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卫视扶贫助农新闻报道创新策略
——以《湖南新闻联播》为例

2021-12-11 02:34黄锡顺
声屏世界 2021年17期
关键词:新闻联播新闻报道贫困地区

□ 黄锡顺

新闻媒体在助农扶贫工作宣传报道中通过媒体的力量集中更多的注意力参与助农扶贫,这是媒体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响应,也是媒体的责任与担当。湖南卫视作为省级主流媒体,发挥平台优势,创新媒体参与助农扶贫报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中,笔者把在新闻扶贫工作中所产生的与扶贫工作相关的,为贫困地区农户助产助销、提高其生活收入的报道统称为“扶贫助农新闻报道”。

《湖南新闻联播》扶贫助农新闻报道分析

新闻报道理念创新。创新理念是新闻报道创新的前提,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型观念,以新的思维开启新的工作方式,不管是以“新闻大片”的形式,还是推出“新闻系列”,都体现了扶贫新闻的创新。

新闻报道延伸至直播带货,提升受众参与性。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叙事结构都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新闻报道外,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报道形式如交互式报道。受疫情影响,农产品的销售路径受阻,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的收入来源急剧减少,助农扶贫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逐渐兴起的直播助农成为新的零售方式,为农产品销售和扶贫助农工作打开了新天地。

湖南卫视推出《农家有好货》系列报道,与直播助农栏目“芒果扶贫云超市”相结合,一方面,详细介绍扶贫产品的背景特色,把果园变成直播间,同时报道中将品牌认知与直播带货、助农扶贫结合,通过融媒体的力量解决疫情期间农产品销路堵塞的问题;另一方面,受众可以在观看新闻报道的同时,通过指尖链接帮扶对象。新闻扶贫助农与电商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形式相融合,在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的同时,也提升了新闻报道中线上线下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讲好“帮扶纪实”脱贫故事,专题报道接地气。扶贫助农新闻报道既能够帮助受众去发现和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同时还可以通过延伸阅读立体完整向观众呈现新闻事件。如《档案见证脱贫路》主题报道有两篇,包括《十八洞村施老记的脱贫密码》《江华县“拐杖队长”的驻村日记》,记录了贫困地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情况。这些档案聚在一起就是湖南脱贫故事的缩影。“驻村工作队的扶贫日记”是总结脱贫经验的第一手资料,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的脱贫过程都浓缩在一篇篇用汗水写就的日记里。另外,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村干部来自于最基层,他们对脱贫攻坚工作有切身体会,有第一手的影像资料,而且他们本身就是扶贫故事的主角。扶贫村村干部的脱贫攻坚档案,以扶贫干部的视角讲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故事,让扶贫报道更接地气。

紧贴实际情况,跟紧扶贫助农工作步伐。《湖南新闻联播》在脱贫攻坚报道中加强宣传,做好党和政府的“扩音器”,让群众更加了解党和政府在脱贫攻坚工作方面的进度,而且把扶贫的真正精神内涵层层传递到市、县以及村镇,形成了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助力脱贫攻坚的良好宣传氛围。

由表1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湖南新闻联播》推出的主题报道跟紧时代步伐,从1月到7月,每个月都有一定数量的策划报道,尤其是3月,推出《农家有好货》系列主题报道多达47条,在疫情期间有力地助推了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系列新闻策划,从扶贫地区的现状、活动、成果以及政策等进行全面的报道,立体报道湖南省扶贫工作,大大改善了脱贫攻坚的舆论氛围。通过对典型人物的报道,把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扶贫故事讲好,在接地气、聚人气方面上使脱贫攻坚的新闻报道更有感染力。

表1 相关主题报道数量统计

利用多种技术手段,丰富报道形式。在新闻实践中,新闻形式的创新体现在很多方面,如报道手段、报道形式、报道角度等。在报道手段上,如《农家有好货》系列主题报道运用大型直播和多媒体平台来助力扶贫助农。借助大型直播可以融合电视的所有元素,并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的独特优势,达到拉近受众与贫困地区农产品距离的效果。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的系列报道中,运用了无人机拍摄等现代技术,充分展现新时代湖南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取得的成果。当地百姓积极参与,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表达自己的愿望,体现了浓厚的质朴乡村特色,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新风貌以及农特产品背后的品牌故事通过影像呈现给更多的人,为湖南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宣传支持。

报道特点分析

报道角度多元化。由表2可以看出,湖南卫视的扶贫助农主题报道既关注农户、农产品,也涉及扶贫干部、扶贫政策。报道中,新闻工作者走进扶贫对象家中,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心声,体验贫困地区百姓的生活状态,近距离、多角度报道农产品种植、培养等过程,推销特色农产品,贫困农户的农特产品品质更加真实可信。在《农家有好货》系列报道中,扶贫干部化身为“主播”进行直播卖货,拉进了扶贫干部与农户、网民之间的距离。同时,以扶贫干部的视角讲述脱贫故事,报道更接地气,受众对农产品更加信任,有利于动员社会各界扩大对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

表2 主题报道涉及内容数量统计

湖南卫视对扶贫干部、扶贫对象、扶贫优惠政策等进行的细致报道,打破了观众对政府干部的刻板印象,在提升新闻报道真实性与公信力的同时,传递了贫困地区的本土风情和浓郁的乡土情感,突出了精准扶贫宣传特色。

内容丰富有深度。表3中,统计了《湖南新闻联播》的扶贫助农类主题报道所涉及方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教育,涉及主体包含了农户、农产品以及扶贫干部等,内容丰富。新媒体时代,由于传播主体具有多元结构的特点,在传播内容方面也相应出现多样化趋势。在扶贫助农类新闻报道中,内容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是否有深度则会影响受众的兴趣性以及报道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表3 主题报道涉及领域数量统计

在《农家有好货》一系列的主题报道中,新闻工作者进入贫困地区深入挖掘,具体讲述了一系列扶贫故事,还报道了贫困县农产品的具体种植过程,给原本枯燥的新闻报道增添了温暖,让受众了解了酱干背后的故事,对农产品建立共鸣,产生情感认同,进而产生购买行为,推动农特产品销售。

报道范围广泛性。湖南的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等偏远地区。表4中显示,湖南卫视的扶贫报道遍布湘东、湘西、湘南等山区,其中湘东南、湘南和湘北三个地区的报道数量占比超过20%。《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系列主题报道中,《湖南新闻联播》鲜活地报道了湘西、湘南、湘中等地的帮扶过程及帮扶后的成果,将新时代湖南的乡村特色和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新风貌通过影像呈现给更多的人,为湖南各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贡献了新闻力量,突出了精准扶贫宣传特色。在《农家有好货》系列报道中,湖南卫视联合各县市的融媒体中心,对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背后的品牌故事和扶贫故事进行了特定报道,涉及到各偏远山村,报道范围广泛。湖南卫视充分利用了自身平台优势,助力全省各地区消费扶贫,为贫困地区的特色优质产品打响了知名度,在助农扶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表4 主题报道地区统计

《湖南新闻联播》创新扶贫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带动全社会参与扶贫工作。《湖南新闻联播》积极落实中央“精准扶贫”部署,加强了新闻策划和精品意识,面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农产品滞销的情况,推出了《农家有好货》等一系列主题报道。对贫困地区相应的扶贫报道提升了贫困地区农产品的信誉度、公信力和传播范围,缩短了贫困地区农产品与城市消费者的距离,切实帮助了贫困地区农民脱贫增收。

随着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湖南新闻联播》推出的主题报道都是特定的。随着当下的政策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新年伊始的《新春走基层》,疫情当下推出的《农家有好货——“芒果扶贫云超市”》,到后来响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不仅表现出《湖南新闻联播》主题内容的丰富,也体现了其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把握扶贫工作重点,助推农产品销售。在一系列扶贫类主题新闻报道中,湖南卫视立足当地的实际,结合对自身主流媒体的定位,采用多种现代技术,创新报道形式,凸显了受众参与互动的特点。为宣传贫困县农产品,改善当下受疫情影响而产生的农产品滞销问题,推出包含“芒果扶贫云超市”,带动贫困地区经济消费的“农家有好货”系列报道,助推农产品销售。扶贫助农新闻报道让更多的人认识湖南的特色农产品,解决了部分地区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农户的农产品库存减少,按照计划原本应卖大半年甚至更久的农产品三个月就销售一空,推动了农户的增收致富。《湖南新闻联播》为精准扶贫开辟了行之有效的路径,在助推农产品销售方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多角度报道,立体化传播,给当地带来双重效益。《湖南新闻联播》在脱贫攻坚报道中,以全方位、多角度的主题报道,全面立体地呈现脱贫攻坚方方面面的成果。《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系列新闻策划中,展现了湖南新农村的风土人情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俗,为贫困地区甚至是湖南省打造了一张张文化名片,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多维度传播,提升了帮扶效率,这切实解决了农产品滞销的困境,也调动百姓的积极性。通过相关报道,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影响力逐渐提高,融入全国大市场,知名度提高。农户们既可以通过线上售卖农产品稳定脱贫,也可以通过手工业、旅游业等其他产业增加收入,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对《湖南新闻联播》扶贫助农的创新新闻报道的思考

紧跟媒体融合趋势,进行全平台报道。《湖南新闻联播》紧跟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包括芒果TV、官方公众号等平台在内,逐渐形成了“网、报、端、微、视”全媒体平台同步宣传的传播策略。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各媒体平台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全媒体整合融合的传播战略,取得了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提高了扶贫报道的宣传力及影响力。

创新表现形式,契合大众新闻消费需求。系列报道多元素融合,多平台合作联动,使新闻报道更具有互动性、参与性和趣味性。主流新闻媒体要尝试新思路,充分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不同渠道,多方位、多角度丰富宣传报道内容、形式,提升各报道的差异化,寻求创新新途径,提高报道的宣传力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

抓住典型事例,彰显示范作用。在媒介融合传播的背景下,上接主流下接地气是做好脱贫攻坚相关的新闻报道的要求之一。疫情期间推出的《农家有好货》系列报道中,结合“芒果扶贫云超市”以及“湘农荟”,电视媒体的平台优势和直播电子商务的销售便捷度结合在一起,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湖南新闻联播》对“郴州安仁30万斤湘鲁脐橙滞销”“江华沃柑大丰收遇销售大难题”等重难点问题进行相应的报道,为农民搭建农产品销售空中桥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解决农产品滞销、贫困农户收入不佳等问题,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合理调配传播平台结构,扎实有效地做宣传报道。在新媒体平台多元化的趋势下,新闻工作者要根据媒体、平台的特点以及传播内容、受众偏好,合理设置和使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传播交流平台,提升受众体验,适应新媒体时代下传播条件的变化,改善新闻宣传话语话术,避免“宣传味”过浓,突出趣味性和人情味,扎实有效地做宣传报道。与移动社交媒体等联合构建全媒体式融合报道,进而建立一个既符合传播目标又能够紧跟时代发展进步的传播平台架构,从而有效地提升扶贫助农类新闻报道的宣传和传播效能。

猜你喜欢
新闻联播新闻报道贫困地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抖”起来了!央视《新闻联播》入驻短视频平台的分析与思考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浙江新闻联播》 一路坚守 一路蜕变
热血奔跑的十年 浙江新闻联播团队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