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思政”中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2021-12-12 10:07张小银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3期
关键词:职教思政课程思政

张小银

[摘           要]  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弥补了现有教学模式下开展课程思政的不足,既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又有海量线上教学资源供参考和借鉴。对职教英语课程思政和混合式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了职教英语“课程思政”中混合式教学的路径。

[关    键   词]  职教英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3-0020-02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同时提出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在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职教英语混合式教学,意味着要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打造混合式英语教学,让课程思政的理念渗透到职教英语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中,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也使课程思政理念得到落实,促进学生品德修养和思想水平的提升。

一、职教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

职教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而要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离不开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与个人品质,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职教英语课程思政中遇到的问题

(一)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够

“课程思政”早在2014年就已经提出,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落实课程思政这一理念。在部分教师的观念中,他们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而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没有投入过多的关注。换句话说,当前部分职教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够,只肩负起“教书”的职责,而没有承担“育人”的义务,导致学生在政治和德育方面教育缺失。

(二)课程内容无法满足“课程思政”要求

一方面课堂时间较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将课堂重点放在课本知识的讲解之上,而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而课后学生又要完成课后作业、复习等任务,也无法实现思政教育。

另一方面教材中涉及的知识面比较狭窄,教材内容有限,没有专门的思政方面的知识点,教师只能根据课本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

(三)教学方法陈旧

部分职教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没有及时更新,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在英语课堂中,英语教师主导过多,没有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趣味教学,导致课堂枯燥乏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的机会少,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

三、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混合式教学就是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实现了教师作为主导和学生作为主体的和谐统一,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突破时空限制,学习不再受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采取的多是面对面的传授方式,教师与学生是“一对多”。在此模式中,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位学生的感受,也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安排教学目标。学生对课堂知识有不理解时,不能得到教师的及时解答,长此以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和厌烦心理。但是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课堂上未得到解答的问题可以在课后自主查询,如通过反复观看网络课程、线上询问教师等途径让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可以说,混合式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习渗透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自己,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海量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以“学”为主,学与教兼顾,实现了书本知识与网络资源的相互配合和有机统一,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能够顺利地开展。

网络上包含着海量的信息与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一方面教师个人的经验是有限的,而网络有丰富的教学案例和素材,教师可以通过检索来获取这些信息,更有效、更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前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预习,收集课堂所需的信息,还可以在课后对课堂未消化的知识进行搜索,实现二次学习,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技术加持,教学效果翻倍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对课程资料的复用率低,课堂效果无法追踪,教学反馈不及时等问题。通过采用混合式教学,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良好的解决。

一方面多媒体网络技术组成的网络环境,既是教师的教学助手,更是学生的“第二老师”,是学生的认知工具、信息表达工具、协作交互工具,有助于学生進行沟通交流、表达自我,提高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混合式教学可以批量上传课程资料,帮助学生迅速获取课程有关的最新资料;通过对考试数据、学习数据、课程数据等的统计与分析,教师可以快速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接受情况。

四、职教英语“课程思政”中混合式教学的路径

在职教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职教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落实“课程思政”。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职教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更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文化,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职教英语教材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英语知识,其中还有很多涉及的思政元素,例如中外文化、全球意识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对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提炼,提升教育意义。

例如,在学习What do we eat today一课时,教师除了询问学生“What food would you like to eat?”还可以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饮食习惯与食物进行对比学习,并讲述缘由,让学生辩证地看待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与饮食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询问学生“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对话能力。

(二)在混合式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

对职教英语教师而言,需要注重新理念和新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融入。如今,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互联网在生活中的渗透已经是不可逆的大趋势。因此,教师要主动学习互联网技术,依托互联网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型,实现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还能使课程思政理念与资源得到优化与创新,使课程思政理念始终符合当下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发展需要相适应。

(三)开展英语实践活动,实现趣味“思政”

对职教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时期,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很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从而抗拒学习。因此,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英语主题的实践活动,丰富课堂活动,让课堂教学變得更加活泼有趣,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电影、动画、音频等,丰富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趣味游戏,如在学习I feel sick,安排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一些生病时的状况,请其他同学猜测这名同学现在模拟的是什么感觉,若是这名同学捂着肚子,那么就应当回答“have a stomachache”,若是捂着牙齿就应当回答“Toothache”,这样的情景模拟不仅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也增加了学生的专注程度,让学生学习更加高效。

(四)课后进行线上分享,巩固教学成果

课后,学生可以将课堂收获如英语知识点、思想收获等分享到学习平台,班级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点评,这样就能保证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进行思想碰撞,擦出新的思想火花。此外,教师应对学生分享的作业进行查阅和点评,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分享任务,促使他们在今后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

五、结语

总的来说,“课程思政”理念自提出至今,在职教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职教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能够灵活运用所掌握的英语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优秀的英语教学能力。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思政对于学生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开展混合式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常洁.基于微课的职教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模式探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2):12-14.

[2]黄秋雨.素质教育理念下职教英语教学模式创新路径[J].校园英语,2021(6):52-53.

[3]缪茜惠.职教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J].英语广场,2020(30):101-103.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职教思政课程思政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