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021-12-11 11:06汤小刚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作文教学教育

汤小刚

摘要: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手段,又是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但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写作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品德教育的渗透。本文认真探讨如何将品德教育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渗透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作文教学;思想品德;教育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纲要指出:“小学作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手段,又是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渗透品德教育,这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我们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写作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品德教育的渗透。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倡写真述实,培养诚实的品质

诚实是一种美德,在小学生作文中的具体体现是写真人实事,抒发自己真情实感。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这是对小学生作文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基础。小学生的作文往往受一些范文模式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压力,很难写出反映现实生活,流露真情实感的文章。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写真实的良好文风呢?

㈠严格要求,使之养成诚实写真的习惯。如要求学生以《一件好事》为题写一篇文章。有一名学生写了这样一件事:他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了一位小孩哭,想去帮忙,但又想到现在的坏蛋经常利用小孩当做诱饵...我在批改时觉得很新颖,但又想到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把问题考虑得那么复杂,似乎不大可能。经过了解才知道他是抄袭一本刊物的一篇文章。像这样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所以我向学生说明抄袭和写假话的危害,让学生知道写假话就是说谎,是坏习惯。在我的严格要求下,使学生逐渐养成写真情实感的好习惯。

㈡拓宽领域,采取多种命题形式。作文训练要着重指导个性化,显现孩子的个性。让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物、事件和景物,先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熟悉的人物,如写同学、老师、家人,不断扩展,从学校、家庭向社会延伸。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无题材可写的问题,并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社会的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笔者曾布置学生写一篇题为《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的作文,习作之前笔者让学生回顾父母的生活情景,在生活中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学生踊跃发言,把最想对父母说的话表达出来,有些学生眼里含着泪花,自然而然流露了感情。文以情生,使作文获得真实的生命。

㈢开展活动,积累写作素材。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我们可以让学生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农田里的劳动,让学生们从劳动中吸取有趣的生活素材。这些自然资源,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把这些素材引入作文教学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㈣定向观察,深入分析。利用身边的事件,帮助学生寻找习作素材。作文离不开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思想情感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农村小学生感受到作文来源于生活,切身体会到作文就在自己的身边。笔者有一次给学生的命题作文是《给爸爸妈妈打分》,提出要求是把主人公的优缺点都要写出来,不能只一味写优点。并要求在一周完成,这样就迫使学生回家认真观察分析文章中的主人公。学生都能按时完成我布置的作业。评改后,我把作文发给学生带回家给家长签字核对,家长们个个都写感言,并认为叙述的情节完全属实。学生们不同程度的指出了爸爸妈妈的缺点,并且观点都很正确。

二、创设良好写作情景,陶冶道德情操

认识是社会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对一个事物的评价,人的主观能动性起主导作用。好人做好事感到光荣,坏人干坏事不觉得可耻。作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所以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的关键。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

㈠阅读好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阅读在孩子的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一生。可见,课外阅读在教学中的的重要地位。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多看、多听,写观后感,小评论,并组织学生讨论。切忌阅读和观看哪些凶杀、色情的书刊和电影、电视片。

㈡教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加强政治修养。记得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确实的,作为父母也好,教师也好,我们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着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学生,而对学生的教育,“言传”尚需“身教”,而“身教”更重于“言传”。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时时注重自己的言行,会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影响。想到他们年龄还小了点,很多事情需要手把手地教,于是我边做示范边教。每天不管是早上还是中午,我总是提前到教室,从不间断。看见地上脏了,拿扫帚扫一扫,有纸屑就随手捡起来丢进纸篓里,看到桌凳放不整齐,就亲自动手排排好;课时和课间,看见粉笔掉在地上弯下腰自己捡……同学们看在眼里,也模仿着,他们看到贴在黑板上的生字卡片掉下来就捡起来,看见粉笔掉在地上也弯下腰……现在,我们的教室基本能保持干净给任课老师创造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更给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三、在审题、立意上指导深化

在作文教学中抓住指导学生审题、立意的时机,恰当的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有些作文,内容比较明确地提出让学生明辨是非。如“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观察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分辨美丑善恶,在作文中用正确的观点去评价抨击丑恶的社会现象,赞扬文明进步的良好风尚,这样能起到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效果。

在学生作文前,启发学生谈谈或写出每次作文的主题,训练学生从众多复杂的现象中提炼正确的、鲜明的、集中的、深刻的主题,让学生的思想认识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如写作文《我爱我家》时,学生如果只停留在写自家这几年来盖了几间房子,添置了什么高档商品上,是远远不够的。要引导学生思考发生这些巨大变化的原因,学生一经老师点拨,思想认识就会提高,作文中不仅可以看到家里这几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还可以通过对心理活动和人物对试的描写,歌颂党的富民政策,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热爱,从写作中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黄桂坚.《小学教学参考》[J].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出版.2006年第2期

[2]文恒益.《小学教学研究》[J].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第6期

[3]崔峦.《小学语文教学》[J].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三西省教育报刊社出版.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作文教学教育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