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模式在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10 00:43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艾滋病医学生态度

孙 颖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 130021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引起,能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丧失,继而遭受其他致病菌感染,而危及生命,该病具有较高病死率[1-2],并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艾滋病感染人数年均增长35%[3],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由于青年学生处于性成熟阶段,同时对性传播疾病认识不足,自我防范意识不强,容易成为艾滋病的高发人群,而医学生是一类特殊群体,既是正在接受医学教育的学生,同时也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未来医务工作的主体,因而,应该将医学生列为重点防护人群[4]。但选用何种模式,尚无统一标准,因而开展本研究,以探讨知信行模式(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KABP)在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级本科生322名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9~22岁,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此次调研,无精神性疾病。排除标准:患有器质性疾病、精神性疾病者,休学或请假的学生,调查表填写有误或不全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61名,男56名,女105名,年龄19~22岁,平均(20.51±1.29)岁。观察组161名,男58名,女103名,年龄19~22岁,平均(20.47±1.3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宣教,主要为责任管理制,由班级辅导员通过班级开会,对学生开展宣教,主要知识来源于网络与图书。观察组实施知信行模式干预,内容如下:(1)问题分析与文献检索。以“艾滋病”“知信行”等作为检索词,在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查找相关文献和指南,针对具体问题,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2)健康教育。通过评估医学生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制订个性化教育方案,可通过口头宣教、发放健康手册、播放视频与影音等多种方式开展,让医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健康教育的意义。鼓励其说出自己的困惑,由专业人士对其进行耐心解读,以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同时,详细介绍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告知其如何开展自防,尽量避免密切接触者,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要重视艾滋病的预防。(3)心理干预。针对医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其有效的心理疏导,可利用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告知其如何处理社会关系,缓解心理压力,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要过分依赖别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注意满足自我需求,加强与老师、同学、家属的沟通,以便能及早发现问题,并处理。(4)用药指导。一旦发现艾滋病患者,要密切留意病情变化,叮嘱其有效用药,避免错服、漏服,如果发现不良反应,要及时汇报给上级医生,及时调整和处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于干预前后行学生艾滋病知识量表、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量表、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量表调查。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学生艾滋病知识量表评分标准:参考黄静[5]、Diclemente RJ等[6]编译,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传播方式、感染艾滋病高危行为,共计3个维度,各有10个条目,错误为0分,正确为1分,总分30分。信度系数(Cronbach's α)为0.876,问卷回收率为100%。

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量表评分标准:参考黄静[5]、Diclemente RJ等[6]编译,包括对艾滋病态度、对艾滋病患者态度、对艾滋病高危行为态度,共计3个维度,分别为6条目、14条目、4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120分。信度系数(Cronbach's α)为0.882,问卷回收率为100%。

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量表评分标准[7]:包含8个条目,错误为0分,正确为1分,总分8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学生艾滋病知识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学生干预后的学生艾滋病知识量表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干预后的学生艾滋病知识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学生艾滋病知识量表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学生艾滋病知识量表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n 时间 艾滋病基本知识 艾滋病传播方式 感染艾滋病高危行为 总分对照组 161 干预前 6.02±1.08 5.79±0.84 5.46±0.77 17.27±2.18干预后 7.31±1.24 7.65±1.17 7.29±1.03 22.25±2.76 t值 9.954 16.386 18.056 17.966 P值 <0.05 <0.05 <0.05 <0.05观察组 161 干预前 5.98±1.15 5.72±0.91 5.38±0.64 17.08±3.04干预后 8.76±1.02 9.01±0.54 8.32±1.16 26.09±2.23 t值 22.948 39.451 28.158 30.323 P值 <0.05 <0.05 <0.05 <0.05 t两组干预前比较值 0.322 0.717 1.014 0.645 P两组干预前比较值 0.748 0.473 0.311 0.520 t两组干预后比较值 11.459 13.392 8.425 13.732 P两组干预后比较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学生干预后的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量表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干预后的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量表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量表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n 时间 对艾滋病态度 对艾滋病患者态度 对艾滋病高危行为态度 总分对照组 161 干预前 17.36±2.14 50.64±5.92 12.17±1.38 80.17±5.42干预后 24.38±4.01 57.13±6.07 15.02±1.74 96.53±7.01 t值 19.597 9.712 16.283 23.427 P值 <0.05 <0.05 <0.05 <0.05观察组 161 干预前 17.28±1.96 50.57±4.68 12.09±1.14 79.94±5.68干预后 25.26±1.73 67.25±1.46 17.85±1.02 110.36±7.29 t值 38.731 43.171 47.778 41.766 P值 <0.05 <0.05 <0.05 <0.05 t两组干预前比较值 0.350 0.118 0.567 0.372 P两组干预前比较值 0.727 0.906 0.571 0.710 t两组干预后比较值 2.557 20.568 17.804 17.351 P两组干预后比较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干预前后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学生干预后的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干预后的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量表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量表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对照组 161 5.12±0.93 6.73±0.45 19.773 <0.05观察组 161 5.06±0.78 7.67±0.24 40.580 <0.05 t值 0.627 23.387 P值 0.531 <0.05

3 讨论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至今尚无统一疗效,也无法有效治愈[8-9]。诸多学者提出,艾滋病的高危感染人群是青少年,高发于15~24岁[10-1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2]。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了解匮乏,处于性成熟阶段,对异性交往也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易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而医学生与其他群体不同,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实习医师,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不仅面临着艾滋病的感染风险[13],还要自己提高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并普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全民防范意识。杨作凯等[14]认为,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艾滋病高危行为越少,二者存在密切联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学生艾滋病知识量表评分、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量表评分、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量表评分较本组干预前增加;观察组干预后学生艾滋病知识量表评分、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量表评分、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KABP在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医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

KABP是一种新型的理念模式,不同于传统宣教,可有效改变人类的相关行为,可通过给予患者相关的知识宣教,让患者产生强烈的信念,促使其产生有效行为,继而发挥作用,实现运行模式,三者密不可分,又存在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知”是患者所接受的知识和学习内容,是知信行模式的前提和基础,“信”是患者所产生的信念和态度,是知信行模式的践行动力,“行”是患者最终所采取的健康行为,是知信行模式的终点,即目标。在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医学生,要让医学生提高接受知识的积极性,努力开展自我思考,使其明白,不仅要保护自己,还要保护他人,并使其产生强大信念,继而逐步建立起预防艾滋病的健康行为,再通过心理学干预,充分让医学生意识到他们目前行为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医学生只有坚定信念,才能改变不良行为,才会产生感知效益,只有这样,才能让医学生摆脱艾滋病的感染风险,从而达到预防艾滋病的目的。赵心童等[15]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知信行水平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宣教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

KABP在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有助于降低医学生中艾滋病的发生风险,值得广泛推广。但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量有限,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提高研究价值。在后期展望中,将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性观念,正确的道德观、家庭观、爱情观,促进学生行为上的改变,有健康、正确的生活方式,并能向周边人正确宣传。

猜你喜欢
艾滋病医学生态度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 世界艾滋病日》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