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实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的潜在路径

2021-12-13 13:15彭雨佳李玉华俞劼
基础教育参考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本土化标准化心理健康教育

彭雨佳 李玉华 俞劼

[摘   要]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研究理论性过强、实践指导性较弱以及心理教师专业水平较低的问题,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循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为推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文章重点阐释了循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实施步骤和实践优势,并提出推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两大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循证教育;循证心理治疗;标准化;本土化

近年来,国务院及教育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文件,突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形而上学式的理论学科,它要求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使学生能运用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1]。但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实施效果来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理论性过强、操作性差的问题[2],缺少切实落到实处的方法[3],致使一线心理教师和学生难以实际运用。此外,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缺少专业的师资团队,也导致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4]。

循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者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实践经验与循证心理治疗中提供的最佳研究证据相结合。循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为突破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瓶颈提供了一条潜在的可行路径。

一、从循证实践到循证心理健康教育

1.循证理念的缘起

循证理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医学领域[5],牛津大学David Sackett教授于1996年正式提出循证医学的概念,即“将医生个体的临床经验与系统研究的最佳外部临床证据相结合,来决策病人的治疗方案”[6]。循证理念一经提出,迅速横扫了整个医学领域[7],而后扩展到医学以外的各个领域,最终在全球的实践领域形成了一场循证实践运动[8]。

2.循证教育:从理论酝酿到政策热点

(1)理论酝酿:循证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1996年,剑桥大学Hargreaves教授首次提出了循证教育的概念[9],认为教育学应该像医学一样,让教育实践严格地遵循研究证据。此后,这种理念席卷了各国教育领域[10]。英国牛津大学Philip Davies教授认为,循证教育是将个体教与学的专业知识与来自外部系统研究中获得的最佳证据结合起来实施的教育决策[11]。荷兰循证教育研究所认为,循证教育是基于有效的最好证据进行教育政策制訂与教育实践的一种哲学,在大规模应用具体的教育干预、策略、政策之前,应进行科学的评估[12]。我国学者杨文登认为,循证教育指教育须基于严格的科学证据,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将专业智慧与最佳的经验证据整合起来进行教学决策[13]。由此,循证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学领域的新思潮[14]。

(2)政策热点:各国积极推进循证教育实践

近年来,教育政策的制订与循证教育实践紧密关联已成为各国教育研究的热潮。2001年,美国颁布了《有教无类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也译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要求教育实践者遵循“基于科学的研究”进行实践,从中小学着手推动开展“基于科学的教育改革”[15]。2009年,欧盟委员会发起“循证式政策与实践”的项目[16],增强教育研究、教育政策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互动[17]。2015年,美国又颁布《让每一个孩子成功法案》(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强调通过基于证据的行动和方法,为美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了新的蓝图[18]。

3.循证心理治疗:循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资源

循证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帮助临床心理医生了解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强调治疗者遵循最佳的研究证据与自己的临床技能整合起来进行心理治疗[19]。在循证心理治疗的影响下,循证心理健康作为临床心理医生运用循证实践策略开发的众多资源之一[20]而受到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者将循证心理治疗中科学严谨、可操作的研究证据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应用于实践。由此,循证心理健康教育应运而生。

二、循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及实施步骤

1.内涵

循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21]。广义来说,是指整个心理健康领域的循证实践[22],而狭义的循证心理健康教育则单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循证实践[23-24]。我国学者杨文登认为,循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指教育者将自身的专业技能、教育对象的特性、研究者的最佳研究证据、政府部门与行业组织的监督管理等四个方面整合起来,进行高效教育决策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25-26]。

本文认为,循证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服务学校教育的一种途径,受到循证教育和循证心理治疗的影响。其作为循证理念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将最优研究证据与自身教育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2.实施步骤

循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逻辑是,最佳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遵循最佳研究证据的教育,而最佳的研究证据必须通过最为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而获得[27]。这一实践过程有着相对成熟固定的实施步骤,即5A流程。一是提出问题(Ask),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情况转化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检索;二是获取证据(Access),查看相关数据库是否有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三是评价证据(Appraisal),评价证据的有效性,从中找出最佳证据;四是应用证据(Apply),实施最佳证据所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五是结局评估(Assess),对所做的工作进行评估,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循证心理健康教育总结经验教训[28]。

三、循证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联结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思路

心理健康教育需从实证研究中不断汲取营养,利用实证研究提供的经验素材,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由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完整理解描述到实证分析的研究,再由实证分析到人的心理发展的完整把握,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建构所遵循的基本路线[29]。循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实践框架,它的兴起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手段[30]。循证心理健康教育把研究者、评估者、教育者及教育对象四个要素整合在一起,要求研究者提供研究证据,评估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以往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南、经验总结及研究结果等材料进行二次研究,从中选取最佳证据材料并集成为一个数据库。实践者通过检索数据库,依据最佳证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教育对象也能够按自己的偏好选择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31]。这一过程真正缩短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2.基于科学证据的实践新范式

循证心理健康教育最核心的理念是用研究的科学性来保证实践的有效性[32],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通过科学评估明确所采取的教育方法是否有效,在多大程度上有效。通过评估后的最佳研究证据会被储存到证据数据库中,一线心理健康教育者或兼职心理教师可通过证据数据库网站进行检索,进而遵循当前最好的证据开展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科学性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如,美国循证项目及实践注册系统、有效教学策略网、考科蓝图书馆、坎贝尔协作网以及美国有效儿童治疗网[33-37]等数据库均可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资源。

四、循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

1.树立循证理念,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化进程

循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一套标准化的实践步骤,还创建了大量相关的政策文件、手册、指南、标准与原则。例如,美国针对具体的心理障碍,既有专门供咨询师使用的以会谈为单位的治疗手册和强制性的政策与法律文件,也有辅助病人治疗的自助手册、治疗指南等。

因此,我国可将循证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文件的制定,组织相关研究者及专家完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法律、政策、指南等标準化文件,规范心理教师的职业行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科学性[38]。例如,2020年底由北京心智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建构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评估系统通过了心理学界专家的鉴定,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测量指标,可作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评估的有效工具。该评估系统对于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开展有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联结理论与实践,建立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数据库

在循证实践的理念中,建立循证基础上的心理健康服务证据库是进行有效工作的基础[39]。循证实践最核心的特点是提供了面向所有用户的、可操作的证据数据库,真正实现了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40]。为适应我国的文化和国情,需要建立本土化的相关数据库,供教育研究者、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家长使用。目前,我国已经开始着手建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数据库——中国儿童与老年健康证据转化平台,作为中国首个儿童健康和老年健康循证数据库,旨在为儿童健康和老年健康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提供最佳社会支持、心理干预和环境支持健康干预证据[41]。但该平台提供的资源主要翻译自国外相关的数据库,本土适应性需要再评估,且少有原创性的循证心理健康教育资源[42]。因此,循证心理健康教育数据库的建立是一项旷日持久的任务,还需加强对以往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研究的梳理,以选取最佳研究证据,建立本土数据库。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也应根据实际发展不断更新数据库,提升数据库的信效度。

参考文献

[1]裴学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维整合型”研究的内涵、特点与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2):155-157.

[2]王宋芳,刘致静,乔志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教师,2018(5):19-23.

[3][4]刘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教育艺术,2021(6):12.

[5][11]Philip Davies. What is Evidence-based Education?[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1999,47(2):108-121.

[6]David L Sackett, William M C Rosenberg, J A Muir Gray, R Brian Haynes, W Scott Richardson.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J]. BMJ,1996,312(7023):71.

[7][13]杨文登,叶浩生.缩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基于循证教育学的视野[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3):11-17.

[8][26][30][31]杨文登.循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132-134+152.

[9]David H. Hargreavesa. In defence of research for evidence-based teaching: A rejoinder to Martyn Hammersley[J].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7,23(4):405-419.

[10][21][25][27][32][37][38][40][41][42]杨文登.美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循证实践:理论、实施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7,44(6):54-67.

[12]Top Institute for Evidence Based Education Research(TIER). About Tier[EB/OL][2018- 01- 31].http://www.tierweb.nl/tier/about- tier/.

[14]邓红,毛玉凤.循证医学理念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与启示[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2):118-122.

[15]杨明山,晋永,王尔亮,朱萃.新兴学科循证教育学的兴起、现状与展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9):23-24.

[16]Gough D, Tripney J, Kenny C, et al. Evidence Informed Policymaking in Education in Europe: EIPEE Final Project Report[J]. Institut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 2011.

[17]Agalianos A S, Commission E. European Union supported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5-2003: briefing paper for policy makers.

[18]吴海鸥.从十一项改革读懂《每一个学生成功法》[N].中国教育报,2015-12-16(011).

[19]APA Presidential Task Force on Evidence-based Practice.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psychology[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6,61(4): 271-285.

[20]John Geddes, Shirley Reynolds, David Streiner, Peter Szatmari, Brian Haynes.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mental health[J]. Evidence Based Mental Health,1997,315(7121):1483-1484.

[22]Eileen Gambrill. Book Reviews: Norcross, J. C., Beutler, L. E., & Levant, R. F. (Eds.). (2005).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in Mental Health: Debate and Dialogue on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ISBN 1-59147-310-1[J].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2007,17(3):428-434.

[23]Raines James C.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School Mental Health[J]. School Social Work Journal,2009,34(1):105-105.

[24]Felver-Gant J C. Levi S L. Gayle L. Macklem: Evidence-Based School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ffect Education, Emotion Regulation Training,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J]. Journal of Child & Family Studies, 2011, 20(6):884-886.

[28]Norcross J C, Hogan T P, Koocher G P, et al. Clinician's Guide to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Behavioral Health and Addictions[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29]牛芃.从分化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61-64.

[33]杨文登,宋艳,王孟成.如何实施循证心理治疗:以美国循证项目与实践注册系统为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6):1154-1156+1119.

[34]杨文登.循证教育学理论及其实践——以美国有效教学策略网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4):5-10.

[35]丁明甫,邓可刚,何成奇.Cochrane图书馆检索方法[J].中国临床康复,2003(4):534-536.

[36]赵坤,等. Campbell圖书馆简介[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5(1):120-124.

[39]杨柯,张灏.基于循证实践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育,2016(10):87-89.

(责任编辑 姚力宁   校对 郭向和)

猜你喜欢
本土化标准化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