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伟,李爱华,孟宪举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神经内科 (天津 301500)
目前,临床辅助检查PSE 的方法较多,较为常用的有脑电图、MRI 和脑磁图,其中脑电图主要通过扫描大脑皮层的电生理活性状况,判断是否出现性放电等[7-9]。但常规脑电图存在一定局限性,扫描以大脑皮层为主,难以捕捉皮层下的性放电,尤其对于颞叶和额叶等部分性癫患者而言,该类患者放电部位多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距大脑皮层较远,使得常规脑电图难以抵达,故存在较高漏诊率。MRI 的临床应用广泛,对于颞叶癫的检出率较高,可准确反映颞叶萎缩、海马异常信号等,并可显示神经元损伤、神经功能障碍,但该方法在颞叶外癫诊断中的效果欠佳,易出现MRI 阴性癫,引起漏诊。脑磁图属于新型检查手段,通过超导量子干涉仪记录和测定脑电活动时电磁场信号,分析脑组织电流情况,并对病理电流和正常电流进行区分,且可检测到大脑皮质下电流活动,从而更深入了解癫电流,精准定位癫灶,还可区分卒中后癫病灶和原发性癫病灶。
巴比妥类药物包括苯巴比妥、甲基巴比妥、去氧巴比妥等,该类药物主要通过作用于中枢性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受体,增加抑制性氯离子内流而发挥作用,亦具有钠通道阻滞剂作用,适用于部分性发作、癫持续状态、新生儿癫等多种癫类型。曾唐怡[10]采用卡马西平联合苯巴比妥治疗癫患者的研究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联用苯巴比妥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癫发作次数更少,癫积分更低,提示苯巴比妥可增强癫治疗效果,减少癫发作次数。吕渊等[11]的研究显示,予以广西全州县农村惊厥型癫患者苯巴比妥规范治疗的效果确切,可稳定控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孟现林等[12]的研究显示,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可解除成人癫持续作用,且安全性高。
亚氨基苷类包括卡马西平、奥卡西平,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钙离子通道,阻断神经元放电,提高细胞膜稳定性,以发挥抗癫作用,适用于部分性发作,且不良反应较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经典型抗癫药物少。卡马西平应用广泛,属于抗癫一线药物,可有效控制癫发作。袁婕等[16]采用托吡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患者的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的效果相当,可抑制癫发作。奥卡西平属于新一代亚氨基苷类药物,相较于卡马西平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顾翠等[17]的研究显示,采用奥卡西平治疗的观察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采用卡马西平的对照组,简易精神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奥卡西平可减少样放电发生,减轻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袁婕等[18]的研究显示,奥卡西平在取得良好抗癫效果的同时,可减轻癫体内炎性状态,纠正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PSE 作为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及早明确诊断并予以规范化治疗,可有效抑制癫发作,减轻脑神经功能损害,改善生命质量。目前,临床治疗PSE 患者的药物较多,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钠、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为经典型抗癫药物,临床亦出现托吡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多种新型抗癫药物,均可控制癫发作,缩短癫持续时间。但药效因人而异,临床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予以适宜药物治疗,早期遵循单药治疗原则,若未取得理想效果可更换药物治疗,或联合应用以稳定病情。PSE 患者多为老年群体,药物和剂量的选取均需考虑基础疾病和机体耐受性,避免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此外,PSE 分为ES 和LS,药物疗程应根据疾病类型选择,对于ES 患者而言,持续3~6个月治疗即可,而LS 则需长期口服抗癫药物以避免癫再次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