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和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与关键问题

2021-12-11 22:29李思思
天府新论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质量经济发展

周 文 李思思

一、导 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诸如经济社会结构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传统要素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可以说,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在4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突破结构性矛盾和资源环境瓶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跨越关口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描述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即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由于现代主流经济学缺乏研究质量因素和质量现象的学理基础(1)金碚: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4期。,国内学者大都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阐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问题。例如,有学者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角度出发,将高质量发展视作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2)任保平、李禹墨: 《改革开放 40 年: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黑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盛朝迅:《理解高质量发展的五个维度》,《领导科学》2018年第15期。张涛: 《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及测度方法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年第5期。;或从市场经济的商品二重性角度来看,认为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注重商品和经济活动的交换价值向更注重使用价值阶段的发展(3)金碚: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4期。。也有学者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从其他角度解读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例如,有学者从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视角出发,针对新常态时期的问题,将高质量发展解读为更绿色更和谐的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可以概括为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4)林兆木: 《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人民日报》2018年1月17日;魏杰、汪浩: 《高质量发展的六大特质》,《北京日报》2018年7月23日。李伟: 《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经济导刊》2018年第6期。。也有学者从供求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将高质量发展理解为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的发展(5)林兆木: 《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人民日报》2018年1月17日;李伟:《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经济导刊》2018年第6期。;或从经济结构的中微观角度理解,即高质量发展是微观产品和服务质量更高端,中观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更高端,宏观经济有效循环的发展(6)黄群慧:《从三个层面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第3期;李伟:《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经济导刊》2018年第6期。;或以比较政治经济学和福利国家理论为基础,将高质量发展理解为一类与报酬递增相联系的总括性制度与机制,并随着特定历史条件变化不断更新和完善,主张构建高质量发展路径要从经济、社会和治理等三个层面着手(7)高培勇、袁富华、胡怀国等: 《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治理》, 《经济研究》2020年第4期。。

在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问题上,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在具体实现道路和测度指标构建中,依然存在因指导理论差异导致的标准不一、指标各异的问题。(8)徐莹:《加快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经济日报》2018年3月20日。例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丰富,但在测度高质量发展水平时,依然存在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经济增长数量或经济增长质量理论的倾向。西方主流经济学核算经济增长数量时,为了统计的方便,通常假定产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具有量的正相关性,然后以货币为单位核算使用价值量及其增长,这就忽视了质量的相关因素。并且,经济增长质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刻画经济增长的品质,但其理论外延远窄于高质量发展。(9)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年第6期。在测度指标上不能再“唯GDP论”,但是否就意味着经济数量的增长就不重要了呢?另外,在经济结构协调问题上,学界有根据经典产业结构理论的三次产业占比变化判定经济结构高级化的倾向;也有学者根据演化发展经济学的思路以高质量制造业的发展作为经济结构高级化的标志。在开放道路抉择上,有学者根据成功实现经济腾飞国家的经验,大力倡导贸易保护主义,主张走新李斯特主义发展道路;也有学者继续推崇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贸易理论。在制度改革设计上,有学者仰赖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推动制度改革,也有学者继续坚定主张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来指导生产关系的变革,等等。

我们认为,当前迫切需要在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关键方向和衡量标准等问题上达成共识。尽管高质量发展所注重的使用价值存在衡量标准涉及过多主观因素难以量化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完全无法认定和比较的。鉴于此,我们认为,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有必要厘清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以防高质量发展道路出现偏差:第一,高质量发展还要不要注重增长速度?第二,高质量发展是结构优化合理的发展,能否将经济服务化的趋势视作结构高级化的发展方向?第三,高质量发展是注重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发展,理论和现实依据是什么?第四,当前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国内市场的保护吗?第五,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保障是什么?

二、高质量发展是速度与效率并重的发展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指出:“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换言之,高质量发展就是把握好经济总量的度,并进一步寻求经济新的增长点,做到奋发有为,以期实现新常态时期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也有学者认为,高质量发展应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增长过程,必须保持一定速度增长,没有速度就很难有高质量。钞小静和惠康将一个完整经济增长定义为外在表现为总数量的扩张,而内在表现为质量的提高。(10)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年第6期。师博和张冰瑶在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高质量测度的研究中发现,经济增长仍是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11)师博、张冰瑶:《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与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第3期。我们认为,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和数量统一的发展,高质量发展应在稳定增量的基础上实现经济质的飞跃。

从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国家的经验来看,高质量发展首先是要有一定的发展速度作为基础,发展停滞就谈不上发展,更不可能有高质量发展。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央提出的“六稳”“六保”任务不仅是应对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需要,还是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需要。因此,高质量发展要以“六稳”“六保”为目标稳定经济发展存量,还要利用中国在新技术浪潮中对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5G基建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的规划布局,以及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和重视国内市场需求扩大的建设,来实现增量的突破,在稳中求进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

(一)高质量发展要抓住新的技术革命窗口创造经济新的增长点

高质量发展要实现速度与效率并重的发展目标,首先要牢牢抓住信息和通信技术革命拓展期的机遇,依靠科技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这是保证发展速度、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从世界经济史看,近代以来,但凡大国崛起,都必定深度参与甚至引领过一次技术革命。例如,18世纪的英国在完成第一次技术革命后进入日不落帝国时代;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美、德抓住机遇,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崛起。二战后,不少国家或地区开始追赶两次技术革命,在一定时期内出现过经济高速增长,但最后只有少量后发国家或地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实现了经济质的飞跃,跻身经济强国或地区行列。

成功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是紧紧抓住新的技术革命机遇,最终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而拉美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则因为在转型时期没有抓住新的经济增长点,盲目调整经济结构,最后陷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所以,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若不寻找经济增长新的着力点,仅仅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可能难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更不可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步兴起以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相结合为特征的新产业革命,中国要抓住这次新技术革命带来的赶超契机,深度参与甚至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前瞻性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在新的技术革命中获得优势,以实现经济质量的转变。

(二)乡村振兴将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长,但农村人口总量依旧很大。截至2020年,我国还有5.5亿农民,“三农”事业还大有可为。例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因地制宜的乡村资源和产业的发展,以及乡村生态环境的建设,都需要长期大量的投资,这类投资能让农业成为有大作为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乡村资源货币化来吸纳现在过量增发的货币,扩大乡村资源和物业价值化的空间,这也就是通过“生态资本深化”的体制改革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2)董筱丹、温铁军:《去依附:中国化解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1949—1952》,东方出版社,2019年,第21页。

(三)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3)《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日报》2020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不是简单的针对当前产业链、供应链因疫情而中断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的强国方略。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需和投资拉动,然而,后危机时代全球保守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风起云涌,面对恶劣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新时期要将扩大内需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战略,(14)裴长洪: 《“六稳”“六保”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启示》,《财经问题研究》2020年第6期。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做大经济规模,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5)何立峰:《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19年第2期。中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内需潜力大,为增强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可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补齐民生领域公共服务的短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例如,可以增加托幼、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以更好满足人民的迫切需求;也可以通过减轻居民负担来释放消费潜力;还可以加大对交通、水利、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补齐民生短板这类措施来有效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稳定经济增长预期,为建立国内经济大循环奠定基础。

三、高质量发展是结构优化和合理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要化解结构失衡的问题,而结构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和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高质量发展要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主要是要解决工业与服务业、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结构问题。在解决现有产业不平衡问题时,要防止经济走向结构失衡,因而,构建合理产业结构的评判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质量发展不能将服务业发展作为结构优化的标志

关于工业与服务业的结构优化问题,一些学者倾向于用三次产业占比的变化来反映产业结构发展的质量。例如,冯俏彬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形态上呈现出从低级向中级、高级不断攀升的特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加,所以大力发展服务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主要着力点。(16)冯俏彬:《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特征与五大途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年第1期。江静也以经济产业结构理论为基础,认为当前中国已步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起主导性作用,但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而主张大力发展服务业。(17)江静:《中国服务业具有独立发展的路径依赖吗?》,《南京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这类主张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学者大多受西方主流发展理论的影响。西方主流学者认为,在后工业化社会中,产业服务化趋势就是经济结构不断走向高级化的过程。然而,现实世界中一些后发国家或地区为追求经济质的发展,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调整产业结构,开启了主动去工业化并发展服务业的发展道路,但最终只有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突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洲的马来西亚、菲律宾,南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在经历了长达50年的发展后依旧处于中等收入阶段,陷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拉丁美洲和亚洲诸国发展失败的事实可以证实,用三次产业占比变化来反映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的“质”是不科学的。(18)周文、李思思:《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阐释》,《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年第4期。实际上,少数成功实现了经济腾飞的国家,在历史上,其产业结构往往是随着技术革命不断优化和升级,而不是主动去工业化实现经济质的升级。更准确地说,第三次产业的增长是老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因此,不能将服务业占比的增长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标志。

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复杂性已经无法通过三次产业划分来进行描述和解决。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转型与调整所面临的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已经无法应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占比结构变化来进行解释。盲目按照西方发展经济学从发达国家经济统计数据中简单归纳出来的经验法则,以政策手段强行提高服务业占比的做法,并不能解决长期粗放发展带来的增长乏力、生态环境恶化、金融泡沫化等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国内经济各产业内普遍存在的供给与消费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换言之,供给端未能跟上需求端升级的步伐,导致市场上产品和服务出现了高端不足而低端过剩的问题。因此,只能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整个市场上的供给质量,达到与不断提高的需求水平相匹配的程度。

(二)高质量发展要化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问题

高质量发展除了要注意工业结构高级化标准问题外,还要面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一些学者因混淆概念而不承认中国经济存在脱实向虚的趋势。过去,我们习惯把工业向服务业转移的过程称为“脱实向虚”的过程。工业和实体经济的共同点是都包含制造业。由于住宿、餐饮、运输类服务业也算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服务业的发展不是‘脱实向虚’的发展”,更有甚者,一些学者认为“金融业属于服务业,而服务业又归为实体经济,所以金融业也归为实体经济,然后得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及中国存在‘脱实向虚’问题都是伪命题”(19)黄群慧:《论新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9期。的结论。然而,事实上,我国的确存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十多年来,我国实体经济规模占GDP的比例不断下降,从2001年的71.5%下降到2019年的62.1%;虚拟经济占比则一直在上升,M2倍数已经从1.74同比上升到2.03。

为避免因概念模糊而混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有必要厘清实体经济的范畴。黄群慧为凸显产业结构失衡的层次,将实体经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实体经济是制造业(R0);第二层次的实体经济包括制造业(R0)、农业、建筑业和除制造业以外的其他工业(R1);第三层次的实体经济包括R1,还有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除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外的其他所有服务业(R2),R2和金融业、房地产业就构成了国民经济整体。(20)黄群慧:《论新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9期。“脱实向虚”问题主要是指第三层次的实体经济和金融业发展失衡的问题。为防止经济过度的“脱实向虚”,要鼓励、引导实体经济合理运用金融资本,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重大的金融风险底线,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断增强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本良性互动,推进建立实体经济与现代金融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三)高质量发展要协调区域、城乡发展结构

从区域结构上看,我国区域经济结构总体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升北降”的特点,生产要素配置没有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区域分工合作不紧密。因此,高质量发展还需要通过区域结构调整,实施区域发展再平衡战略,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在实现路径上,可通过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优化发展这几方面的努力,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还要加大支持老少边贫地区发展力度,积极推进全国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以实现经济平衡发展目标。

同时,要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自中国走上工业化道路后,就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大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依靠科技引领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推动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要打好脱贫攻坚战,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最薄弱的短板。

四、高质量发展是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推进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发展。西方主流经济学片面强调以资本为中心,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导致资本流向日益趋向选择利润率更高的金融业或只保留高端制造业,而将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出现去工业化现象。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走上去工业化道路后更加频繁爆发的周期性金融危机足以表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选择仅凭利润量的比较是不够的,即使保留了高端产业,但没有中、低端完整产业链做支撑,将会出现实体经济内部的结构断层,最终失去产业协同发展的契机。实际上,长期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只注重研究经济活动的“量”,而忽视“质”的研究。比如,比较不同产业利润量的前提假设是这些产业都是同质的。正是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在“质”上研究的不足,迫切要求我们探寻高质量发展“质”的着力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一论断坚持了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显然,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就是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而不是利润率更高的金融业。

(一)注重实体经济发展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制造业,制造业可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第Ⅱ部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了物质生产部门即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第Ⅱ部类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卡尔多的研究发现,制造业是经济增长和拉动整个经济结构变化的引擎。按照演化经济学思路,国富和国穷的关键在于高质量经济活动的培育和发展,高质量经济活动就是具有更高的生产率、更强的产业带动效应、更高的分工水平以及更快的技术创新速度的活动,制造业作为现代科技创新的核心产业载体,就具有高质量经济活动的性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2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

从西方国家发展教训的典型事实可以看到,若不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就会像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在黄金三十年后陷入长期萧条之中。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在产业资本国际化的同时也在金融化,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转移,使资本和生产的分离达到最大程度,实体资本越来越从属于金融资本,导致实体产业发展进一步恶化,加剧了经济泡沫和风险。这是西方国家不断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而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减少与收入不均现象加剧的并存,最终造成中产阶级空洞化。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外移是造成后危机时代西方各国经济一蹶不振的主要原因,尽管西方国家多次重启“再工业”战略,但收效甚微。

目前,中国拥有全世界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但近年来由于人力成本和社会成本快速攀升,导致素以低成本竞争优势赢得全球认可的中国制造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腾笼换鸟”。从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危机后一蹶不振的教训中,我们也可以得出中国未来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发展的结论。在未来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必须注重制造业发展,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

(二)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为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第一,要破除无效供给,清除“僵尸企业”,化解煤炭、钢铁生产等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第二,要增加有效供给。从产业层面来看,要积极激发传统产业的活力,即在破除无效供给时,不能放弃传统产业,简单地一关了之,(22)杨伟民:《反对一些地方盲目关闭传统产业》,《经济日报》2020年5月23日。而是要通过数字化提升传统产业,即积极引导传统产业采用现代最新的技术,以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作为抓手,推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实现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从产品层面来看,要激发企业家精神与培育现代工匠精神相结合,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增加高品质、个性化、高复杂性、高附加值的产品供给,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第三,要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核心技术,突破“卡脖子技术”难点,增加制造业产品附加值,推动中国企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建立世界级先进制造业。第四,要注重实体经济内部的产业协同效应。高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固然重要,但不能只要高端不要低端。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高、大、上的产业,也需要草根经济广泛融入。(23)裴长洪:《“六稳”“六保”与高质量发展内在联系探讨》,《财经问题研究》2020年第10期。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复工复产有序进行,一些城市悄然兴起的地摊经济给很多城市重新注入了生命活力。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高质量发展也要食“人间烟火”。因此,高质量发展要建立包含高中低端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实体经济。这样,一方面,能在保证高端产业自身生产率提升的同时,形成范围更大的生产率外溢效应和更强的产业协同效应,助力整体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不论是传统产业的升级,还是草根经济的融入,都有利于就业岗位的稳定和增加,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选择,让高质量发展充满新的生机。

五、高质量发展是高水平开放型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应是高水平开放型的发展。目前,国内外仍有一批学者强调国内市场的保护。例如,近年来,鉴于后发国家在新自由主义政策指导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境,在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过程中,国内兴起的新李斯特经济学观点就认为,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因而强调国内市场的保护,推崇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企图在保护国内市场的条件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争夺制高点。事实上,即使当前强调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性,也不能仅仅就内需谈内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需的形成和有效供给也依赖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和协同,即使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也不能主张贸易保护主义,应该做到内需、外需兼容互补,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高质量发展是高水平开放型发展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发展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经验之一。历史已经证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全球化进一步加深的当下,经济发展早已形成高效的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生态,尽管这种全球分工由发达国家主导,发达国家一般处于价值链的中高端,后发国家一般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但所有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国家和企业都得到了利益、实现了共赢,前者获得利润和增长,后者获得就业和发展。近年来,美国针对华为公司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发起的制裁及一系列技术保护主义措施,严重扰乱全球经济秩序,破坏市场竞争体系,扭曲全球资源配置,最终造成全球经济效率的巨大损失。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应是更高水平开放的发展,国内市场的产业保护不是简单的限制贸易就能实现的,关起门来是建设不好经济的,更不能为一国利益而阻碍世界经济发展,以邻为壑最终损害的是自己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1年加入WTO,中国一直不断融入世界分工与贸易网络。中国传统的出口导向和引进外资的开放模式实现了经济短期内迅速崛起的发展。但随着国内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上升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部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传统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据统计,2014年中国货物出口额达到2.34万亿美元之后,受限于外部市场需求的减少,中国出口企业一直面临较大出口增长压力。而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经过2001—2011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自2012年开始已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24)郭周明、张晓磊:《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涵与关键任务》,《改革》2019年第1期。以上数据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发展阶段。开放战略也要依据新发展阶段做出调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适应新阶段高质量发展需要。

(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策略调整

第一,高水平开放是主动的开放。近年来,美国为转嫁危机,不断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风浪,不断破坏全球自由贸易秩序,严重破坏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形成的高效的全球供应链生态环境,扭曲了全球资源配置效率,对各国经济都造成了不良后果。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的发展应以美国为戒。在开放决策上,中国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主动开放参与全球竞争,促进国内企业优化升级;在开放空间上,中国要主动建设更多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将西部地区打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以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并进一步扩大中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对外开放,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在开放战略上,要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在重塑经贸规则等重大议题上,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第二,高水平开放是双向的开放。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应该是出口与进口相结合、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相结合的双向平衡的开放。具体来说,首先,要在稳定出口量的基础上,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改变过去以加工组装业这类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贸易结构,要补技术短板,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降低关键技术、材料和设备的进口依赖度,出口更多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高端产品。其次,要积极扩大消费品的进口规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进口贸易方面,自2018年11月1日起,中国已主动降低药品、汽车、日用消费品和部分工业品等1585个税目的进口关税。中国还成功举办了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世界各国企业向中国出口自身的优势产品提供了展示平台。最后,在引进外资的同时还要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利用全球资源建立起由中国企业主导布局的产业价值链,使中国早日实现由全球价值链“参与者”向“构建者”角色的转变,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层次。并且,为保证国内产业价值链的长度和完整度,还要防止低端产业链和产业链低端工序过快外流。为此,中国可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在带动东道国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利用东道国的人口红利和自然资源,延长中国企业在中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上的生命周期,并逐步构建起由中国企业主导的“区域价值链”,提升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层级。(25)郭周明、张晓磊:《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涵与关键任务》,《改革》2019年第1期。

第三,高水平开放是互利共赢的开放。在国际经济秩序的构建方面,中国要坚决反对“美国优先”的贸易霸权主义和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倡导多边主义,加强各国的沟通协调,妥善处理经贸摩擦,共商经贸规则,共建发展机制,明确以共享为开放发展目标,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开放中实现互利共赢。在全球治理体制方面,中国要担当起大国责任,以自身增长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要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在与世界各国的开放合作中,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

六、高质量发展是以制度优势保障新发展理念落实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不对,发展实践必然走向歧途。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众多后发国家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总量突破,落入“发展陷阱”,其教训就是发展理念没有伴随发展阶段及时做出适应性调整。

(一)以制度优势保障新发展理念的落实

中国经济发展的公有制度优势可以更好地保障新发展理念落实。第一,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释放了经济发展新活力,提高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创新动能的培育。第二,在公有制基础上形成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对缩小收入差距、避免两极分化、提高劳动者收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制度可以较好地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利于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能保证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还能实现宏观调控有度。市场机制的作用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将始终坚持走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开放型道路,而中国有力有度的宏观调控有利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以实现协调、绿色的发展目标。

(二)推动新发展理念落实要避免西方主流经济学误导

受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影响,有学者认为,在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要素行政化配置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而高质量发展的体制基础在于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因而主张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我们认为,高质量发展固然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事实上,在市场化改革中,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在理论上是误导,在实践上是误区。高质量发展既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与政府有机结合,而不是放任市场自由发展。蔡昉(26)蔡昉:《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保持充分的社会性流动》,《经济纵横》2020年第1期。也提出,很多国家在过去几十年受到新自由主义“涓流经济学”的影响,坚信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因而忽视了对普通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和对低收入家庭的社会保障,最终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和中产阶级萎缩。而中国的制度优势能够在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的基础上,加大再分配力度和社会保障投入,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总而言之,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等制度为新发展理论的落实提供保障。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是体制改革与创新不能在西方新自由主义或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市场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创新应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猜你喜欢
高质量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