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平
摘要:目前中学生由于父母亲的期望值太高,加上学生学生学习压力大,导致个别同学情绪焦虑、逆挫心理不强、离家出走、甚至个别同学出现轻生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学校展开了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家庭的溺爱;不参加家务劳动;喜欢玩手机上网,生活在网络虚拟世界。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为了让中学生能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教育工作者终身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策略;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向迫切心理超过任何一个时代。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不去教育他而是出现问题之后才会重视起来如果这整母早期了解一下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律及时弥社肯定不会出现这些问题。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热目的是培养积极向上的心和万确的人生观现价值观见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优秀教师能够潜校默地对中学生起到微育,感染和温暖学生的心是同时也影响向中学生心理健康发顺利开展。
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在和谐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都比较自信自强,活泼好动,单亲家庭和父母离异的家庭成长的孩子比较问题多,孩子的责任性不强,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爱,从而形成多疑、孤独、敏感的性格,孩子有暴力倾向。因此,父母要对孩子细心呵护,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放到出现问题之后再解决。尊敬、平等、信任、自信和阳光,这些都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充满正能量的家庭,那么家长就会经常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和他们经常沟通谈心,学生心理面是阳光的正直的。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一般都是用微笑面对一切困难,他们能够积极阳光地去解决问题。反之,如果家长一味地压制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逆反心理很强,他们的心理得不到沟通和安慰,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报复心理或轻生念头。从近年的青少年犯罪率的统计来看,大多数少年犯究其原因,主要是成长过程中,缺少父爱或母爱,心里面扭曲,继而产生报复的心理。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家长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尊重他们的隐私,要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孩子把想说的话真接表达出来,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好方式。留守儿童,单亲孩子的家长,尽量能够在本地打工,照顾自己的孩子,不能为了生活而对孩子的教育产生缺失,这样的遗憾是无法用金钱来弥补的。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在每周周一的班会课上,除了进行安全教育之外,还要开展心理健康课,在每节课开始之前,教师都要精心准备课件,对部分同学要进行面对面交流和谈心,根据学校制定的健康教育的计划和实施目标,中小学每周要开设一节心理课,主要针对学生岀现的心理焦虑、自控能力较差、甚至个别同学会出现自暴自弃的行为,根据这些情况,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班会课,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播放名人励志故事,让学生在励志中成长,增强学生在逆境中敢于拼博,永往直前的精神。在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来,各种各样的心理学教材应而生,许多教材取材恰当、重点突出,成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素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段,条理化地叙述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历程、青春期的烦恼、同学之间的交往、学业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学习生活的规划等问题。在中小学开展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两个好处:一是针对性强,中小学正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间,如果在此时恰到好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将来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可操作性强,每周学校专人专门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心理辅导,开展阳光杯体育篮球赛,感恩教育,励志大会等,这些活动地开展无形中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执行力度。
三、营造好周边的社会环境
加强学校与派出所和地方政府的联系,建立学生安全健康委员会,共同管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防止校园及校外欺凌事件的发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学生安生健康的最基本保证,各类社会事件的发生都对中学生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方有效的管理机制。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学校社会家庭的鼎力支持,其目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定健康的成长环境,建立家校合作机制,经常去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家里做家访,给他们在精神上和经济上予以支持,让这些儿童能够享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为学生打造一个长效、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本文系天水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成果之一,課题立项号:TS(2019)LX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