经典之作。笔者通过结合自身演奏经验,对笙协奏曲《虹》这部作品进行艺术梳理,整部作品分为三个乐章:“生命”“风雨”“彩虹”,代表着三个不同的音乐主题,通过对作品多方面、多角度的剖析,进一步解读作品中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刘文金 笙 《虹》 作品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2-0048-03
我国乐器发展历史由来已久,其中笙是历史最悠久的簧管乐器之一,从古至今一直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现今在各大演出中都不乏看见笙的应用。笙的音色清脆而响亮,是演奏中唯一可以吹奏和声的吹管乐器,笙的吹奏方法相对独特,无论是吹或吸,乐器都可以发出声音,由于笙的音色具有多样化,所以演奏的形式也是多变的。笙在演奏当中可以用其自身强大的表达能力担当艺术的典范。笙在乐器中的作用也是多元的,它可以进行独奏,也可以进行多种乐器的组合演奏,在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吹奏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随着时代的进步,笙乐器不断改良创新,在优秀的民族音乐家、演奏家和作曲家的共同努力下,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笙作品。其中我国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创作了多部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涉及多种体裁形式,为中国民族音乐做出了贡献。其创作的作品中可能更为人熟知的是二胡作品,但除此之外,刘文金先生还创作了多部民族管弦乐作品,为古筝、唢呐、笙、竹笛等乐器都作有协奏曲。特别是在笙创作方面,在保留传统曲调的同时,又借鉴了西方的创作手法,充分发挥了笙的演奏特点,通过创新性演奏手法,将笙的音乐特性完美的表现出来,挖掘了笙演奏的多种可能性,创作出这首具有浓郁时代特色的作品笙协奏曲《虹》。
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习笙经验,对笙协奏曲《虹》“生命”“风雨”“彩虹”三个乐章分别进行细致梳理,并在教学实践演奏中对这首作品有独特的理解,本文中笔者通过每个乐章不同的音乐风格特征、创作手法及演奏技法等方面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对展现笙半音、和声调性转换的优势,织体结构重新编创提供了有利的技术参考,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推动开拓笙发展的新历程。
一、创作背景与价值意义
(一)创作背景
刘文金先生一生投身于民族音乐创作中,为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们对刘文金先生及其作品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对作曲家早、中、晚期的音乐作品都有很多的文献资料。《虹》是刘文金先生晚年创作的一首笙协奏曲,该作品于2006年受新加坡华乐团委约,2007年3月由该团在新加坡进行了世界首演。作品由三个乐章组成,分别是“生命”“风雨”“彩虹”,每个乐章主题都有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三种不同的音乐语境,作品力图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大自然生生不息且富有戏剧性和哲理性的轮回过程,感叹着万物神圣的依存关系及其戏剧性的活力,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感悟,对成长道路内心情绪的构画。该曲充分发挥了笙独特的和声色彩,在旋律音调、和声色彩、织体结构、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作曲家巧妙地融合西方创作手法,将民族化与现代化有机结合统一,充分发挥了笙演奏的极强表现力,不断推动着笙专业的发展。
(二)价值意义
刘文金先生在创作的艺术生涯中,对每件民族乐器都非常了解,在他创作的笙协奏曲《虹》,目前成为当代经典笙曲代表作之一,经常出现于各大舞台和重大赛事中,这部作品通过对大自然千变万化的自然生长规律反映出人生的艰难历程,从音乐中可以感受到生命的顽强,风雨的肆虐、彩虹的祥和,作曲家充分运用笙的多种演奏技巧,与现代音乐创新手法巧妙的结合,是笙曲中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此外,笙协奏曲《虹》以现代简约风格诠释,在创作的多方面都有别于传统,但并非是通向印象中抽象的、有距离感的现代音乐,极具新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虹》的音乐结构分析
笙协奏曲《虹》由“生命”“风雨”“彩虹”三个乐章组成,作曲家在每个乐章的音乐结构、节奏律动和演奏技法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充分运用了笙十二半音线条的设计,以模进、倒影等现代创作手法,结合和声色彩音响效果,描绘了万物自然规律的多种现象,通过笙独特的演奏方式,形象丰富地展现了自然生生不息的发展规律。
(一)生命
第一乐章为“生命”,这个乐章节奏相对自由多变,乐曲开篇(1~10小节)以庄严而神圣的前奏开始,富有张力的增三和弦贯穿全曲,展现了大自然中一切生命顽强不屈的精神,呈现出对世间万物、大自然美好的憧憬与向往。进一步引出A段(11~50小节)主题进入,其中A大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11~31小节,在C大调与a小调两个关系大小调的乐句呼应中,缓慢悠扬的旋律由弱渐强的推进,节奏音型由附点四分音符发展至六连音、十二连音,节奏律动的加速以半音化状态呈现,加剧了音乐的紧张感,描绘着生存的艰难与沉重。此时a小调主题旋律与前面形成呼應,保留了C大调主题旋律的基本形态,音乐后半部分进行新的发展动机,运用连续四度分解音程模进上行后,乐曲速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三连音节奏型分解五八度进阶关系,转为柱式和弦固定音型节奏,通过连音、吐音等演奏方式进行衔接,在连续三十二分音符起承转合八度转换中,音乐旋律相互交织,形象描绘出万物生长的变化过程,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二部分从32~50小节,调性复杂多变,多种变化音型,呈现出不同的和声效果,打破了传统的创作模式,不协和的和弦在饱满热情的演奏下,使得音乐更加自由奔放,宛如世界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乐段主题B段(51~93小节),整个乐段采用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调性转换到d小调,形成新的主题旋律,灵动跳跃的音符与前面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复杂多变的心理情绪,这里刘文金先生采用了传统和声的创作手法,通过五八度和声演奏使音乐更具饱满度,速度由慢到快,在连续三十二分音符跳吐音与三十二分音符连音八度间下行三度进行模进,转化为八度半音模进上行,在快速流动的旋律中烘托了音乐气氛,节奏由密到疏,加深音乐形象。紧接着61~67小节的两个乐句的连接,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音乐线条的起伏感。随即再现B段主题旋律(68~93小节)再次出现,同头变尾,在连续三度模进后转化为半音模进上行,将音乐情绪推向顶点,A大调明亮宽广的和声再一次将庄严神圣的主题旋律推向高潮,随后调性转为b小调,在舒缓柔美的旋律中进入最后一段尾声。
最后一段尾声(94~112小节),庄严宽广的主题音乐在伴奏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气势恢弘,通过运用笙丰满的和声色彩,织体结构并没有用较复杂的节奏音型,在降E大调宽广明亮的和声中,音乐缓慢结束,激情澎湃的旋律直击人们心灵,点燃了生命的希望,刘文金先生把对大自然的赞美谱成美妙的音符,歌颂着大自然的一切美好。
(二)风雨
刘文金先生在第二乐章以“风雨”命题,笔者想刘文金先生真正感悟到了生命的顽强不屈离不开风雨历程的打磨,世间万物都离不开风雨,没有风雨就没有万物的生长;没有风雨就不会有花草树木的茁长,只有经得起狂风暴雨的考验才可涅槃重生。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坎坷与磨难,有时会对命运失望,但主要心中怀有顽强不屈的精神,勇敢坚强的走出每一步,就会有希望。记得看到这样一句话,“不经历风雨的生命是脆弱的,不经历风雨的生活是浮华的,不经历风雨的人生是没有感悟和启迪的”。
整个乐章为急促的快板,乐曲篇节相对简短,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刘文金先生打破了以往常规的结构布局,将第二乐章直接采用快板动机进行展开创作,通过运用笙的和声在极有力地前八后十六的重吐音中,伴随着半音音阶的音响效果下进行,形象描绘出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的激烈场景。
这是一个再现三部曲式结构(A-B-A),乐曲开端从第1~9小节由前奏进行铺垫,密集的音型描绘出乌云密布的紧张画面,主题A段旋律从第10小节开始進入,笙快速有力的和声在前十六后八递进迂回式强音重音中展开,如同远处传来巨大的轰鸣声,似乎为狂风暴雨呐喊助威,随后连续半音音阶下行,连接吐音音阶下行模进与半音音阶模进上行,这种不规则的线条演奏像是强烈的光从云里闪射出来,在天幕中划出一道道裂缝。伴随着轰隆隆的巨响,音乐主题进入到B段,这段音乐笙半音音阶演奏音型和吐音反复的交替出现,正是这个乐章的难点和创新点。B段主题旋律进入(38~58小节),在C大调激情澎湃的旋律中,突出笙独特的演奏技巧,充分展现了风雨来临的狂躁,形象描绘出大自然中一切被狂风肆虐洗礼着,同时展现了世间万物顽强拼搏的精神。在第59小节轰鸣般的主题动机旋律再次响起,进入到再现A段(59~93小节),刘文金先生在再现段尾部进行了变化,运用了连续半音音阶八度跳音和大三连音增三和弦半音模进下行的自由创作手法,呈现出暴风雨即将散去,逐渐恢复以往的平静场面。
最后的尾声,乐曲中通过小二度跳音的模式,描绘出大雨过后树叶上隐隐约约的雨点滴落下来,最后落在C大调分解属和弦中阶梯型推向新的曙光,人生亦是如此,风雨中我们要学会长大,学会坚强,学会寻求生命的希望,收获更美的人生。
(三)彩虹
第三乐章彩虹是再现三部曲式结构,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慢板,第二部分为快板,第三部分为再现慢板。第一部分乐曲开端1~4小节在伴奏引入铺垫下,A段主题旋律从G大调柔和的慢板中进入,这个乐段(5~44小节)由3个小乐段组成,a段从第5小节至14小节,两句旋律在G大调上形成呼应,随风飘逸的旋律动机,长线条的音乐加以装饰音的表现技法,音乐更加唯美动听。b段从15小节至26小节,这里运用了八度和音半音模进式进行,逐渐将音乐推向小高潮,运用碎吐的笙演奏技巧结合五八度和声演奏,形象描绘了不同的心理感受,紧张感逐渐增加,不稳定的音乐情绪在持续三连音的节奏型中逐渐平稳结束,调性建立在A大调上使音乐更加稳定。随后c段从27小节至44小节,调性转为D大调,宽广热情的情绪被激起,笙透亮自然质朴的和声色彩宛如天空下暖暖的斜阳。其中在38小节处调性有些小变化,转到f小调转至C大调上结束,再次体现出不管多么艰难险阻,只要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就会冲上云霄,领略不一样的美景。
第二部分B段为快板(45~96小节),采用了欢快的八七拍节奏型,音乐更加具有舞蹈性、律动性,音乐层次更加清晰。这个乐段也由三个小乐段组成,a段从45小节至60小节,调性由前面的大调转为a小调,音乐还是惯用八度音程演奏形式后进行和声分解式演奏,使音乐更具舞蹈性。b段从61小节至70小节转到D大调,歌唱性旋律如同鸟儿在空中自由的飞翔。c段从71~96小节,节奏转为规整的八六拍,更富有跳跃性,在81小节通过笙和弦转位进行下行音阶演奏,展现出笙独特的和声色彩。整段应该注意演奏中笙连续半音与吐音连接的准确把握,是练习的重点,要保证气息稳定、节奏速度的同时,保证吐音的颗粒性。
第三部分为再现慢板(97~118小节),本段在一小节连接过渡后进入主题,主题旋律再现了第一乐章最后一段旋律素材,首尾呼应,音乐调性从降E大调回归到D大调上,在气势磅礴、宽广明亮的和声衬托下,更加体现出大自然的一切美好,只要我们勇于经历风雨,迎接我们的不仅仅是阳光,更有五彩斑斓的彩虹。
三、结语
刘文金先生是中国民族音乐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很多作品已经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从他的作品中能感受到他对民族音乐和家国情怀的热爱。对于笙音乐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虹》这部作品是刘文金先生专门为36簧键笙创作的一首笙协奏曲。该曲充分发挥了笙的演奏特色,完美体现了笙在音色和演奏技术的特点,乐曲中运用了笙多种演奏技巧,作曲家通过创新形式的作曲技巧,使乐曲音乐层次再次得到升华,从多个角度将音乐融入到作品当中,使得整部作品更加具有现代气息。作为笙演奏者来说,要想演奏好这部作品,除了自身需要具备良好的艺术文化素养,还要具备高超的演奏技术,理解作曲家想要表达的创作意图,演奏时除了手指要保证灵活度,确保按音的准确性,更考验演奏者自身对乐曲的音乐理解,需要完全释放的表达出来。演奏时需注意呼吸与指舌之间的配合,节奏换音准确,装饰音干净松弛,音乐起伏张弛有度,特别要注重连音与吐音的快速衔接,音色和演奏技术的把控,将其内在的意蕴完美展现出来。
通过对笙协奏曲《虹》三个乐章的全面分析,在和声、节奏、演奏技巧与创作手法上,进一步了解到刘文金先生在创作的同时注重乐器本身演奏技巧的发挥,极大提升了独奏乐器的表现力,充分发挥笙乐器在作品中的优势,结合现代创作手法,灵活运用,不断挖掘笙的特殊音效,进而产生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使之成为笙曲中的经典之作,对我国笙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国强.刘文金艺术成就研究概观[J].黄河之声,2019(17).
[2]孟璐.刘文金先生晚年对民族音乐创作的开拓性贡献—以三部作品《雪山魂塑》《虹》《酒歌》为例[J].艺术研究,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