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李文艳
受到苹果坠落的启发,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看着黄色的人面子扑簌簌落在面前,我们普通人首先想到的是吃。都说吃水果最怕吃到半条虫,若是迫不及待地吃完人面子,恐怕会突然露出一个“鬼脸”。这到底是种什么水果?
熟悉华南植物园的朋友都知道,金秋时节,园子里的人面子成熟了。路过人面子路一阵秋风徐徐,黄叶纷纷飘零,成熟的果实不急不缓地飘落,那一幕极好,索性拾起熟透的果实,在唇齿之间感受秋天的况味。人面子表皮是涩涩的味道,剥开表皮,淡黄色果肉粘在果核上(要想见到“鬼脸”也是不容易的),味道甜中带酸,有着野生水果的粗犷。其果核坚硬,扁圆形,果核上面盾状凹入,可清晰见到如同人面的目、口、鼻等形状的花纹,因而得名“人面子”。
图1 成熟的人面子果黄色
图2 人面子果核,通常5 室,核内为种子
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 为漆树科人面子属常绿大乔木,不仅可以食用,而且也是热带良好的园林绿化或观赏树种。其木材加工容易,成品表面光洁度高,心材花纹类似核桃木,家具产品很受市场欢迎。
说起漆树科,大家可能不大熟悉,该科以产漆著称。古代人把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分泌的汁液作为油漆来涂抹家具、木器,所以被叫作漆树。漆酚是漆树科植物独有的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活性,部分人触碰到漆酚可能会引发过敏,因此食用漆树科的人面子时需谨慎。
在华南植物园有许多以植物命名的绿荫小路,其中非常有名的杧果路和人面子路,它们都是漆树科的热带水果,杧果(Mangifera indica) 汁多味美,非常著名,人面子酸酸甜甜,为我国南方的小众水果。
图3 华南植物园人面子路
人面子虽然有着奇奇怪怪的果核,却是实实在在的本土树种。它原产广东、广西、云南等热带地区,喜阳光充足及高温多湿环境,在我国南方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清代学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记载“人面子如梅李,其核类人面,肉甘酸,宜为蜜饯。”人面子大小和桂圆差不多,和梅、李一样都是核果,果核似人脸,生津止渴,健脾开胃。“宜为蜜饯”,成熟的人面子可以用糖炮制做成凉果,大部分人面子甜中带酸(也有部分人面子非常甜),除此之外,其果除了果皮,没什么果肉,这或许是没有大规模推广的原因之一。说起南方人吃水果,北方的小伙伴直呼“闻所未闻”,食用番石榴蘸辣椒和盐,到人面子这里,活生生把水果腌成了下饭菜,你还甭说,真下饭。
图4 盘中为腌制后的人面子,周围为人面子果与叶
人面子不仅可供食用和观赏,还具有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在广东惠州、四会、茂名等地区的院落、村庄、寺庙等地有好些人面子古树,最古老的据说有1200多岁。粗壮的树干和板根、巨大的冠幅覆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纳凉、聚会和交流的场所,体现了浓厚淳朴的人情味。
历经千百年风霜的人面子,仍然屹立不倒,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发达的板根就是它们适应环境的策略。人面子生长迅速,在幼树时是笔直的一棵树,随着身躯高大而粗壮,树冠也非常宽大,没有强有力的根系做基础,人面子就会头重脚轻。逐渐长大的人面子以树干基部为中心,由侧根外向次生生长,成辐射状延伸出数道翼状板根,支撑树木庞大的身体,板根有效增强了支撑力和吸收地下营养的能力。
图5 人面子老树具板根
人面子是一道四时不同的风景。它树干灰褐色,明显龟裂,辨识度极高;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7对,它不断地长出新叶,旧叶零星地飘落,一眼望过去,新叶老叶分明。南方树木的落叶也是“独树一帜”,“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致不属于秋天而发生在春天,人面子大规模换叶期更晚一点,南方初夏的四五月份,伴随着风吹雨打,一夜之间,黄叶全掉光,铺满一地,柔嫩的新叶蹿了出来,从此开始新的轮回。
图6 人面子树干灰褐色,明显龟裂
图7 人面子新叶,奇数羽状复叶
图8 铺满黄叶的人面子路(邓新华摄)
紧接着是开花结果,每年的5~6 月份,一树细碎的花布满枝头,略微带点黄的白色花儿氤氲芬芳,惹得蜜蜂团团转。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长25 厘米;单朵花比一粒米还要小,小到需要用微距镜头才能捕捉其细节。五片花萼,两面密被黄色微柔毛,包围在花瓣的外面。花瓣披针形或狭长圆形,开花时外卷。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儿凋零的枝头,果实从青绿变为橙黄,人面子果上有5 根软刺,果子比较多,比较密,从9 月份到10月份,陆陆续续的成熟。
图9 人面子精致的小花(徐晔春摄)
人面子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南方佳果。民国时期岭南医药学家萧步丹在《岭南采药录》 里记载“人面子性平,味甘酸,醒酒,解毒,治偏身风毒痛痒,去喉痛等症。”其叶、果实、果核、根及皮均可药用。关于人面子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方面,这些化学物质具有抗菌、抗氧化等活性。在人面子方面的科学研究,有利于人面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华南植物园还有一个人面子同科同属的姐妹,大果人面子(Dracontomelon macrocarpum),又称哥不固(西双版纳傣语),它来自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其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勐腊。顾名思义,大果人面子的果比人面子更大,但不如人面子可口,核果近球形,直径3.5~4厘米,形如胡桃状,果期比人面子稍早。大果人面子种子含油率高,是一种木本油料和干果植物,种仁甘甜,味似花生,当地少数民族称“山核桃”,果核常用来做装饰品或者当文玩来盘玩。当然,每一个物种都是历经千万年的进化才与我们遇见,在利用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图10 人面子与大果人面子对比图(杨志红摄)
图11 种子项链,左为金山葵,右为大果人面子(李碧秋摄)
人面子在南方是平常的树木,但在华南植物园它注定是不平凡的。1961 年2 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同志在华南植物园中心大草坪亲手种植了一棵人面子,历经一甲子的风吹雨打,如今的人面子树冠开展,枝繁叶茂,每年开花结果,酸酸甜甜的果实,令人回味。一棵树是一个千百年的绿色银行,也是我们的精神宝库。
图12 朱德种植的人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