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职校:用梦想填平沟壑

2021-12-13 05:15杨双双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安哥拉文博职校

杨双双

“教育照亮人生,技能立足社会。”走进北京百年职校,橙红色大字格外醒目。这是中国第一所全免费公益职业学校,起初是为帮助北京农民工子弟入学,后来招生对象拓展到全国贫困家庭孩子。“让中国农民的孩子接受最好的职业教育”一直是这所学校践行的准则。

扶职又扶志

20世纪80年代末,姚莉在一家国有外贸公司工作,偶尔出国工作,在那里接触到的西方慈善理念,在她心里埋下了种子。

2005年,经历了在物业管理行业的创业,姚莉发现行业发展存在较大的技术工人缺口,同时也看到很多农民工子女年纪轻轻,就辍学的状况。因此,她萌生了创办公益职业学校的想法,在企业家朋友的捐助下,她在北京创办了第一所百年职校。

首次招生时,学校通过笔试和面试,最终从200名学生中选定了84名学生,他们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贫困家庭。

北京百年职校校长文博说,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既然是不同类型的教育,就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从学校的课程设计开始,就邀请企业参加,根据市场需求设置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由企业技术骨干授课;然后学生到企业去实践,它是一个由企业完整参与的闭环流程,也就是所谓的校企合作。

“我们最早开设的课程有电工、空调工、酒店客服等,都是社会急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课程也在更新,从普通的电工变成智能电工等。”文博表示,“当时的学制为两年,一年在学校全日制学习,一年到企业实习,2007年第一期学生毕业之后,进入市场供不应求,非常受企业欢迎。”

文博表示,“职业教育要树立学生的荣誉感,为别人服务是光荣的,一位五星级酒店的人力资源总监说看到我们的学生工作起来很高兴,这让我们很欣慰。”至今,百年职校毕业生近5000人,全部顺利毕业,且广受用人单位欢迎。

培养幸福的普通人

百年职校可以说是中国最“迷你”的职业学校。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的在校学生规模在100人以内,实行小班教学。

为让更多人受益,各地相继复制百年学校的模式。2008年汶川大地震,很多灾区的孩子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百年职校从灾区接回20个学生到北京来学习。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时候,在成都复制了一个百年职校,这是在北京之外办的第一所学校。招生对象主要是地震灾区的孩子。截至2021年,百年职校已在北京、成都、三亚、南京、武汉、郑州、大连、银川、丽江、梅州、雷山等地开展公益办学。

百年职校的教育重在育人,学校不断探索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搭建了“素养模型”。知识和素养的区别在哪儿?知识是让人去“学会”,而素养的目标是“育人”。文博举例而言:交通规则就是知识,移库就是技能,路考就是能力。什么叫驾驶素养?安全驾驶、礼貌行车、尊重生命,这就是素养。

“专业课程砍掉30%后,增加人文艺术修养课程,比如开设日语课,做了语言模块的选修课。”大连百年职校酒店服务专业毕业生曹英杰,13岁时,母亲患癌症,父亲离开家庭。小小的年纪担负起照顾母亲的责任。在百年职校,她对日语课程很感兴趣,坚持学习并获得了四级考试合格的成绩,原本计划赴日工作,但因疫情推迟。在百年职校老师的帮助下,她来到一家大商场工作,挣的工资除赡养患有重病的母亲外,还保证了自己的继续学习,刚刚又参加成人高考考试。

像曹英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来自河南的一个女生父母年迈,为了让读初三的弟弟继续上学,她主动放弃学业,去到村子里的棉纺厂打工。打工的第一个月她挣了900元钱人民币,拿出500元给弟弟当学费,还有400元给父母各买了一件毛衣。”之后,她背著包来到大城市打工,偶然听闻初中同学在百年职校免费学习,十分羡慕,于是来到百年职校圆了继续学习的梦想。“在中国农村,有很多这样的贫困家庭,很难担负起多子女上学,为这些家庭的女孩子提供学习机会,重要且有意义。”文博目光坚定。

“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幸福的普通人,不仅教会学生技能,也让他们具有幸福生活的能力。”据文博介绍,自学校开办以来,学校毕业生全部顺利就业,其家庭经济和生活环境均得到极大改善。为回报母校,97%校友捐款帮助更多像他们一样的人。

中国公益模式“走出去”

百年职校作为中国第一所全免费公益职业学校,在教育精准扶贫、大力扶持职业教育方面成效显著。那么,中国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之后,百年职校的招生对象会发生变化吗?

对此,文博表示,“2015年的数据显示,85%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是农村户籍。扶贫工作完成后,招生对象的主体依然是农民的孩子。”同时,百年职校也将继续创新,组织营地教学,探索职业教育新方向,也希望能把自己的办学模式作为案例,为中国的职业教育提供启发。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技术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百年职校这个诞生于中国的公益模式,不仅在中国这片土地“育人”,也走进非洲,并逐步实现本土化。安哥拉百年职校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2002年,安哥拉内战结束,国家百废待兴。作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代表,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来到安哥拉参与战后重建。为帮助当地贫困年轻人学到一技之长、实现就业,为家庭排忧解难,为企业培养人才,2014年,中信集团捐资将百年职校公益职业教育模式引进安哥拉。

安哥拉百年职校招收16到25岁贫困青年,学习建筑电工、机械操作、砌筑工、酒店服务等课程,他们也有机会到北京交流学习。”文博介绍说,学校团队主要由热心教育和公益的安哥拉籍员工组成,他们接受百年职校的理念、文化和管理。除中信建设作为主要资助者外,学校还将面向安哥拉本国社会、当地中资企业、国际机构等筹措办学资源。

谈及未来,文博充满期待,他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我们会继续探索中国职教‘走出去的路径和方法,为沿线国家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安哥拉文博职校
关于文博场馆宣教工作的些许思考
基于文博信息技术下的创新体系研究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第三届敦煌文博会9月举行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基于太仓文博资源的地方文化创意项目开发与研究
百年职校与支教项目“美丽中国”共探教育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