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丽
【摘 要】《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反思能力是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生命要素,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整理反思能力展开探索,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整理反思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3-0068-02
An Effective Path to Improve the Introspection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Mathematics
(The Ninth Primary School of Yant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China)YANG Yongli
【Abstract】The 2011 edi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early points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initial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The ability of reflec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life factor in people's life, work and stud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sort out the mag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s;Ability of mathematical reflection
一、“循序渐进式”课堂整理反思策略
课堂是培养学生整理反思能力的主要阵地,课时知识的整理反思是基础,只有把每一节课的知识点梳理掌握透彻了,才能在此基础上梳理一个单元乃至全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因此,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我们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坚持“小步子”“递进性”的原则,分别采用了“引导式”“合作式”和“自主探究式”三种策略,由“引”到“扶”再到“放”,形成了各学段培养学生整理反思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低年级:“看、画、理、说” 教师引导式回顾整理策略
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各方面能力还比较低,我们重点采用“看、画、理、说” 教师引导式回顾整理策略,旨在在教师的帮扶引导下,让学生初步感知回顾整理的过程,体会回顾整理的过程和方法。 “看”是指课尾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头至尾完整地看书; “画”是指在看的过程中在书上勾画、记录知识点及重难点; “理”是指教师在黑板上形成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图,并引导学生一起梳理; “说”是指学生结合教师板书,尝试说本节课知识框架和学习方法。 通过 “看、画、理、说”四个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逐步梳理知识点,关注重难点问题,理顺并完善头脑中的零散知识,为后续独自整理反思打好基础。
(二)中年级:“自理、合作、展示”小组合作式回顾整理策略
在低年级初步感悟体会的基础上,中年级则采用“自理、合作、展示”小组合作式回顾整理策略,旨在让学生独立经历回顾、整理和反思的过程,掌握回顾、整理和反思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自理”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先要边学、边听、边记录本节课的知识点,之后再看书补充,最后自主梳理形成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体系。“合作”是指个人整理完毕后,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补充完善,形成小组意见。 “展示”是指选取有代表性的小组,在全班展示交流,然后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梳理完善。通过“自理、合作、展示”三个环节,学生亲自经历回顾、整理和反思的过程,在一次次亲自梳理中习得方法,在一次次合作交流中完善提高。
(三)高年级:“自理、展示”自主探究式回顾整理策略
在中年级合作整理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整理,高年级则采用“自理、展示”自主探究式回顾整理策略,旨在让学生独立进行回顾、整理和反思,形成整理反思的习惯,掌握整理反思的方法,提高整理反思的能力。“自理”是指在课堂回顾环节,由学生自主梳理形成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展示”是指选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在全班展示交流,师生共同梳理完善。因為有了中年级的大量练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回顾整理和反思的具体方法,因此高年级就去掉“合作”环节,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培养了学生整理反思的能力。
二、“问题引领式”反思方法
(一)质疑反思
质疑是人的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我们设计以下问题引领学生质疑反思,以达到真正地理解知识:“这样做对吗?有什么道理?”“我不理解你的做法,你为什么这样做?”“这是最佳的方法吗?有没有更简捷有效的方法?”……
(二)对比反思
面对易混淆的数学知识点,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反思来加深理解。“它们有什么异同点?”“用哪一种方法更好,更简便?”“假如用另一种方法思考会怎样?”……
(三)归纳反思
在学完新知识之后,我们会借助归纳反思,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自我整理和内化,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我学到了那些数学思想、方法?”“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对哪些地方还存在疑问?”……
(四)因果反思
我们经常指引学生针对学习态度进行自我反思,“这道题我为什么没做对?”“在学习当中我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为什么学得这么好,怎样能保持下去呢?”……
三、“四步纠错式”反思方法
第一步:错误归因。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多种原因,我们大体把错因划分为三类,引导学生对号入座,找到病因。如马虎之错,似非之错,无为之错等。第二步:多元纠错。找到错误原因之后,关键是要给学生创设反思纠错的机会,引导他们在纠错的过程中提升反思能力。我们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有效方法:设置“反思专栏”和建立“纠错本”。第三步:双向巩固。当学生归错、纠错之后还要加以巩固练习。我们针对错题设置专项练习和变式练习两种巩固知识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再反思,深入理解此类题目。专项练习:针对错题设置同类型题目进行专项练习,旨在巩固理解知识。变式练习:针对错题设置变式练习题目进行练习,旨在灵活运用知识。
第四步:评价引领。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纠错习惯,形成整理反思能力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因此我们在学生纠错中形成多种评价策略,激励学生。如清0纠错表格,即每天作业纠错反思之后,教师就在相应表里打√或者划掉,做到当天错误当天清,督促学生养成改错习惯,唤醒反思意识。
四、“合作互助式”反思方法
同伴互助: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并且检测完毕后,我们都要利用班会时间进行组内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从上课听讲、回答问题、完成作业、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互评。师生互助:每学期教师结合期中阶段性检测和期末阶段性检测,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四方面进行评价,指出缺点、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学生结合教师的评语进行反思,加以改进。家庭互助: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亲近、最了解孩子的老师。因此,学校设置了“孩子,我想对你说”“妈妈,我想对您说”温馨提示卡,每月完成一次,帮助学生反思优点与不足,并努力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五、“单元整理式”反思方法
每个单元结束后,中、高年级学生都要完成本单元的整理反思作业。此反思作业以单元为模块,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整理,围绕“得”和“失”两方面进行反思,并且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整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及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重点引导学生利用“表格法”“树形图”“大括号”三种思维导图和撰写数学日记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反思。
總之,通过几年的实践研究,学生的反思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明显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明显提升,“提高小学生数学整理反思能力”的经验做法在全区范围内交流展示,引领了区域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提高小学生数学整理反思能力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目标和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王会.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38).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