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优化手法复位结合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研究

2021-12-10 08:46钟志敏广东省湛江南油医院广东湛江524057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3期
关键词:成形术经皮椎体

钟志敏(广东省湛江南油医院,广东 湛江 524057)

骨质疏松多在老年人群中常见,因此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也属于此类人群的常见疾病,加之近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影响,发病率更高[1]。现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则为常用方式,术中将骨水泥注入到骨折椎体部位,快速改善症状。但此手术存在骨水泥渗漏等症状,不少学者认为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可改善此点,安全性更高。但在椎体高度恢复上并无明显改善,为解决此点问题,医学界逐步将手法复位应用到此疾病中,模拟仿真技术则为手法复位方式之一[2],此方式可模拟病椎复位的最佳受力方向和位置。已有报告证实仿真优化手法复位与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的优势[2]。但此方面报告非常少,暂欠缺说服力。现本研究共讨论5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以论述此观点。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治疗方式分组5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入选标准:①各患者均接受MRI、X线片检查得到确诊;②均满足手术指征;③签字同意治疗方式。排除标准:①无法耐受手术或麻醉者;②术前接受骨扫描检查者;③椎管中占位性病变者;④神经损伤者;⑤中途脱离研究者。对照组:骨折位置:12例腰椎骨折,13例胸椎骨折;病程时间6-18d,平均(10.32±0.36)d,年龄40-82岁,平均为(61.35±0.25)岁,女性11例,男性14例;观察组:骨折位置:10例腰椎骨折,15例胸椎骨折,病程时间7-18d,平均(10.38±0.32)d,年龄40-81岁,平均为(61.38±0.24)岁,女性11例,男性14例。基本资料差异小(P>0.05)。

1.2 方法 观察组为仿真优化复位结合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仿真优化复位方式:CT检查病椎和上下椎体,用Minmics软件分析扫描结果,建立3D模型,网格文件处理建立模型,再依据弹性模量、皮质骨与松质骨的泊松比等对各椎体赋值。添加韧带、椎间盘等结构做网格处理,再用以上方式进行赋值。确定过伸复位支点为病椎棘突,纵向牵引模型上端和下端,支点部位实施模拟过伸复位载荷。记录骨折椎体前最大位移时纵牵引力、过伸角度、支点力度,此为复位条件。把数据输入到自动机械牵引装置内,患者俯卧在可调式脊柱手术架上,悬空腹部,调整骨折、四肢受力,确保牵引角度最优,逐步加大牵引力量,患者耐受则可,牵引力量、牵引角度达仿真最优值时,持续2-3min。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仰卧,局麻,悬空腹部,网格透视定位伤椎,X线机协助下,确保最佳穿刺位置,进针后,导入导管针,达到中线位置后,在接近椎体前1/3部位,把针芯拔出后,注入高黏度骨水泥。确保水泥弥散良好后,胸椎注入3-5ml,腰椎注入4-6ml。

对照组仅接受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1.3 指标判定 术后用影像学方式检查其骨折椎体后凸Cobb角。用VAS评分[3]判定疼痛症状,0-10分(无痛-剧烈疼痛),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4]判定其脊柱功能评分,0-50分,分值越低越理想。用骨密度仪测量其骨密度。记录骨水泥渗漏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本)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康复指标 比较康复指标,术前差异小(P>0.05),术后,观察组BMD、椎体后凸Cobb角、ODI分、VAS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康复指标比较(±s)

角(°)ODI(分)VAS(分)BMD(g/m2)椎体后凸Cobb角(°)ODI(分)VAS(分)观察组 25 -3.06±0.54 21.65±5.21 39.35±10.21 8.02±1.21 -1.21±0.21 9.35±0.25 11.21±1.21 1.21±0.32对照组 25 -3.05±0.55 21.66±5.23 39.36±10.22 8.03±1.22 -1.69±0.22 12.32±0.35 14.69±1.22 1.79±0.31 t - 0.0648 0.0067 0.0035 0.0291 7.8912 34.5255 01.5445 6.4988 P - 0.9485 0.9946 0.9973 0.9769 0.0001 0.0001 0.0001 0.0001术后6个月BMD(g/m2) 椎体后凸Cobb术前组别 例数

2.2 骨水泥渗漏 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4%低于对照组的36%(P<0.05),见表2。

表2 两组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n(%)]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往往会合并退行性脊柱侧弯畸形[5-6],因椎体受力不稳定,易发生椎体骨退变、骨质疏松,轻微外伤则会出现骨折。临床治疗多采用手术,手术过程中易发现椎弓根体表定位、穿刺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发生血管受损、穿刺失败、神经根受损等症状的几率较大。经皮椎体成形术属于常用手术方式,在微创技术的支持下,将骨水泥注入到骨折椎体中[7-8],待其硬化后固定,有止痛、固定的效果。但近年发现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效果理想,可降低并发症。高黏度骨水泥无液态期,可快速转变为牙膏状,进而降低渗漏率。同时,术中操作更为顺利,在使用和混合骨水泥阶段,其黏度均较低,确保了使用便利性[9]。此外,高黏度骨水泥的生物活性和骨传导性较高,与骨组织有融合效果,加大椎体强度。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手术基础上,还接受了仿真复位法,结果显示,观察组BMD、椎体后凸Cobb角、ODI分、VAS分均低于对照组,骨水泥渗漏率4%低于对照组的36%(P<0.05),表明仿真优化手法复位联合手术治疗,效果理想。随着医学技术改进,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对力学复位原理提供了参考和依据[10]。仿生技术可准确反馈手法复位过程中所需方向和力度。本次采用有限元分析,计算各患者椎体复位最佳数值,调节牵引数值和角度,观察其耐受性,并模拟手法复位,尽量确保椎体高度恢复理想[11-14]。

综上所述,进一步提升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疾病疗效的有效方式之一则为仿真优化手法复位与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联用,其脊柱功能、疼痛、骨水泥渗漏等指标改善更理想。

猜你喜欢
成形术经皮椎体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