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教学的融合创新
——基于网络社会学的实践研究

2021-12-13 23:09唐惠敏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社会学信息技术教育

唐惠敏

(安徽大学 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安徽 合肥,230039)

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和新挑战,我国在21世纪初期就开始探索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的实践路径,并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与管理体系,在网络教学设施、网络优质课程共享、教师远程教学技术培训以及跨区域学籍管理等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面向教育现代化2030战略,在大学教育中更加注重专业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创新是教育强国和科教兴国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网络社会学本科教学为例,寄予深刻勾勒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中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的融合路径、实践障碍与改革创新。

1 信息技术与网络社会学教学的融合需求

人类社会已进入以互联网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学研究孕育而生。国内多数大学或在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开设相关课程,或在全校范围内将网络社会学确定为人文素质类通识教育课程目录。信息技术与网络社会学教学的深入融合,符合信息社会专业教育的技术属性,适应网络社会学专业的教学特性,有利于增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韧性。

1.1 融合前提:符合信息社会专业教育的技术属性

关于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探讨一直是教育哲学的研究旨趣。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数字技术在教学教育中发展出诸如“翻转课堂”[1]“慕课(MOOC)”[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3]“互联网+教学”[4]等应用模式,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信息社会中,教育的技术属性是教育与技术融合的基本前提。

1.1.1 “技术赋能”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定性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各种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在这过程中技术是教育的重要手段,这是当下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技术”从教育实践中剥离出来,不仅会缩小教育活动的时空范畴,还会影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比如,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依靠信息技术得以开展的线上教学保障了教学秩序,如果没有技术赋能教学活动,势必会导致很多教育活动将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技术赋能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变革,形塑一种“教育为体,技术为用”教学常态模式。

1.1.2 “技术赋能”契合教育与技术的主客体关系 技术赋能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衍生出技术过度依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加选择地依靠多媒体技术去实施教学活动,甚至以教学视频代替课堂教学。

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机械式输出知识而忽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育活动内涵技术与方法要求,但教育本身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性,因而技术不能主导教育发展。“从价值论的视野看,教育与技术之间其实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5],技术运用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发挥教育活动中师生的主体能动性。

1.2 融合基础:适应网络社会学专业的教学特性

网络社会学是互联网与社会生活全面融合的产物,它旨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对网络社会个体、组织的行动、网络社会结构以及人在虚拟和现实两种互动环境中的关系及其作用过程进行学理研究。将信息技术与网络社会学本科教学有机融合是适应网络社会学专业特性的基本要求。

1.2.1 “技术赋能”提升情境式教学效果 网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网络社会”及其与现实社会的互动规律,利用信息技术能够造就一种“人在情境中”的教学效果。网络社会是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互联网场域中产生的社会形态。学界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6]:一是“创新说”,提出网络社会是对现实社会存在的根本性解构,构造出一种全新的生存、生产和生活空间;二是“延伸说”,认为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虚拟性表达,并不具有独立的社会事实与结构,本质上是现实社会的投影;三是“混合说”,这种观点是对上述两种看法的扬弃,也即要求网络社会学研究者既要肯定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要理解网络社会自身特点。对研究对象的阐述是讲好本课程的基本前提,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切身体会和从容理解两种社会形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2.2 “技术赋能”促进研究方法运用 大数据时代网络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依赖信息技术的作用。互联网发展与数字技术的普及,对社会学研究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7],尤其是定量研究。网络社会学很多研究议题已超出经典社会学研究范式。传统社会学研究方法在数据获取、数据分析两个主要领域存在明显的劣势和不足。在数据获取上,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快速通过各种共享网络数据库获得网络社会行为、态度、心理和空间等多维度的、动态的原始数据[8];在数据分析上,信息技术的介入能够根据研究者需要提供更多数据分析模式,比如同期群分析、聚类分析、埋点分析、用户体验分析、表单分析等。可见,掌握互联网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是网络社会学研究的内在要求。

1.3 融合导向:增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韧性

理想类型中的师生关系应是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形塑一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充分发挥教学优势,把教学内容以更加生动、灵活的方式演绎给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研究创新性。

1.3.1 信息技术为学生主体性学习提供保障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创造技术应用条件。在信息化媒体教学中,教师创设一种开放式研究情境,以某个主题贯通教学知识点,通过设置教学互动环节,启发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结果。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和意愿增加,但在氛围营造、过程设计、知识建构等方面教师的作用必不可少,这对教师控场和引导能力提出更多考验。同时,教师也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保障每个学生平等的发言权,鼓励创新性和个性化表达。目前学界对网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定位、理论基础等议题仍未达成共识,这对身处信息化发展时代的师生而言是极佳的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引领新方向的机会。

1.3.2 信息技术赋能促进教学相长 信息技术强大的模拟功能为理解网络社会学相关研究议题提供丰富的实践情境和操作平台,对学生理解复杂社会现象背后的理论含义大有裨益。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学生和教师之间在知识占有量上的差距在逐步缩小,甚至在一些前沿学术信息特别是在研究方法领域,学生获取的手段和能力有赶超教师的潜质。教师术业有专攻,并非全能,如果不养成继续学习和虚心请益的习惯,很容易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提问和质疑而处于被动状态[9]。信息技术赋能教学有利促进了教学相长,打破了以身份界定的学术权威。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学生的学习反馈、知识接纳程度以及教学效果等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并积极与学生之间构建双向互动互学机制,增进教学主体韧性。

2 信息技术与网络社会学教学的融合路径

目前关于信息技术与本科教学深度融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英语、思想政治课、高等数学等学科以及具体课程,而对于某个专业研究方向的教学研究相对较少。提升网络社会学教学质量需要将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融入课程的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等四个主要环节中,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变革。

2.1 优化教学结构,营造生态化教学体系

教学结构主要包括四个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10],这些要素之间并不是机械的联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优化教学结构是信息技术介入网络社会学教学的基本前提。

2.1.1 促进教师与学生角色认知与转变 同处信息时代的师生对于网络社会关系及其行为模式具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因而对网络社会学知识体系的认知也存在差异。例如,在对网络社会的学科定位讨论中,教师对照独立学科的基本条件,倾向于将网络社会学当作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而学生更多倾向于将其与经典社会学相区隔,提出网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使其与经典社会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截然不同,需要构建出一套新的研究范式。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去阐述网络社会的知识内容,但也正是如此,比教师更加熟悉网络社会的学生往往质疑经典社会学理论的解释能力,并提出很多值得反思的研究事项。为此,教师应逐步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

2.1.2 使用更加丰富的表现形态展示教学内容 网络社会学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而现有的本科课程教学为数不多,且多以著作形式出现,与教材差别甚远。因此,教师更多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去构建教学文本。从教学实践看,学生对能够参与文本教材的编撰表现出极大兴趣。这种教学文本以超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不再是传统教材中的单一文字和少数图片,而是“用超链接(Hyperlink)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11]。这其中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将自然语言文本和计算机动态线性文本有机结合。因此,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介融合发展,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

2.1.3 充分利用教学媒介创造多元化学习环境 教学媒介不仅能促进教学内容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呈现出来,还能在信息技术支撑作用下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创造多元化学习环境。自主学习情境下学生可以对网络社会学教学内容进行在线选择,随时进行学习心得备注,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则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进行答疑。合作学习更多地是一种探索式学习,这是因为网络社会学所研究的经验事实零星散落在互联网世界中。例如,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去了解某个APP用户体验。如果没有学生之间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收集到研究所需要的样本量以及对这些样本进行甄选、编码等预处理,并且在对结论的讨论中学生间的团体智慧往往能够使研究结论更加全面客观。

2.2 创新教学形态,构建交互式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赋能下,教师、学生和教学媒体、教学内容之间具有了交互性教学模式的基本样态。这种交互式教学形态有利于在教学反馈基础上促进教师教学反思,从而改善教学策略,为发挥学生在多样化教学环境中的主体性作用创造条件。当前,运用信息技术探索新型本科教学形态主要有三种模式:

2.2.1 在线教学(Online Teaching) 它是在虚拟的教室环境中,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进行在线课程开发与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时间和空间自由性,且适应了复杂环境下保持教学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模式的优势凸显,在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前提下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事实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在全日制教育中探索在线教育模式,且具有相当规模。对于网络社会学而言,在线教学更加符合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能够适时在线对虚拟网络环境中人与群体的行为进行阐释。但是,这也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和控制在线教学秩序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2.2.2 混合教学(Blended Teaching) 它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性对线上教学与传统面授教学进行形式整合,其基本的导向是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比如,国内高校很多教师已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慕课(Mooc)、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等教学形式。翻转课堂将知识输出环节前置,把课堂教学让渡给学生,教师聚焦网络社会学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与学生一起研讨。教师创造让学生成为答疑解惑导师的机会,以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惯性[12]。当然,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需要师生课前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课堂规划。

2.2.3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 它是指“通过使用移动设备在任何地点进行的个性化主题式学习活动”[13]。移动学习在我国本科生教学中使用规模较小,这与我国本科教学的规范性要求相关,也与现阶段信息化程度、教师技术能力和学生自觉性等因素有关。作为未来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模式,移动学习将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域解构,要求把知识体系建构、服务能力提升和信息设施建设等纳入高等教育现代化议程。

2.3 整合教学资源,拓展多元化教学空间

教学资源的选择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不同标准,教学资源的划分类别也有所不同。针对网络社会学课程教学特点,可按照资源形态划分为教学环境资源、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人力资源。

2.3.1 强化教学环境资源建设 信息技术的运用依赖于优质的校园环境资源的保障作用,包括合适的教学物理空间、稳定的信息网络终端、恰当的信息装备设施等。通过标准化环境资源建设,把传统的教学课堂信息化,为实施教学过程提供技术保障。在网络社会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网络群体极化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传统的PPT和视频图片资料很难展现出网民面对群体压力和意见领袖权威所表现出的复杂心理。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对群体极化的过程进行现场拟真,更能透视网络行为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2.3.2 针对性地选择教学信息资源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汇聚了海量教育信息资源,关键的是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并对之进行有序整理和学理阐述,以更易于学生理解和吸纳。以网络社会学研究数据获取为例,学生既可以选择在网络公开共享的数据库,比如CGSS数据、CLDS数据、CHFS数据以及各类政府开放数据等,还可以通过“八爪鱼”数据采集器、Web Scraping等方式获取电商数据、社交平台数据、求职数据、交通旅游数据等。除此之外,可以与一些大型的互联网公司联系获取免费或者收费的用户体验和消费行为数据。选择何种信息资源,需要根据研究主题、资料可获取性以及数据分析能力而定。

2.3.3 构建“内外协同”专业教学团队 网络社会学是一门对理论和实践都具有较高要求的课程。网络社会学研究既要立足于传统社会学的一般理论范式,同时也要从信息学和传播学的知识体系中寻找理论滋养。从实践层面看,网络社会学广泛运用于网络社会组织管理、网络舆情监测、网络消费权益保障等多个领域。因此,网络社会学是一门典型的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学科研究方向。这就意味着授课教师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且熟悉互联网社会治理的实务工作。现实是网络社会学授课教师多是具有社会学单一学科背景的、以学术研究为主的教师。所以,应当探索构建课程教学团队模式,设置主讲教师,并就相关议题聘请校外专家和实务部门工作者走进课堂,弥补教学不足。

3 信息技术与网络社会学教学的融合障碍

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强调一种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的价值建构过程,不是普通的事物之间结合式运用。对此,很多学者提出担忧,指出“教学技术化的最直接结果是改变了教学活动的本性,导致教学活动成为一项纯粹技术性活动,失去了其最基本的人文向度和价值属性”[14]。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逻辑性,如何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恰到好处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在教学资源整合基础下改进教学形式、把控教学过程、增强教学互动和实施教学反馈,注重因材施教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塑造。从网络社会学课程看,制约信息技术与本科教学融合程度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3.1 教师技术运用能力和意愿与信息技术使用要求匹配程度不高

2013年教育部就出台了相关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等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但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尚未有全国性统一要求。教师是否会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根据学科的特点决定是否选用;二是根据自身技术运用能力及其熟练程度选用信息技术。从目前看,很多技术开发者过于强调功能适用,导致教师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学习这些复杂程序,有的则是应对学校教学考核,难以达到应有的实际效果。信息技术快速更新与网络社会发展变迁的叠加效应,对网络社会学的课堂教学提出更多更高的新要求,导致多数中老年教师直接将该门课交付给青年博士教师。

3.2 优质资源开发滞后于技术层面的革新

一项调查研究显示,72.73 %的教师认为有效且优质的教学资源匮乏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存在的主要困难[15]。学界早就意识到过度追求技术装备信息化,而忽视教学资源开发创新,背离了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很多高校将建设智慧教室、模拟仿真实验室、情景再现实验室等作为校园信息化的重点工程,要求教学院系积极探索云课堂、慕课、微课等在线教学模式,甚至附带规模性指标。而实际上,高等教学有别于小学教学,教师更多的是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创新性思维,而非仅借助信息技术传输课本知识。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是方式,而不是教学目标。任何本末倒置的教育模式,其结果都是技术的独自狂欢。

3.3 知识传递的碎片化过程不利于学生系统性独立思维培养

互联网社会背景下学生知识获取方式更加多元化的,同时也是碎片化、非系统性的。适当采用信息技术,能够在现代化教育环境下给予学生深层次思考问题的空间。但是技术手段运用过度,则会增强学生对技术的依赖,分散学生注意力,助长碎片化思维和惰性心理。比如,在技术化场景面前学生对网络社会学现实问题的分析表现出高涨情绪,但是触及理论性或者本质问题的探讨时,则表现出高频低头现象。这是因为很多理论性问题难以通过技术化方式予以呈现,也就难以产生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此外,通过信息技术方式很多问题学生可以在课外得到释疑解惑,弱化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充分彰显高校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在反思弊端的同时,更多需要专业教师制定符合个性化需求的教学设计,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和教学规律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

4 信息技术与高校本科课程教学的融合创新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加快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解构,并孕育产生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高等教学模式和方法。网络社会学课程教学具有自身个性,也与其它高校专业课程具有共性。可预见的是,信息技术在为高校专业教学的实践创新提供强力支撑的同时,也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空间拓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4.1 思维创新: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信息社会专业教学的新需求,必须保障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中更好地辅助教师胜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前,高校专业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锚定三种基本思路:

4.1.1 系统性思维 信息社会知识传播的碎片化特性要求高校专业教育转变教学思维,更加强调对学生系统性思维的培养。信息技术助力教育现代化,俨然到了从外在加持到内在赋能的演变过程,或者说教育现代化内在地包含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义。在教学课程设置中教师必须能从学生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出发,把握贯穿局部知识的主题主线,清晰地向学生展现课程知识的内在逻辑性。

4.1.2 需求导向思维 以需求为导向,这是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之处,技术赋能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能力、满足教学需要、解决教学问题为目标,着眼改进课堂教学体验,激发学生在经常性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探索、尝试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4.1.3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基于对教学技术化弊端的现实作出的价值评价,直指教学技术化的痛点,也即教师如何把握技术赋能教学的度。如果师生不能成为课程教学的主体,反而因技术的使用而“陷入被技术控制的状态”[16],也就无法保障教学的质量。

4.2 模式创新:形塑信息化教学师生互动机制

4.2.1 创新前提:提升师生主体能力 技术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决定性因素是人的主体性。面向更加技术化的教学实践,高校应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方面加强制度保障,同时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标准和职业评价体系,赋予教师更大自主权,根据既有技术手段和能力选取符合专业特点的信息化教学,使其成为线上线下教学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建构者、促进者和护航者;信息技术的介入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学生不具备基本的信息素质,尤其是运用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难以对信息化教学产生兴趣。这就要从中小学教育中就要注重学生信息技术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要发挥大学专业教育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更快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变革带来的教学模式更新。

4.2.2 创新核心:赋能师生教学互动 无论采用何种信息化教学方式,教学的核心过程仍是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间的思想互动和行为合作,教与学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彻底颠覆。解决技术化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在师生有效互动的前提下寻找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学生认知能力和学科专业需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并积极推动教师角色能力转变。一是锻造教学艺术。高等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它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创造更多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和反思的教学氛围。二是重视教学反馈。教学反馈是不可或缺的教学互动环节,贯穿在教学全域和全过程。善于使用教学反馈的教师往往能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优化教学秩序,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技术依赖心理,多倾听学生课堂感受。

4.3 体制创新:转变信息化教学管理服务制度

4.3.1 改进管理制度 对教学技术运用的规范化管理,需要在学校管理制度层面加以明确和规定。其一,主动引导,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轮训,提升教师技术使用的意愿和能力;其二,根据课程目标和专业特性,制定考核标准,考核结果仅用于改善教学成效,不与职称评审挂钩;其三,加强对课堂教学技术运用的监督和评价,严禁教师过度依靠“视频教学”等所谓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将在线课程开发合理纳入教学工作量。

4.3.2 优化服务机制 教学信息化对高校服务能力提出很多现实性要求。第一,促进教学服务由量向质的转变。特别是要加强教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保障师生能在标准化的教学物理和网络两个空间场域中便利获取各类教学所需的优质资源。第二,促进形成更加浓厚的教学信息化文化氛围。要加强师生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倡导科学合理网络使用习惯,营造绿色和谐网络生态环境等。第三,整合服务平台,建立校内外资源有效链接机制,促进优质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当前很多学校都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但是部分高校过于注重硬件环境建设,而轻视教学资源建设,甚至有的学校智慧课堂和网络思政中心形式化现象明显,缺乏长期规划和专业管理,难以建成符合学校实际和专业教育需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猜你喜欢
社会学信息技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