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浅析

2021-12-13 08:59皇甫欢欢
北方经贸 2021年11期
关键词: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文旅

皇甫欢欢

(中共鄂尔多斯市委党校,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4)

一、发展的意义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

经济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变。从产业结构来看,这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产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从就业结构来看,这是从业者不断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从空间结构来看,这是一个人口、要素、企业、产业、市场、基础设施等不断在地理上集中的过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经历了产业结构由农到工、经济总量由小到大、发展模式由旧到新,人民生活欣欣向荣,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鄂尔多斯模式”。2019 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 605 亿元。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3.7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92.3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89.1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4:58:38.5。可以看出,鄂尔多斯地区经济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且长期以来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图1 鄂尔多斯2010-2019 年产业结构

在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的现实条件下,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鄂尔多斯之路成为摆在当下的现实问题。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不仅可以弘扬地域文化,提高城市品格,拉动经济可持续增长,还可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增加就业。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使鄂尔多斯摆脱“资源诅咒”,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选择

文化、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低碳产业。随着文化资源不断开发,文化内涵逐渐展现,历史遗迹、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都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文化因为旅游的开发而变得富有活力,更接地气。实践证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生态保护和社会稳定,并从根本上推动地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以及文化内涵的沉淀传承。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2005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2017 年在十九大报告中又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并号召各地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更要将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是鄂尔多斯践行文化自觉、弘扬地区文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对“两山”的生动诠释。加快鄂尔多斯市文旅融合发展,充分挖掘鄂尔多斯文化旅游资源,突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特色,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变文化优势为发展优势,必将成为提高鄂尔多斯市综合实力、实现鄂尔多斯市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

(三)弘扬鄂尔多斯文化的重要途径

灿烂的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载体和支撑。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可以将鄂尔多斯市的蒙元文化、民俗文化、歌舞文化、红色文化等呈现在世人面前,形成不可替代的旅游文化,提升旅游品位,传播特色文化。例如,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是内蒙古最早开辟的革命根据地,通过挖掘红色文化,将城川打造成“1+6”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拓展基地,发展红色旅游,提升了文化和旅游间的关联度,凸显了文化优势与产业优势,文旅融合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18 年,城川红色文化旅游区成为国家4A 级景区,吸引全国各地学员、游客慕名而来。而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作为弘扬成吉思汗文化、蒙古族祭祀文化的重要平台,通过《圣地古韵》《一代天骄》等节目,展现了蒙古民族的辉煌历史和蒙元文化的灿烂,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弘扬蒙元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现实条件

(一)文旅资源独具特色且内涵丰富

萨拉乌苏文化、朱开沟文化、鄂尔多斯青铜器文化、秦直道、明长城、成吉思汗陵、阿尔寨石窟等珍贵的文化资源使得鄂尔多斯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备先天优势。不仅如此,鄂尔多斯还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鄂尔多斯婚礼”“成吉思汗祭祀”“鄂尔多斯古如歌”等载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鄂尔多斯民间舞蹈、鄂尔多斯祝赞词、鄂尔多斯妇女头饰制作工艺也已载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目前,鄂尔多斯拥有44 个A 级旅游区,其中国家5A 级旅游景区2 个,国家4A 级旅游景区27个。成吉思汗陵、响沙湾、萨拉乌苏旅游区、鄂尔多斯草原等成为中国休闲旅游度假的目的地。现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旗区2 个,示范点5 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49 个,自治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86 家。2019 年成功举办了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大祭、鄂尔多斯草原丝路文化旅游节、2019 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等八十多项活动。先后获评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并且正在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创建工作。

(二)文化精品不断涌现且影响广泛

随着对鄂尔多斯文化历史内涵的不断丰富和挖掘,文化艺术精品层出不穷,如大型民族舞剧《森吉德玛》曾荣获文化部第三届文华新剧目奖和中华20 世纪舞蹈作品提名奖;蒙古剧《银碗》、民族舞蹈诗《鄂尔多斯情愫》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鄂尔多斯婚礼》是各大旅游景区和重大活动首选演出剧目;群舞《黑缎子坎肩》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顶碗舞》入选首届“中国舞蹈优秀作品集萃”,这些文化精品成为对外展示鄂尔多斯民族文化的亮丽名片。

鄂尔多斯旅游品牌众多,尤以成吉思汗陵最为著名。成陵景区拥有“十个世界之最”,气壮山河、铁马金帐、亚欧版图、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等充分体现出了“成吉思汗长眠地、鄂尔多斯蒙古风”的旅游形象,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以成吉思汗文化和蒙古族文化为主题的人文景区,而且是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内蒙古龙头旅游景区。“成吉思汗旅游文化周”“鄂尔多斯察罕苏力德民俗风情节”“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等富有鲜明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广泛传播了蒙古族文化和鄂尔多斯风土人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发展、繁荣文化产业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2011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2003 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印发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纲要的通知》等政策措施,旨在加速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内蒙古的支柱性产业,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都彰显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2006 年,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大文化、大旅游”格局,确定了“文化大市”的战略目标,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文化产业,先后出台了《鄂尔多斯市文化大市建设纲要》《鄂尔多斯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项目实施方案》《鄂尔多斯市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旅游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以扶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鄂尔多斯围绕“民族文化强市”和“全域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总思路,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将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作为发展重点,着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四)机遇与挑战

2018 年3 月,中央提出组建新的文化和旅游部,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这从顶层设计上给予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契机,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的满足,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丰富,尤其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更加获得人民青睐。同时,除了山水风光美景的欣赏,人们更加向往看民俗、看历史、看文化,越来越注重文博场馆的精神体验,越来越追求深度化、特色化的品质旅游,这无疑为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及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然而,机遇的另一面是挑战。不容忽视的是,当前鄂尔多斯市文化旅游公共设施不足、服务水平不高,对鄂尔多斯文化内涵的理解、挖掘不到位,景区同质化严重,文旅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滞后。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粗线条,旅游模式单一,缺乏游客参与体验型旅游项目。文旅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运作处于较低阶段,缺乏与周边省市的合作交流等一系列因素,阻碍了本地文旅融合发展。

三、发展建议

(一)完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游客的体验度,针对鄂尔多斯市文旅产业公共服务方面的短板,今后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完善旅游景区周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提升、加快旅游厕所、旅游驿站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交通便捷程度,加密旅游区周边交通线路;利用信息技术,开发鄂尔多斯智慧旅游服务系统,方便游客食宿、出行,提升旅游的科技含量;建立呼包鄂榆区域间旅游协同发展联盟和旅游协调机制,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实行一体化服务,推行旅游景区一票通进制。

(二)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打造知名品牌

多年来,鄂尔多斯市已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小企业齐头并进的文化旅游新格局,他们在吸收先进发展经验、培养专业人才、打造知名品牌、提升鄂尔多斯文旅影响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龙头企业成为带动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后,鄂尔多斯应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不断延伸产业链,丰富文旅产品,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类项目,打造具有鄂尔多斯地区特色和历史内涵的文旅产品。

整合文化旅游产业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创新开发,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观光活动等契机扩大品牌影响力,奠定品牌基础。不断加强品牌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品牌文化价值,以品牌促发展,以发展促融合。

(三)加强区域合作并构建大旅游格局

区域合作可产生聚合效应、规模效应,激发区域内的创新能力、协调分工,可产生正外部性效应,为地区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空间。鄂尔多斯与呼和浩特、包头、榆林地缘相近、民心相通,立足于各自资源优势,鄂尔多斯要着力打造草原生态观光、大漠风情体验、特色文化旅游带和精品旅游线路,与其他三市形成差异化旅游产品,构建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加强文旅特色产品的创新开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动鄂尔多斯文旅产业走出自治区,走向世界。加强与陕西、山西、宁夏等省份合作,实现区域联动发展,打造省级旅游品牌路线,协同开发旅游产品,共同构筑大旅游的格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与草原丝路沿线国家、地区深化文化交流合作的过程中,紧紧抓住民心相通的契合点和情感共鸣点,讲深讲透讲好成吉思汗故事、鄂尔多斯故事,不断提升成吉思汗文化的国际美誉度,更好展现鄂尔多斯文化的独特魅力。

加快鄂尔多斯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充分挖掘鄂尔多斯市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共赢模式,可以突出鄂尔多斯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征,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变文化优势为发展优势,最终实现鄂尔多斯文旅融合,地区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文旅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学生写话
学生写话1
学生写话①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内蒙古稳步推进数字草原建设
网友留言 “鬼城”救赎该借鉴海南
“危机”鄂尔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