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空间格局彰显“水韵江苏”之美

2021-12-12 23:19李侃桢
群众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大运河江苏美丽

李侃桢

建设美丽中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布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擘画的“强富美高”宏伟蓝图,赋予了我省建设美丽江苏的重大使命。《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美丽江苏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以美丽江苏建设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美丽江苏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5年)》,要求到2025年美丽江苏建设的空间布局基本形成。

伴水而生、因水而兴,美丽江苏建设拥有优越的资源禀赋和生态基底。江苏山水绝佳、湖泊众多、水网纵横,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一山两水七分田”的自然地理特色鲜明。江河湖海造就、滋养了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积淀了人文江苏的深厚底蕴。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跨江融合、江海联动和陆海统筹,加快行政区经济向功能区经济转变,魅力空间格局初步呈现。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视察时用“沧桑巨变”充分肯定我省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新一轮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规划形成了阶段性成果,在大运河沿线八省市中率先编制完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太湖治理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以水为媒、以水为脉,塑造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全域魅力空间。立足全省城市、人口、产业大多沿江海河湖集聚的空间格局特征,推动一系列重大战略在空间上有机叠加融合,坚持沿江沿海沿河沿湖“四沿”联动,提高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性保护修复,塑造多姿多彩、整体有序、相得益彰的水韵江苏全域魅力空间格局。强化区域功能发展与特色建设,合理错位布局产业链、价值链,统筹国土空间、城乡布局、政策引导,注重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协同合作,推动江海河湖沿线各展所长、共融共生、互联互通。深化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加快沿海与沿江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着力推动沿江先发优势向沿海、沿河等区域延伸拓展,探索打造沿江和沿海“研发创新+绿色制造”新样板。以大运河为纽带,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战略,深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及江淮生态经济区与大运河、美丽海岸线有机衔接,推动沿江、沿海、沿河、沿湖区域的经济、文化、生态融合发展。

系统推进沿海发展,打造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美丽海岸线。坚持陆海一体的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发挥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品牌效应,建设令人向往的沿海生态风光带、滨海风貌城镇带和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全景展示“生态绿+海洋蓝”人海和谐壮美画卷。探索建立“沿海+流域+海域”相协同的海洋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加强沿海生态系统修复与建设,构建沿海生态屏障。大力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系统开展近岸海域和海岸线整治,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探索构建“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协同管理模式,倡导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建设,提升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大力提升沿海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加快发展亲近海、拥抱海的现代化滨海城市,依托产业港和新兴渔港,重点建设通州湾示范区、徐圩新区、滨海港等新港城,打造一批突显“海洋韵、风尚感”、悠闲而有风情的滨海小镇。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重化工向绿色发展转型、海洋经济向新兴领域迈进。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建设高质量扬子江绿色发展示范带。统筹沿江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存量空间调整,加强滨江风貌设计、江面风光美化,展现水清岸绿大江风貌的现代之美。构建流域综合治理新体系,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支持南通等地加强沿江生态绿色廊道、斑块和绿色农业空间建设,打造生态图景绿色示范。高水平建设滨江生态公园,推进滨江岸线复绿成景、深度蝶变。深入推动沿江城市联动发展、功能有机融合,加快形成空间融合、利益协调、价值认同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共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相融共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高水平开放合作载体,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打造一批具有世界水准的会展之都、赛事名城。加强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推进长江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深度融合,推广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修复,构建文化遗产、山水景观、宜居城市相融交织的沿江走廊。

突出文化为魂和生态优先,建设大运河淮河黄河故道臻美长廊。发挥大运河连线织网、融汇交流的重要作用,加快沿运河、淮河、黄河故道地区联动发展,一体建设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水平的旅游长廊。高质量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重点建设区建设,高水平打造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特色展示点,打造一批彰显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和地域特征的美丽城镇、特色田园乡村和传统村落,支持扬州、淮安、苏州、徐州等地建设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重要节点城市,系统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上独具魅力的江苏段,形成支撑苏南、苏中、苏北联动发展的“美丽中轴”。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加快打通淮河出海航道,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卓越的现代特色产业和城镇聚合带。完善沿黄河故道地区协调推进生态保护和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机制,统筹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打造千里生态富民廊道和现代农业基地。

发挥沿湖生态价值高和生态竞争力强的优势,打造江南江淮两大片湖群生态绿心。发挥湖泊水网优势,重点建设太湖、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等生态湖区,推动湖城交融,打造江苏永续发展的“绿心地带”。强化太湖全流域系统综合治理,加快重构太湖健康生态系统,建设环太湖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探索创新经济与生态经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加强太湖流域江南古镇、文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的特色发展,创新环湖沿山地区的生态城镇化路径,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典范,推动太湖流域共建世界级生态创新湖区、文旅魅力湖区和高品质宜居湖区。加快推进江淮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高水平建设苏北区域的“生态大公园”,突出“碧水、田园、美食”的乡村特色主题,挖掘弘扬文化内涵,積极发展生态农业和全域旅游,充分展示江淮水乡风貌与生态品质,塑造“江淮绿心”旅游品牌,打造优质生态产品重要供给区、产业城镇特色发展区和休闲度假旅游集聚区。

(作者系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陈伟龄

猜你喜欢
大运河江苏美丽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江苏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放歌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