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问题研究

2021-12-13 23:09李立霞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观念法治法律

李立霞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1 法治的概念及特征

1.1 法治的概念

“法治”一词早在《淮南子·汜论训》中便已提及,“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亚里士多德说:“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1]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法治的前提,由此可见,法治是在宪政的框架下,通过一系列带有强制性、权威性和稳定性,无论自然人、法人及政府都必须遵守的刚性法律规则管理社会的社会运营模式,实行法治,必须要以宪法为核心,任何人不得凌驾法律之上。

1.2 法治的特征

古今中外,法治具有时代性和政治性,所衍生出的综合性界定方式足以证明法治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维度,而且在广度和深度上也不断延伸。从大学生角度出发,应思考或者关注的是我们能为法治做些什么,法治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法治有哪些特征。首先,法治是公民的行为方式。如何保障和实现自己的权益是一种基本诉求,从“法律未禁止即可为”的民法到“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行政法到“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的刑法,意味着公民在不同的领域应当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其次,法治是公民的用法逻辑。公民运用法治逻辑、法治思维、法治规则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公民来说“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法律才是解决纠纷的基本依据,应懂得“没事学法、遇事找法”的思维方式,让被动接受变主动接纳。最后,法治是公民的生活习惯。孟子曾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 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存在问题及成因

法治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指公民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参与法治实践、接受法治教育等方式,基于对法治的功能、原则、价值等知识的正确认知,而形成的理解、认同、信任、支持并捍卫法治的内心立场、观念和信念[2]。随着高考扩招的出现,大学生群体日益增多,这一群体不仅代表国家的未来还代表民族的希望,所以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十分必要。

2.1 高校现行法律基础课程较少,导致大学生整体法律认知水平不高

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所依托的是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层次多元、体系庞大,当下大学生主要知识储备源于课程设置的专业技能知识,极少涉及专业之外的法律知识,而法律知识则是衡量当下大学生法律观念养成与否的标准之一。而高校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教育内容在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上区别不大,忽略法律教育的专业针对性、客观性、案例性,因而很难使大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兴趣。其原因是:第一,法律基础课程设计单一。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第一对象,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接受了思政课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课,该课程内容相对简单,学时较少,教师多采用课堂讲授模式,忽略学生互动性和实践性,缺乏针对大学生的犯罪知识教学,导致法治教育并没有达到应有的素质教育要求,突出体现在大学生懂法及用法识别违法犯罪的能力不强。第二,缺乏专业师资教育。欠缺专业性的法律知识教育,虽然有部分专业开设相关法律课程,但仍缺相关专业教师,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尤其是大学生步入实习阶段,各高校大多重视专业技能课的提升,忽略相关行业或职业中的法律法规知识。

2.2 大学生自身诚信意识不强,导致大学生法治观念有待加强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近年来,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屡屡出现。综合不诚信行为,归纳为三种现象:第一,考试作弊。考试作弊几乎成了高校屡禁不止的一种状况。如2020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两名大四学生考试作弊被开除。第二,网络诈骗。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虚拟性和广泛性诱发各种新型互联网犯罪,作为网民的大学生却因法治观念欠缺走向网络犯罪。如2016年5月海口5名大学生网上诈骗被判刑。第三,恶意欠交学费。2014年1月《南国早报》刊登桂林一名大学生恶意拖欠学费,隐瞒家人截留学费进行玩乐。

2.3 社会环境管理失范因素,导致部分大学生缺失法律信仰

随着社会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消费水平也有了质的提升,可随之出现的社会乱象也日益凸显。社会规范制度的目标是保障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统计梳理众多高校周边三公里,无不是KTV、小酒吧、网吧等各种娱乐场所,正是这些场所导致很多大学生沉迷消费,走上攀比金钱道路。诸多的社会不良风气大量进军大学校园,渗透和恶化校园环境。这就要求社会各界要主动构建和谐氛围,帮助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特别需要对学校周边娱乐场所进行规范取缔,减少不良社会风气的消极影响,预防大学生社会失范行为[3]。消费虽然是大学生的自由,但若不良消费习惯滋长,不仅对大学生成长不利,还会造成一些社会问题。过度消费观不可忽视,一些尚未正式步入职场、没有固定收入的在校大学生也彰显出旺盛的消费需求,类似“月光族”、“包治百病”有悖传统勤俭节约美德,在这种具有误导性的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支配下,倡导和追求过度占有和消费是一种奢靡取向,主要表现为追求极端的物质利益从而满足自身虚荣心,并且极端自我,忽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导致消费异化。正是这种自我的无神论导致个人信仰出现偏差,盲目跟风,盲目购买非必要产品,盲目追求物质消费,缺乏自我认知和判断,应加强法治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应强化法治观念,明辨是非曲直,增强大学生自我定力,使他们矢志追求有高度、有境界、有品位的人生,铭记法律信仰,努力掌握专业技能知识,不断提高自我人文素质修养,做一名有信仰、有骨气、有志气和底气的当代新青年。

3 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实施对策

习近平主席提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练就过硬的本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业务水平、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只有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有智与有志并行,才能为建设法治社会提供有力支撑。2016年7月21日,教育部也明确了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七五”计划,对国内教育系统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制定了明确的任务,全国教育系统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普法规划任务要求,不断提高教育系统人员的基本法律素养,并且坚定其法治信仰,健全法治教育体系,动员社会、家庭和学校探索更多法治教育实践模式,推动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不仅依赖于大学法律教育的完善,也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致力。在针对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相互配合,让大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学会处理法律相关问题的同时,养成正确的“三观”,成为一名具有基本法律常识,能够学以致用的法治人才。

3.1 增设法律基础课,实行依法治校,加强法制教育

对大学生来说,法治观念的养成是一项由内到外的兼修。法治教育如何直接提升大学生践行法治理念的能力,使法治教育功能发挥到极致,则依赖于高校健全的法治教育体制,通俗来说就是依法治校的内涵。推进依法治校,就是推进高校政校分开,促进高校依法决策,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现代化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人才质量的全面提升[4]。依法治校是高校落实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建设现代化大学制度,构建新型大学关系的重要保证。部正荣在《开展“依法治校”工作的五个着力点》中说“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是依法治校的着力点之一,法治宣传教育所追求的就是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其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要开展普法教育,增设法律基础课程。如开设宪法课,培养大学生宪法思维和母法精神,强化师资和教材的配备,促进大学生提高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制作“学生法律口袋书”手册,课堂讲授普法案例,力求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要对实习生和毕业生开展深层次的法治知识讲解。对实习生既要做自我保护法治观念讲授,又要做守法案例法治观念讲授。对毕业生,在就业指导教育中既要重视劳动法相关知识讲授,又要实施动态且个别化的指导教育。不管学生的创造动机如何,教师在教学中均因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促使其创造动机得以强化,创造能力得以增强,创造目标得以实现[5]。要让大学生自觉懂法、守法,教师课堂应增添相关法律概念,将“平等意识”、“规则意识”、“法律思维”等观念渗透进大学生日常行为中,打造法治精神文明校园,从而为形成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奠定基础,为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探索创新的实践能力提供平台。

3.2 强化大学生诚信教育,夯实法治观念,营造法治文明校园

当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显著时,国家对人才的重视也随之凸显。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高校的专业设置也随之多元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也进一步调整,无论是应用基础型,还是技能型,最终目标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考量的标准也是人才质量。高校所培育的人才应当具有哪些素质?怎么培养才算合格的大学生?大学生法治观念状况教育应与整个国家公民法治观念状况相契合,可在高校里,大学生法治教育更多体现在从上到下外在的倡导,“七五”规划在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中强调“强化规则意识,弘扬公序良俗”。高等教育实践中,学分制改革赋予大学生更大的自学空间;大学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还有交纳学费的义务;考试作弊,决不姑息,以校规为依据,确保校纪校规落到实处。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探讨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着重点在大学生自我养成。自我养成过程中,为何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却沦为阶下囚?现实中大学生犯罪多为财产型犯罪,随着大学生犯罪数量的增多,我们亟需审视大学生犯罪的实质。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才是这个人终生追求的目标,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也是个性、品行及个人信念形成的时期,更是发挥创造力的关键阶段[6]。大学教育中,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综合性人才培养,其基础都是健全大学生自我人格养成,坚定“知行合一”,使学生正确理顺自我“三观”,让法治教育不再流于形式。

3.3 净化周边环境,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从校园事件的发生不难看出,不良的社会环境极易对大学生产生“蝴蝶效应”,不法商贩的违规经营也同样加剧校园事件的发生概率。为此,亟需校方和市场管理部门联合执法,共同阻绝“一公里”的娱乐经营,消除各种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净化学校周边环境,从而有效预防校园事件的发生[7]。互联网背景下,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既是网络受益者,又是网络传播者,随之而来的大学生网络犯罪成为当下亟需治理和规制的社会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就要不断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注重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实践教育新时代大学生。社会管理者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引导全社会依法办事、依法守责。全面依法治国不仅要完善法律制度和加强法律实施,还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法治信仰、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在全社会中牢固树立起来。

综上所述,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是全面建设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评估考量依法治校的关键指标。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技能知识,还要掌握法律基础知识,确立法治信仰,做一名不负党的期望、不负人民期待、不负民族重托的新时代青年。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有利于大学生合法权益保障,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预防大学生犯罪现象,有利于推进社会安定有序建设。

猜你喜欢
观念法治法律
维生素的新观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让人死亡的法律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