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发展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

2021-12-11 11:53孙亚峰
安防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新形势思考

孙亚峰

摘要  目前,我国气象局在认识气候变化和引领农业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未来,气象服务将向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发展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新形势;气象为农服务;思考

引言

我国是农业强国,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来源。但是,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因此每年的农业收入非常不稳定。由于气象局可以提前预测天气变化,农民可以及时应对灾害情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开展以来,我国农业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大大减少,气象服务逐渐成为人们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

一、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

传统气象服务的范围,包括粮食、油料、棉花等作物产量预测服务和农业气象情报分析,范围相对较窄。但是,气象为农服务的工作范围很广,不仅包括农业气象服务的全部内容,还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诸多方面。

(1)气象用于农业预报

本内容是农业气象服务的重点。主要包括农业天气预报服务、气象灾害预报服务和农业生产天气预报服务。以上对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利、避险、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也可为国家制定农业宏观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2)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服务

要包括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以作物适应性、新作物合理布局为原则,提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若干建议。简单地说,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就是分析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农业结构重组提出建议。

二、气象为农服务存在的不足

(1)气象服务理念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目前,气象为农服务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气象服务知识不足,这与我国气象事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和气象服务体系改革的要求严重不符,不能有效提升气象服务的水平和功能,没有意识到气象服务的重要性。气象服务产品过于独特,缺乏相关性和完整性。气象灾害预报准确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气象业务的发展。

(2)农业服务信息定位不当

农业气象服务不丰富,主要是缺乏定性、定量和客观分析。由于观测、交流和传统观念的限制,我国气象局的时效往往滞后于实际情况,没有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实时连续监测服务。同时,为农气象服务内容粗糙,服务产品多年未变,可用性不强。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直接限制了天气服务的效益。

(3)气象服务及时性不足

气象信息服务的准时性要求较高。即使天气信息准确,如果没有在短时间内将天气信息传达给农民,也无济于事。在遇到强对流天气(如雷暴、强风、冰雹等)下,很难进行提前预警。这对于及时提供这些天气灾害的警报信息尤为重要。在这个阶段,大多数气象站只发布每日天气预报。天气雷达等气象设备在观测到大风、冰雹、雷暴等天气情况时,由于缺乏载体和相关机制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通常会第一时间向政府领导报告。广播、电视台等主要农村媒体无法在限定时间内播放天气信息。如果农民错过天气信息的传递时间,将无法及时掌握天气,农业生产活动将无法进行。

三、新形势下发展气象为农服务的措施

(1)提升天气信息准确度,促进无盲区预警传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在气象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提高气象服务信息的准确性方面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气象局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加大对地方农业产区的财政支持,加强现代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气象信息服务质量。预测模型和加速大气模拟和分析更科学。此外,要以天气观测数据为基础,编制精细的农村天气防灾减灾救灾风险图,力争全面落实农村天气防灾减灾救灾组织责任制。扩大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范围,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报信息准确率,认识到农村气象预警信息人人皆知,努力推動警报传播无盲点、无死角。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服务。

(2)积极构建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地方气象局要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根据当地农业气象服务发展需要,构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以智能化为目标,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树立气象一体化发展思路,推动气象服务加速融入“三农”各领域,推动气象数据和技术与农业农村数据、“互联网+”、新技术加速融合——最大化重叠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减少气象服务和提高效率。结合本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实际,打造点对点智能农业气象服务手机APP,以创新理念为农民提供优质可靠的全方位信息服务体验。农业服务智能气象服务手机APP可配置农业天气预报、土壤水分、农业气象服务、惠农政策、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双向通讯等多种功能。气象服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服务平台,全面发布和反馈各类农业信息,为当地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目标信息,更好地适应当地农业的各种发展要求。

(3)农业气象局加强人才培养

地方气象局要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人才培养,不断优化人才管理环境,积极面向高校和社会招收专业气象服务人才,培养气象、计算机、农业、营销相结合的高素质气象服务人才。此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等相关学习交流平台,培养现有气象科技人员和区域气象信息人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进一步探索发展气象服务人员创新升级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新举措、新方法,最大限度发挥气象部门技术人员优势,积极开发、引进和推广气象技术。为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气象服务人员支持。

结语

气象为农服务直接关系到人民经济和民生,是新时期各级气象部门要高度重视的工作之一。要着手改进气象信息传播手段、气象为农服务产品和气象服务人员,大幅度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和能力。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确保当地农村经济健康稳定。

参考文献

[1]杨海洋,程若晨.新形势下气象为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科技旬刊,2017,000(005):247.

[2]陈勋.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000(008):137.

[3]杨树财.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18,035(008):163-164.

[4]高鹤鸣,刘双,张新龙,等.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家科技旬刊,2018,000(007):158.

猜你喜欢
新形势思考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