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冠南 徐柏琪 刘东烨 刘思奇
摘 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梳理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任务,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引导社会参与,加强监督管理、健全长效机制等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2-0028-02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重要环节之一。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的要求。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这是为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而制定的法规性文件。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5年行动。这些指导性文件和方案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了总体要求和顶层设计。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大力推进,以及农民主体、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极大地满足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任务
1.1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主要包括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等流程,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目标。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经济合理和便于运行的处理模式,鼓励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县域生活垃圾统一处理,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整治,解决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垃圾成山、垃圾围村等问题。
1.2 厕所改造和粪污治理 通过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推进厕所改造,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厕所改造模式应为群众所接受,使用及维护方便可行,对公共水体不造成污染,同时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开展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1.3 农村水环境治理 根据农村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从源头上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加强尾水的回收利用,推进农村水环境纳入河湖长制管理,重点实施农村河塘沟渠的清疏工作,消除黑臭水体。
1.4 村容村貌治理 深入开展农村卫生清洁行动,推进卫生创建工作,提升村屯绿化,建设生态绿色村庄,传承历史文化和保护传统村落,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整治私搭乱建,维护庭院和公共空间干净整洁,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加快道路设施建设,提高村屯通硬化路比率。
1.5 长效管护机制建立 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长效管护机制,做到建设管理有制度、整治实施有标准、日常运行有队伍、建设管护有经费、工作落实有督查,保证农村人居环境的稳步提升。推行和探索环境治理的依效付费制度、垃圾污水处理的农户付费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的考核机制,完善财政和农户间的合理分担机制。
2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农民既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受益者,也是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者,应充分发挥其主体责任意识。当前,农民保护和爱护公共环境的意识不强,法律意识薄弱,对人居环境整治的认识不清,参与度不高,受传统思维和陋习的影响,广泛存在随意丢弃垃圾、倾倒杂物、乱堆乱放等不良习惯。部分村民对政府的环境整治工作存在不支持、不配合等态度,严重影响了整体工作的进度和效果。
2.2 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及的问题复杂,污染源分布广,目前资金的来源主要靠政府和村集体投入,来源较为单一,资金缺口仍然严重,难以满足人居环境整治的要求。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很多基础条件好的村庄得到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工作开展顺利,而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村庄因财力匮乏,环境整治的成果难以维持,容易产生恶性循环。缺少社会力量支持,单靠政府主导和资金投入,财政压力大,缺少企业和各类民间组织的广泛参与。
2.3 管护制度不完善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大力推进和实施,在管理维护制度上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环境改善工作不仅重在治理,更重在维护,而当前的管理机制仍存在很多不足,监管方面存在漏洞和死角,很多地方的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和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有待于建立和进一步完善。
3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采用多种农民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宣传教育方式,如广播电视、宣传画册、环保课堂、入户交流等方式,培养农民自觉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积极性,改变固有的传统观念,摒弃破坏环境的种种陋习,提高广大农民的文明卫生意识,建立村规民约,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到环境整治的大潮中,形成干净、卫生、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3.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尤其是垃圾治理、污水和粪污处理等工程建设,应积极争取各项财政支持,统筹整合各类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和支持,确保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需求。
3.3 加强监督管理,健全长效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必须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不能仅注重建设而轻视管理,政府职能部门应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可行的长效管理机制,有效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正常运转,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形成专业化团队和制度化管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督导评估,实施追踪问责,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保证人居环境改善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柏琪,杨威,曹鸿鹏,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问题研究[J].江西农业,2019(18):71-72.
[2]赵霞.农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及对策——以京冀农村地区为例[J].河北學刊,2016,36(01):121-125.
[3]张晓丽,白煜,贾蕾,等.浅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1(04):60-62.
[4]李江南.我国开始整治农村人居环境[J].生态经济,2018,34(04):10-13.
[5]王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知识,2019(24):58-61.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