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浩男 罗翔译 孔祥宇 冉清林
[摘 要]近年来垃圾分类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对象。广义上的垃圾分类由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四个环节构成。相较于后面三个环节,投放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投放环节的成功开展是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另一方面收集、运输、分类均可以在政府的监管下得到控制,但分类投放更多的是居民自发参与的行为,政府难以监管。因此如何激发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便成为关键所在。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村地区的居民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文化素养普遍均较为落后,其垃圾分类意识更加薄弱,分类投放工作也就更加难以开展。文章借助理性选择理论,从生存理性、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三个维度分析哪些情景会诱发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研究发现,在诱导村民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的因素中,生存理性与社会理性发挥了主要作用,经济理性并没有呈现出较强的作用力。
[关键词]环境治理;垃圾分类;农村垃圾分类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6.045
1 引言
近年来垃圾分类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但绝大多数地方的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聚焦于城市。如何在农村地区实施垃圾分类工作仍是一道理论与实践的难题。[1]农村生活垃圾呈现出种类少、降解快等特征。然而伴随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消费方式也逐渐与城市趋同化,使得农村生活垃圾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随着生活垃圾的不断堆积,垃圾围村现象也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3]根据前瞻研究院的统计,2017年中国农村约产生1.8亿吨生活垃圾,其中至少有0.7亿吨以上未得到恰当处理。[4]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6年全国仅有65%的农村对生活垃圾进行了处理。[5]
2 文献综述
目前有关农村垃圾分类的研究还并没有在国内大规模开展,从已有的研究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探析宏观视角下多元参与的协同化治理。例如,蒋培认为农村地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是多元主体彼此协同的复杂协商过程。因此农村垃圾分类制度应当在地方政府、村干部、村民等治理主体的妥协下形成。[6]丁建彪对我国传统的“村收集、镇转运和县处理”的垃圾分类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需要对现行模式进行优化,引入合作治理机制,实现政府、企业、农村社区与村民等不同主体间的协同。[7]第二个层次是中观视角下基于特定案例的模式总结。例如,姜利娜等通过对北京市4个生态涵养区的模式进行提炼,总结出村民自主供给、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多元共治四种模式。[8]胡溢轩等从机制、技术、资源等角度对浙江省安吉县的垃圾分类模式进行分析,认为构建农村环境协同共治模式的基本要素。因此可以发现,现有研究缺乏从微观视角下,探析垃圾分类主体的参与机制。
3 理论框架
理性选择理论最初从经济学范畴衍生而出。社会学则在原有经济学的基础上,对“理性选择”的内涵进行了延伸。科尔曼认为,社会学所说的“理性人”不是帕森斯社会行动理性的“社会人”和韦伯科层理论的“组织人”假设,更不是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9]文章更倾向于认同社会学领域的理性选择理论。结合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文章将从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三个层面,探析影响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的因素。
(1)生存理性。所谓生存理性,就是决策主体出于对自身的保护,将生存环境的维护作为一切行为的准则。通常来说,生存理性是主体最先考虑的角度。例如文军将当代农民外出就业大规模发生视为农民的一种理性行动。农民外出就业便是“生存理性”和“理性选择”的综合考量,并且因生存条件遭受挤压而做出的“生存选择理论”是最主要的。[10]因此在农村垃圾分类过程中,村民会不会在生存理性的驱使下参与分类投放,将成为文章关注的对象。
(2)经济理性。经济理性是指决策主体在既定的条件下,能够通过掌握完全信息,而做出使自己獲得最大效用或利润的选择。[11]农村社会相较于城市而言,普遍具有经济贫弱的特点,因此这也刺激着农民注重实利的心理特征。[12]并且农民看中的不只是经济利益,更是短期的经济收益。[13]基于此,垃圾分类能否为村民带来“看得见”的经济成果,或许是村民们是否选择分类投放行为时最主要的考量因素。
(3)社会理性。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理性行为表现通常难以从一个角度呈现,其不仅要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也要兼顾社会及其他利益的最大化,并且很多因素是相互制约的,行动者只能在众多因素当中权衡出一个令人满意或者足够好的解。[9]因此村民在面临垃圾分类的行为选择时,不仅会考虑经济效益因素,还会基于社会理性,从多个层面考虑自身的行为选择,包括人际关系、代际教育。在农村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村民是否也会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实施垃圾分类投放,仍有待商榷。
4 案例呈现:理性视角下的诱因探析
4.1 生存理性
针对不同的事件,生存理性所具有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在易地扶贫过程中,生存理性强调由于原居住地环境恶劣,进而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居民们选择搬离原居住地。在农民工外出就业的过程中,生存理性强调由于农村人地矛盾以及土地产出效益的低下,从而造成了农村居民的生存压力,进而使得农民工外出就业的现象大规模爆发。[9]而在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生存理性侧重于反映由于环境的恶化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健康带来的威胁。依据风险感知理论和健康信念模型,要想使决策主体从生存理性的角度作出判断,不仅需要威胁生存的客观事物,更重要的是决策主体能够感知到这种威胁。风险感知指的是决策主体对风险的态度和直觉判断,它对于人们在日常生活或重大危机时刻所做出的选择具有重大影响。基于此,笔者通过“您是否对曾经的居住环境有过担忧”和“您是否觉得过去的环境威胁到了自己的生命健康”两个问题来考察当地居民的生存理性。通过回收到的168份有效问卷,其中有88.7%的受访者表示对垃圾分类之前村内的环境表示担忧。经过进一步核验,发现并不担忧环境的受访者中有89.5%的居住地与垃圾池相距较远。当被问及“环境的恶化是否对自己的健康造成影响”时,有34.9%的受访者表示环境的恶化对自己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还有43.7%的受访者表示环境的恶化只对自己的健康产生了轻微的影响,21.4%的受访者则表示没有影响。可见在生命健康受到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威胁时,村民们会基于生存理性的角度,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选择。
4.2 经济理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基本目标。因此依据经济理性观点,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在高岗村开展垃圾分类的过程中,经济理性是否又发挥着相应的作用呢?笔者借助调查问卷,通过向受访者询问“垃圾分类是否为他带来了增收”和“是否预想垃圾分类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而选择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两个问题,来判断经济理性对村民垃圾分类投放行为的影响程度。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92.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并不是因为垃圾分类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而选择执行。有79.7%的受访者认为实行垃圾分类并没有为其带来实质性的收入。因此无论是现实,亦或是预期,高岗村民均没有在经济理性的驱使下而选择垃圾分类。统计结果与之前的预期大不相同。
4.3 社会理性
农村是一个熟人半熟人社会,邻里之间有群带作用。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谈到:“我们的社会结构与西洋社会的格局不相同,我们的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个体都是居于其所处社会圈子的中心,当它被圆圈的涟漪推动时,这种联系就会发生。我们社会中的亲属关系、地缘关系都是根据差序格局的原理来进行的。”[14]在这种社会里,人和人之间通过特定的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络。高岗村在推行垃圾分类工作时,会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对垃圾分类不规范、不积极的家庭进行入户指导规劝,以此来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于是逐渐形成垃圾分类就是在切实维护自身利益的理念。并且,笔者在实地调研当中发现,在垃圾分类投放上,有73.85的村民都认为周围人会影响自己的行为选择。
5 结论
无论是生存、经济,或是社会,农村地区的垃圾分类必须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开展。村民作为乡村环境治理的主体,必须激发起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让村民自发地参与垃圾分类,这才是农村开展垃圾分类的长远之策。
参考文献:
[1]胡溢轩,童志锋.环境协同共治模式何以可能:制度、技术与参与——以农村垃圾治理的“安吉模式”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3):88-97.
[2]李全鹏.中国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生成机制与治理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2):14-23.
[3]蒋培.“熟人社会”视域下生活垃圾分类的社会逻辑阐释——基于浙江六池村的经验研究[J].兰州学刊,2020(12):172-180.
[4]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农村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18.
[5]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人民日报,2018-09-27(001).
[6]蒋培.互动型治理:农村垃圾分类机制建设的逻辑阐释[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09-116,173.
[7]丁建彪.合作治理视角下中国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研究[J].行政论坛,2020,27(4):123-130.
[8]姜利娜,赵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模式比较与政策启示——以北京市4个生态涵养区的治理案例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20(2):16-33.
[9]彭正德.民生政治:一种农民政治认同机制[J].當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3):126-131.
[10]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6):19-30.
[1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
[12]袁艺,茅宁.从经济理性到有限理性:经济学研究理性假设的演变[J].经济学家,2007(2):21-26.
[13]曲铁华,袁媛.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特点探析[J].教育科学,2007(6):47-51.
[14]张燕.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J].农村经济,2011(2):100-103.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2010626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