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日贺
山东省莒县现辖2 0 个乡镇街道,1195个村,115万人,耕地面积110多万亩。莒县2017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2018年被确定为全省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县。莒县以渐进深化的方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仅在各项指标上达到了预期目标,还在改革过程中改善了干群关系、完善了治理机制、增强了农村发展动能。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激活要素,促进集体经济发展。莒县通过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村民与集体共同增收。
从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情况来看,2020年全县集体经济收入6.90亿元,较2017年的5.27亿元同比增长30.92%。其中,经营收入从1.80亿元增长到2.91亿元,较2017年增长61.67%;发包及上交收入从1.16亿元增长到1.94亿元,增幅为67.24%;投资收益从0.02亿元增长到0.15亿元,增幅650.0%,尽管收益占比最低,但却是增幅最大的收入项目;其他收入降低17.39%。总体上,莒县集体经济总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且部分收入类型增速显著。
从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来看,2020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其中:3万—5万元的村281个,占比23.51%;5万—10万元的村299个,占比25.02%;10万—50万元的村428个,占比35.82%;50万—100万的村73个,占比6.11%;100万以上的村114个,占比9.54%。所有村庄实现集体经济收入“清零”,绝大部分村庄已达到较为可观的收入水平。
从集体经济经营收入水平来看,2020年全县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益2.91亿元,经营收益3万元以下的村有233个,占比19.50%;3万—5万元的村324个,占比27.11%;5万—10万元的村221个,占 比18.49%;10万—50万元的村272个,占比22.76%;50万—100万元的村45个,占比3.77%;100万元以上的村61个,占比5.10%,仍有39个村尚未实现经营收益,占比3.26%。总体上,全县有96.74%的村庄实现了经营收益“0”的突破,其中45.6%的村庄经营收益在3万—10万元,已经有超过三成的村庄经营收益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经营收益超过50万的村已达106个,占比8.87%,经营收益已成为集体经济收入重要组成部分。
从分红情况来看,全县2013年以来累计分红总额达到11737万元,2019年有105个村实现集体资产股份分红,分红总额6485万元,惠及7.2万人,2020年实现分红的村庄达到135个。
值得关注的是,明晰的产权关系使集体资产作为要素进入市场交易得以实现,并且集体资产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减少了过去低效使用的效率损失,释放出更强动能。例如,城阳街道后营村在沿街楼发包时积极对外宣传招投标信息,使原本底价18万元的租赁费竞价至40万元,提高了集体经济收益。试点以来,莒县全县流转土地1809宗、8.05万亩;资源开发利用招投标项目268个、金额5119万元,增加集体收入982万元;村集体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448个、金额18155万元,节约开支697万元;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笔、30万元。
莒县通过盘活集体资产资源,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形成了五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一是资源流转型。有的村庄通过流转盘活土地、四荒地等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店子集街道西屋楼峪村将村集体果园及部分四荒地共计840亩土地进行流转,每年收入土地流转费60万元。有的村庄与乡村旅游结合,通过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引入工商资本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采摘游、农家乐及配套服务设施等实现增收。峤山镇河北村流转山场3000余亩,建设绿荫公司和陌上花开创业农业园,发展短枝富士、油杏、沙棘种植采摘,村集体一年收入40多万元,120名村民年务工收入达到150多万元。
二是股份合作型。有的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资金入股或共同开发村集体资源等形式,与企业合作发展集体经济。龙山镇段家河村,以村集体资金100万元和80亩土地入股当地田园综合体,每年可获得不低于14.4万元的保底分红。有的实行农户、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合作,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集体以机动地、四荒地、水利设施入股,引入工商资本投资经营,村集体从土地流转中增收。库山乡解家河村由村集体牵头,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耕地保底金每年每亩500元,四荒地保底金每年每亩300元,农户入股土地分红占15%,村集体分红占5%,企业分红占80%,村集体每年增收30多万元。
三是物业租赁型。区位优势明显的城中村、城郊村、园区村建设专业市场、沿街商铺、便民市场等,通过物业租赁方式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城阳街道小湖村建设沿街楼1.5万平方米,每年租金收益78万元;何亭子街村招引投资3.2亿元的莒县兰田汽贸城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168万元,该村还形成了县内最大的钢材和汽车交易市场,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48万元。
四是服务创收型。通过兴办集市、交易市场等,收取承包费、管理费、服务费壮大集体经济。城阳街道南关一街村利用紧靠临沂路优势,投资700万元建设1万平方米的大型花卉市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30万元。夏庄镇梁家苗蒋村通过建设浮来青旅游度假区停车场,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3万元。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利益大、人员多、关系复杂,改革的推进也是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重塑的契机。一是促进了村务公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莒县通过改革向群众亮出家底,进一步公开村务财务,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长期积压的“疑难杂症”和影响公平的矛盾问题。2020年,全县涉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信访案件下降85.5%,显著改善了村庄治理环境。二是调动了村民积极性,激发了内生动力。莒县在改革过程中,把决定权交给农民,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调动起农民参与村务决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拓宽了增收渠道,增强了发展信心。改革将经营性资产和部分资源性资产折股量化到农民个人,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发展信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给农民进城吃上“定心丸”,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加快了农民向城镇集聚。近两年,全县每年有近3万农民进城,城镇化率两年提高6.8个百分点,达到44.84%,极大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四是改善了公共服务,提升了获得感。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壮大,促进了村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的改善,进一步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城阳街道有的村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公积公益金,专门用于70岁以上老人养老,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改革以来,莒县全县集体经济公益性支出总额达到2.5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1.42亿元,公共服务费用为1.15亿元。五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夯实了治理根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使村民转变了过去对村干部不信任的态度,“还干部一个清白、给农民一个清楚”。干群关系在改革过程中实现重构,进而促进农村基层治理队伍战斗力更强、村民信任度更高,对村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