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叶兴庆
渝水区乡村治理工作有三方面创新:
一是很好地适应了乡村治理主体的变化。这是解决“谁来治理”的问题。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最大的变量就是人。现在农村的人口结构在变化,许多年轻、有文化、高素质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中“386199”部队占大多数,老龄化严重,这给乡村治理带来了挑战。渝水区在实践中创新性地解决了乡村治理主体的问题,不仅让优秀的人当上了村干部,还让新乡贤能够而且愿意为家乡作贡献。村党支部书记是乡村治理的关键,为吸引优秀的人才回村任党支部书记,渝水区不仅给予村党支部书记待遇保障,还打通政治上升通道。可以说渝水区的做法具有典型性。
二是很好地适应了乡村治理客体的变化。这是解决“干什么事”的问题。回顾改革开放40年,乡村治理的客体一直在变化。人民公社时期,村干部的主要职责是三提五统、计划生育,俗称“要钱、要粮、要命”。现在进入新时代,国家和农民、集体和农民、农民和农民之间的关系都在变化,治理的内容比以前更加丰富。面对这种情况,渝水区创新工作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将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作为治理的重点。首先开展了资源资产的清理规范,不仅回应了农民的关切,还增加了集体收入,有的村因为山场面积比较大,一下增加了200多万元。其次,建设颐养之家。很多年轻人进城,相较于城市,农村的老龄化更为严重。渝水区把此作为乡村治理的优先项目之一,解决了老年人日间照料的问题。无论是资源资产摸底,还是颐养之家、人居环境整治、晓康诊所,都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务实举措。未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治理的客体还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问计于民,从老百姓的需求来梳理乡村治理的优先事项。
三是很好地适应了农民认知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变化。这是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农民的思想是比较现实的,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他们在认知上也有一定局限性。单纯号召、说教,收效甚微,只有让农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他们才会遵守行为规范。渝水区的晓康驿站和道德积分银行就是紧紧抓住了农民在人情社会、熟人社会爱面子的心理,对村民的行为进行打分排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