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和作为

2021-12-12 22:28王玉斌姜昊辰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1年6期
关键词:农民生态农村

文/王玉斌 姜昊辰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国乡村建设的重点逐步由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扩展为“生活、生产、生态”三位一体的全面提升。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民群众的组织者、资源要素的激活者、乡村产业的引领者、农民权益的维护者,是切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组织载体,也是促进城乡融合、要素融通的有效平台。实践证明,农民合作社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消费投资内循环等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农民合作社是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投入需求,农民合作社往往显得个体微小、力量薄弱。但是,随着乡村建设行动的逐步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由侧重“生活”转向“三生”共建,农民合作社也逐渐由幕后走向台前,扮演起发起者、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角色。

在农民生活方面,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财政补助形成的集体资产允许转交合作社持有管护,合作社可以参与水、电、路、通信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特别是曾经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农民合作社,可以开展护路员、护河员、管水员、驻村电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楼栋长等基础设施运维人员培训,帮扶脱贫户扬长避短、凭技上岗、以技增收。贵州省从江县扶贫就业服务专业合作社总社,在省州县交通、人社、水务等部门支持下,开发“三大员”乡村公益性岗位,吸纳劳务合作社成员,带动脱贫户就业增收,配套实施养蜂项目公益性岗位,受益脱贫户406户;配套实施养鱼项目公益性岗位,受益脱贫人口5895人。

在农业生产方面,合作社参建的生产性建设项目为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方面,农民合作社具有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会自发性地集资筹建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村社联合、社社联合乃至县域合作等合作形式的出现和发展,克服了单个合作社实力薄弱、难以完成生产性基建的障碍。越来越多的合作社拓展了合作规模、经营模式和业务范围,建起了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并推进了配套设施的建设。贵州省岑巩县统一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种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全村群众共同参与,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能人)+基地+农户”的“1+4”发展模式,建有牧草繁育基地10亩、存栏300头肉牛的养殖场1座、牧草加工厂房1200平方米、冷库1座、联栋大棚5座,2018年利润达35万元。

在农村生态方面,农民合作社是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带头践行“绿水青山”高质量发展理念。一方面,农民合作社将绿色生产技术普及到广大成员及小农户,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另一方面,农民合作社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借土”推广金刺梨、脆红李、桑葚等经济作物,“借林”发展牧草种植、林下养鸡等产业,“借水”发展观赏荷花、食用莲藕等水面种植,同时围绕全区旅游规划布局,以山水游、民俗游、文化游、生态游为重点,依托“山水塘田屋,花草果林蔬”等生态资源,开创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在达成生态环境友好的同时实现村、民、社多重发展,成了生态宜居、远近闻名的“别墅村”。

农民合作社是农村公共服务极为重要的供给主体

对农村低保对象实现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是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建设的难点,老少边穷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乡村教育等问题广受关注,亟待解决。农民合作社发端于弱势群体的联合,最了解成员农户的处境和想法,最具有为民解忧的优势和情怀,不少合作社在实践中实现了帮扶困难农户、提升经济效益与促进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山东省蓬莱市古槐种植养殖合作社党支部带头创办了馒头厂,所在村集体先后投资入股合作社100多万元,开展主食制作和配送业务,吸纳低收入农户进厂务工;注册成立古槐旅游公司,挖掘休闲旅游文化内涵,盘活村中54栋闲置民居发展高端民宿,建设“人民公社”大食堂;建设3个立体采摘大棚,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合作社盈利后,资助村组硬化道路6000多米,统一全村污水管网建设,全村绿化率达80%以上;投资170万元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方便村民生活服务、业务办理;投资30万元建设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安身之所。

贵州省沿河县黄土乡农特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四川圣康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自发行动,切实帮助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学生上学难、缺劳力等困境。贵州省从江县扶贫就业服务专业合作社总社、凉山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素质,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资源、提供智力支持。

农民合作社是促进消费和拉动投资的关键组织载体

立足双循环、大循环时代背景,农民合作社是促进消费与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有生力量,是衔接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织载体。

一方面,广大合作社多方筹集和引进资金以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在立足双循环、促进消费和吸引扩大国内投资中取得显著成效。贵州省大方县凤山乡银川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由村集体领办,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组织形式,通过整合财政资金、扶贫资金以及引进外部投资等方式,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种植猕猴桃2200多亩、辣椒1500亩、冬荪10万平方米,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销售、餐饮民俗、休闲旅游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到一起,通过电商平台和“乌蒙山宝·毕节珍好”等线下实体店,实施“五营盘屯兵遗址”“银川新村”“银川温泉”等乡村旅游项目,实现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融合,达到集体经济增强和农民群众增收“双增”。

另一方面,农民合作社不断促进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推进电子商务下乡进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互动与产品消费有效对接。贵州省普安县细寨布依人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开展“物联网+大数据+农业”经营模式,引入农眼智能监测管理系统,推动茶叶种植精准化、生态化,建立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溯源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手段,在北京、南京等地开设“普安红”实体专卖店18家,与全国各地经销商开展合作委托代销,利用淘宝、贵州电商云、微信等开拓线上销售,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多万元,达到了既产得好也卖得好的效果。同时,便利的物流渠道也让村民尽享网上购物的便捷和快乐,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农村消费的桎梏,促进了城乡互融互通。

农民合作社将在乡村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农民合作社在乡村建设实践中的作用与担当以及国际合作经济发展的经验与趋势都充分表明,合作社不但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扩大消费与投资等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还在促进城乡资源融合、有效实现要素融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组织载体作用,成为汇聚培养各类“三农”人才的重要枢纽、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的“排头兵”和“领头雁”,有效促进了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齐头并进,助力全面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总体目标。

猜你喜欢
农民生态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耕牛和农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生态养生”娱晚年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农民
生态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