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江
1992年的5月,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传来,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方吹拂着祖国大地,改革开放春天的到来,使上海郊区又一次面临着大发展的机遇。此时。浦东开发如火如荼,与浦东一河之隔的康桥地区招商也热闹起来了,一个推进农村工业化的千载难逢机会到来了。
当时我在南汇县当计委主任。5月中旬,一周之内,县委书记许德明、县长陈文泉分别找我谈话,南汇准备开发康桥地区,成立康桥开发区,并请我担任康桥开发区负责人。紧接着,一系列快节奏的决策很快将我推上了康桥开发的风口浪尖上。12日县政府主要领导召开由周西乡领导参加的县政府常务会议,通报商议康桥开发的有关事项,晚上又去参加周西乡召开的乡两套班子会议,商量康桥开发区成立后的管理体制和乡镇区划调整等问题。15日县委、县政府完成了康桥开发区的领导班子搭建,向全县发布了成立康桥开发区管委会的(1992)21号文件,正式启动了康桥开发区的各项工作。
刚开始开发的团队只有十几个人(含兼职的),专职的仅有七八个人。人员来自各方,好多借调的都是今天一个电话,明天立马到位。5月15号起康管会报到。为进一步吸纳人才,8月2号在周浦乡灃溪中学举办康桥人才招聘会,广西钦州轻工业局局长、新疆一个县县委副书记、安徽广德经委副主任等首先被吸纳进来。那时的薪酬标准是250元/月,试用6个月后再定岗定薪。在那个改革开放火热的时代,人们似乎不太计较这些问题。随着开发逐渐走上正轨,后来又调进了六七位书记镇长级的干部,虽然他们曾在一方位高权重,但都心甘情愿地参与到康桥开发区火热的战斗中。
搞开发,我们这个工作班子可以说是门外汉,但敢想敢干。9月1日全长9.13公里、规划宽100米的康桥路和康桥第一个3.5万伏变电站建设启动,解决康桥初期开发8平方公里的“三通一平”。从规划设计、桥梁建设、管线排布、上水下水、路面无线通电,事事繁杂、日日经心,组织了11个工程队,加横沔乡共12个标段,在南汇的西北角铺开了一个大工地。历时一年多,到1993年11月5日南汇县人民政府在新建的梓康河大桥举行通车典礼,市农委张燕主任,浦东新区管委会胡炜主任,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人员以及近百家企业负责人300多人参加。
康桥开发初期一张白纸,我们提出一个口号:乘东风,聚合力,接通衢。乘东风就是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和浦东1990年4月开发后的辐射效应;聚合力就是广泛集合吸收开发能量;接通衢就是修好路,接上电,通好水,将康桥建设成招商引资的热土。
在康桥开发成立后,县领导几乎每周都到康桥关心指导工作。县经济工作等重要会议都会介绍康桥开发进展。半年之中各乡镇、各局行,县法院、检察院领导都赴康桥听取情况,一起谋划康桥开发。为了营造氛围,在康桥路建设过程中,12月初县组织各单位到康桥挖土修路。12月3日是县机关干部、12月4日是县局行干部、12月5日是全县基干民兵代表,这极大的鼓舞了各方参与康桥开发的热情和康桥开发工作团队的士气。
为进一步做好康桥开发区的各项工作,县委、县政府领导还出面邀请了上海多部门的领导来帮助谋划和指导工作。聘请蔡来兴(时任市计委副主任、后任香港上实公司董事长)、黄奇帆(时任浦开办副主任、后任重庆市长)、王战(时任计委研究室主任、后为市委副秘书长、上海社科院院长)等为康桥开发高级智囊。当澳大利亚布罗肯西尔彩色钢板厂欲来康桥落户之时,他们对政策还存疑虑,市府领导孟建柱在建国宾馆接待了外方,让他们吃了定心丸。另外,外方还要求有一个红头文件,我们找了浦东开发办副主任黄奇帆,他说8平方公里在外环线(当时只在规划图上)之内没问题,并即让办公室受理,从接待我们开始,一个小时左右就拿到了盖了章的浦开办红头文件。
令人难忘的是1992年11月26日下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吴邦国书记来到才开始修路的康桥视察,作了三点指示:成批批地要节制,要按项目给土地;要积极招商,主要的部分要吸引外资;中方资金筹集要动脑筋,农民一头要妥善处理好,包括生活工作吃粮等。临走,他欣然为康桥题词:“建设好浦东南大门”。吴邦国书记题词,对康桥开发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1993年2月1日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著名农村问题专家杜润生题词:“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开路”。
1996年5月2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吴学谦题词:“发建设康桥,迎接廿一世纪。”
1997年4月22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题词:“持续开拓,再续辉煌。”
改革开放的大潮浩浩荡荡,那是一个激情燃烧、励精图治的年代,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激励着我们整个团队奋力拼搏,呼啸着奔向前方。
上世纪90年代搞开发区碰到的一个最大问题是“钱”的问题,不仅政府缺钱,而且民间以及社会各单位都缺钱。开发区主要靠引进项目、出让土地、以土地换资金、滚动开发。但难的是第一桶金从哪里来?在1992年,当时的南汇县财政是吃饭财政,财政预算一年可用于建设的资金不到1000万元。因此,县政府给康桥开发的启动资金只有100万元,其他资金由开发区自行筹措。于是,康桥开发从组建班子起,资金筹集几乎同步进行。
成立股份公司是筹措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1992年5月15日,康桥召开了由县计委、政研室、工商局及康桥工业区领导参加的上海康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筹备会议。5月27日公司各股东单位参加讨论章程、认股、董事会组成、董事长总经理人选等,县财政、信用社、供销社、液化所、建筑公司、纺织服装公司、劳动服务公司、周西乡、协作发展公司等出资,注册资本1000万。公司成立实际筹措股本金1500万,后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也注资参股,规模扩到3000万,浦东康桥集团公司诞生。
在积极筹措资金的同时,节约办事也提上议事日程。开发初期,开发区办公楼用的是奉贤江海的活动房,花了25万元建成“六上六下”办公楼,解决了开发初期的办公用房。当时吴邦国市委书记、黄菊市长等领导视察康桥开发区都是在那里接待的。
3000多万资金对康桥开发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譬如,做一条等级比较高的三四公里道路,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工业开发区,就需要1亿元左右资金。我们当时就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拿出点规划中的公共建设的土地,以成本价吸引县各大单位,筹资3000多万。二是和长发公司合资,建设“长发”标准厂房,引进了资金3000万。三是由恒通公司承包一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开发,筹资2500万。
另外,还有大量的资金是通过银行贷款解决,银行通过支持工业区开发也获益良多。到康桥开发十年的时候,财务主管告所我,当时康桥集团公司账面平均每天出进三四百万,全年已超过十个亿。2002年时,康桥二、三产业产出规模已达200亿,在康桥落地注册企业资金总规模已达100亿。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在康桥建了支行级的办公大楼,建设银行租赁办公房,四大国有银行在康桥的信贷业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招商引资是工业区开发中一项最关键性的工作。其初衷贯穿工业当时叫要用“四千”精神搞好招商引资,即“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四千”精神代表了改革开放时期,广大工业开发区工作人员不畏艰险、勇于开拓、敢教日月换新天进取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给了康桥工业区开发区快速发展的回报。在工业区开发区初创十年间,粗略计算一下,我们接待洽谈项目不下三千户,最终落地及注册企业一千多户,平均几乎每天都洽谈一个项目。
康桥工业区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为中科大研究院落户康桥,市委、市府领导开正门接待中科大时任校长朱清时。1995年8月,副市长蒋以任亲自参加康桥工业区1995年重点项目建设新闻发布会。为台湾正隆造纸项目的落户,康管委一个招商小组与市计委的同志一个月几次跑北京国家计委有关部门,把案宗送到国家计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的桌上,直至这个一亿多美元的项目批准落户为止。
引进温州企业又是康桥工业开发区的特色之一。从温州电器企业天正集团落户开始,一大批温州民营企业,如均瑶、美特斯邦威、红蜻蜓、建桥等接踵而来。为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南汇区(县)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连续四年春节到温州为民营老板拜年。
众多企业的落户开张,在康桥形成了巨大的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到现在康桥工业区已成为一个2000—3000亿年产值规模的区域,按资金周转率来计算,每年有1000多亿资金在流动增值。康桥的每年税收就达到60亿-70亿元,2018年的全市百大税收大户,康桥有九家企业入榜。
康桥开发区原来的定位是工业开发区。但是,随着开发区规模的不断扩大,涉及到动拆迁的农民越来越多。怎样解决好工业开发区和被征地农民的市民化问题、工厂从业人员居住问题,使他们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康桥开发区开始考虑调整规划,走产城融合发展的道路,在开发区内适度安排一部分第三产业项目开发,包括住宅开发区。开发前,康桥工业区原来周西、横沔两个乡合并组成的康桥镇不到5万人口,现在常住人口达到近30万,已经成为一个小城市。康桥镇的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康桥开发区的二、三产业企业中就业。加上大润发等众多超市商铺,康桥半岛,绿宝园、中邦等众多大型房地产项目以及尚德学校,原中福幼儿园、建桥大学等等,康桥人开始享受上海城里人的生活。
在康桥开发区内的医学园区,现在也汇聚了上海最顶级的医疗资源,还有一个很好的医学院校。开发区内的餐饮、娱乐、养老业都发展起来了,全国排得上号的亲和源养老中心也强势崛起。但目前康桥开发区内主导产业还是制造业,GDP中二产还占到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