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市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 创新服务机制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2021-12-12 18:07杨艳文吴柔婷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服务中心农业服务

文/杨艳文 吴柔婷

阳春市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成立于2020年。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6人,其中5人为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聘请法律顾问1人、财务顾问1人、高级农艺师2人,拥有各类中大型农机88台。自成立以来,服务中心以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建立了5个镇级服务分中心和10个村级服务站,组建培育了17人的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和20个托管员,按服务功能分片区开展服务,构建运营平台“生态圈”,并加强科技创新,着力打造智慧农业。截至2021年8月底,服务中心培育注册农民合作社170家,为50家合作社提供财务税务服务,为20家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

整合资源,健全机制,打造多样化服务

一是激活资源要素,形成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服务中心的承接主体智慧三农联合社,由阳春市8个乡镇(街道)的11家从事种植、养殖及服务业的专业合作社(其中2家省级示范社、6家市级示范社)联合组成。智慧三农联合社按照“专业化分工、精细化协作、紧密型联结、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模式搭建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各成员社的优势,有效地实现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和组织资源的“五个整合”。另一方面,服务中心牵头主导,村基层组织协调推动,整合区域资源,将区内具有一定实力的农机合作社、植保合作社、经销商、冷链物流企业、家庭农场、示范大户等经营主体联合起来,组建社会化服务联合体,构建县、乡、村三位一体社会化服务模式。

二是健全服务机制,着力提供全业态农业生产服务。一方面,发挥资源优势,提供基础服务。服务中心围绕全市合作社发展需求,丰富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重点为合作社提供制度建设服务、运营代办服务、市场拓展服务、农业生产服务、交流培训服务等,并制定了服务标准和档案管理制度,降低合作社办理和运营成本,提高合作社运营质量。另一方面,引进人才资源,发展托管服务。服务中心积极承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培育托管员,引导农机手、“土专家”、村干部、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等人才走职业化、专业化路线,通过系统化培训和规范化管理,树立团队作战意识,积极参与生产托管,引入无人机、技术服务队等专业服务,结合生产托管服务引入订单农业、品牌农业、金融保险等服务,形成全方位、全业态的农业生产服务。

三级建点,三业延伸,构建服务“生态圈”

(一)实施三级建点,不断完善组织体系

为让合作社“足不出村”就能享受综合服务,服务中心着力构建县、镇、村三级服务体系,打造“县级服务中心+镇级服务分中心+村级服务站”三位一体合作社服务模式。县级服务中心制计划、建标准、定流程、下任务、做辅导,做好顶层管理设计工作;镇级服务分中心分别做好水稻类、蔬菜类、水果类、畜牧养殖类、物流流通类等各类服务的产业定位,负责服务的执行与督导;村级服务站作为分布的“神经末梢”,直接与服务对象进行对接,负责服务落地。服务中心按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思想,实行统一LOGO标识,办公场所统一外观装饰,工作人员统一工作制服,服务统一标准、价格统一管理、业务统一流程、财务统一核算,完善服务机制,增强市场信任度。目前,已建成陂面镇水稻托管、春湾镇果蔬流通、岗美镇那漠阳春白鹅培育、三甲镇快递物流和河西街道崆峒村水产养殖镇级服务分中心5个,村级服务站10个,构建起三级运营平台“生态圈”。

(二)推动三业延伸,积极拓展服务领域

服务中心打通了合作社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三个业态全产业链服务,推动合作社良性发展。一是服务中心依托智慧三农联合社,在生产环节提供水稻托管全过程服务。智慧三农联合社生产服务设备齐全,现有各类农机 88 台(套),其中插秧机6台、直播机2台、拖拉机16台、收割机17台、植保无人机7台、测绘无人机1台、15吨谷物烘干机6台、各种农用运输车辆33台,组建农机、农技、植保等专业服务队,建立了种子、肥料、农药、机耕、机插、统防统治、机收、烘干等环节托管的标准化生产作业规程,为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年机械化作业面积3万亩,烘干谷物3000吨,机械服务辐射延伸周边多个乡镇的3000余户农户,推动农户年节约种植成本200元/亩。2021年,早造水稻全程托管2000亩,单环节托管合计1.3万亩。二是在加工环节提供农产品收储加工增值化服务。服务中心积极为农户搭建购销服务平台,联合相关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收购协议,以保底价收购农户的农产品,提供农产品原料收购检测、入库加工服务,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例如,服务中心引导南药广藿香的主产地阳春市马水镇马兰村辖下的15个村小组成立合作社,为合作社提供南药广藿香的收购加工服务,为村民们创收逾480万元。三是在销售环节提供订单销售个性定制服务。服务中心收集市场上的个性化需求,联合上下游产业合作单位,通过“生产托管+订单销售”为核心的服务模式,打造产销闭环。与大型农产品流通市场对接,为蔬菜、水果种植合作社提供销售渠道,果蔬流通分部每天统筹销售蔬菜2万公斤、应季水果2万公斤。除此之外,服务中心还引导合作社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更多的绿色有机品牌,协助10家农业企业注册商标,创建自有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协助15家农业企业66款产品成功进入广东省扶贫产品名录,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协助建立销售推广渠道。

(三)培育专职服务队伍,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一是开展内部培训。服务中心建有多功能培训室和农民田间培训室,引入高水平的科研院校专家或市场渠道人员,开展专业技能、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培训,培训人员包括植保无人机手、合作社辅导员、乡土专家等,搜集和研究农业产业政策,及时传达政策信息,有效地提升了服务中心团队的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是对接外部力量。服务中心通过智慧三农联合社聘请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建立专家指导组,制定生产规范,开展育秧、机耕、机插、机收、飞防等技术指导,并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技术保障。三是培育中坚力量。服务中心辅导员为167名阳春市新农人带班,鼓励他们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并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还为100名阳春市基层乡土农技人员提供服务,引导并协助他们申报“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努力打造阳春市农业技术推广新的中坚力量。

(四)开发智慧系统,升级农业服务模式

服务中心面对服务规模大、地域分布广、业务范围宽的挑战,依托市政府“智慧城市”项目搭建智慧农业数字化平台,将物联网应用于农业托管服务中,建立追溯机制,追溯全程生产数据,强化服务能力,推动服务体系、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升级,打造全产业链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满足合作社服务全方位的需要,引导农民合作社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更快更好地有机衔接。

服务成效显著,激活现代农业发展新动力

服务中心立足于为合作社和农户提供综合社会化服务,通过拓展服务内容、调整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模式,不仅按照政府购买服务或委托授权的要求,为当地农民合作社提供了专业化的运营指导服务,还发挥了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孵化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器、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新引擎的作用。

一是成为孵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力量。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对全市范围内所有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情况进行走访调研和摸底排查,积极培育发展有意愿组建合作社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新注册登记的合作社数量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8月底,共组织培育合作社172家。服务中心为农民合作社提供制度建设、运营指导、事务办理、交流培训、技术推广等服务,通过服务协助合作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降低农户抱团发展的成本,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探索建立农民合作社之间的有效联结模式。截至2021年8月底,服务中心共为50家合作社提供财税代理服务,为20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并与中行、农行、邮政储蓄银行签订框架协议,为合作社提供金融保险对接服务,协助经营主体完成“一村一品”“省级示范社”“农机补贴”“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绿色食品认证”“广东省食用农产品安全合格证”“有机认证”“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高质高效绿色示范基地创建”“2021涉农项目入库”“2022涉农项目入库”等项目申报和验收共28个。

二是成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中心抓住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高度重视的契机,代表合作社与政府部门沟通,反映农民合作社合理的意见和要求,取得政府部门支持,维护合作社的合法权益,扎实为合作社提供服务,成为地方农业农村部门专业、稳定的合作伙伴。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协助市农业农村局走访行政村300个,走访合作社、家庭农场120家。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成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三是成为组织盘活乡村资产资源的重要平台。服务中心成立后,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合作社培育工作,引导农户组建农机、劳务等合作社,整合农户生产需求、生产资源和服务资源,组织和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不同区域建立示范试验田,组织召开飞播、直播、插秧、植保飞防、测产等现场会活动,让农户亲眼见证托管地块的播种方式、出苗率、田间管理、产量指标等,用事实证明托管服务是实实在在的“省心高产”,引导合作社积极参与生产托管服务体系,引导服务组织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等先进要素导入传统农业。

猜你喜欢
服务中心农业服务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纠纷调解知多少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