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军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教育局,甘肃 定西 730500)
中国作为四大古国之一,拥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这文化洪流中产生了不少极富特色的文化:纸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火药文化,丝绸文化等等。而在这众多的特色文化中,茶文化又是最为清新脱俗的存在,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更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的有机统一,其中茶道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更是在历代文人中起着深远的影响。新时代的发展也为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让茶文化历久弥新。
语文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承担着“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的伟大使命,怎样才能更好的完成这一使命,是每位语文人需共同努力的方向。本文将从茶文化的内涵与发展入手,结合现阶段高中语文人文素养的核心和教学现状,来探讨茶文化融入高中语文人文素养的策略和意义。
茶文化是指人们在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形式,其主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学、茶艺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茶文化原本是饮茶时形成的一种形式,而现阶段我们所提到的茶文化的内在核心更多的是指向精神层面,即这种文化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
茶的故乡是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栽培茶树以及使用茶叶的国家。茶一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由于它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中有提到:“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及“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出现了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此时的茶已不单单是用来解渴解乏的物品,它开始具备社会性的功能,人们用其来招待客人、表明自身品行,饮茶已然开始具备社会性和文化性,茶文化在此开始初露端倪;到了繁盛的唐朝之后,茶圣陆羽及其同时代的一些文人,都非常重视饮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而且非常讲究饮茶用具和煮茶的艺术,中国的茶艺由此产生,茶文化形成与发展有了集中表现。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中,儒、道、佛三种思想占领着至高之地,而茶文化与这三者之间的关联也是密不可分的: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茶文化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茶道能磨炼一个人的心性,和儒家的“修身”高度吻合;道家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这种物我交融与饮茶时的清静、和谐高度匹配;佛教的清心寡欲、宁静致远则为茶文化提供了“梵我一如”的思想。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在高中语文的教材中无一不体现着这一原则,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无一不贯彻着这一原则。人文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所培养、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义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优良的品德并形成良好的风气。
2.2.1 教学观念较陈旧,学习目标较单一,时间分布不均衡是高中语文人文素养的教学现状。语文课改之后,对高中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教师的教学观念仍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思想观念更新的速度不能跟上语文课改的速度,导致教学过程中缺乏吸引学生的关注点。学生家长和学生的关注点也都落在高考考试上,为了得高分,学生将更多的学习重心放在了理科的学习上,而忽略了需要更多平时知识和人文素养积累的语文学习;学生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分配给了数理化,导致学科时间分布不均衡。总体说来,高中语文的学习现状是在夹缝中求生存,那么人文素养的培养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2.2 教学模式较死板,知识目标较单一,学生发展不全面是教学现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贯彻“以学生为主”的原则,老师一味地填鸭式的灌输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的教学理念,也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有些教师能注重教学模式的改变,却忘了“教师在课堂上起着引导者的作用”,将课堂学习的时间全盘交予学生,导致“放养式”情况的发生……这些教学现状也导致教师在设置知识目标时会将目标单一化,而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是得不到全面的发展的,或许得到了课文知识却缺少了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或许培养了协作能力却缺少了对知识体系的深入把握。
正如前面所述,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高中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则是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核心。现如今大语文背景下的教学更是要求我们将语文回归到生活,学生活中的语文,而茶又是我国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资,正所谓“琴棋书画诗酒花,油盐酱醋柴米茶”,它也代表着茶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接触过茶文化,有些已然受到茶文化的影响。同时鉴于上述所提到的教学现状,这不禁让我想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茶文化融入人文素养的培养,会对高中生语文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切实可行的效果。下面我将对茶文化融入高中语文人文素养的策略进行论述。
统编教材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打破了各单元各自为政的局面,将每一课每一单元形成了一个系列,意在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鉴于此,茶文化的融入也需有一套较为详尽的系列课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带领学生进行学习。而语文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则为我们的茶文化融入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场所。
茶文化系列课程初步可分为五个课程:课程一,研学活动之采茶制茶;课程二,讲座活动之了解茶文化;课程三,茶艺活动之泡茶品茶;课程四,主题班会之说茶;课程五,写作教学之茶文化。其目标在于把茶文化带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通过做、听、看、读、写五个过程来全面地了解茶以及茶文化的内涵,从而能更好地学习茶文化的精神并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身的修养提升中。
课程一:研学活动之采茶制茶——中国的茶种类丰富,可分为六大品种: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黑茶。这六大品种的茶遍布全国各地,这为我们的研学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场所,受地域的局限性较小。可让学生在采茶的过程中观察、体验,从而来培养他们细心、勤劳的品性。观摩制茶的过程更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看着原本入口清香的茶叶是如何翻炒、制作出来的,让学生对茶的整个制作过程有一定的认识,更能从制茶的过程中明白,想要有所成果势必需要经历千锤百炼。
课程二:讲座活动之了解茶文化——讲座的规模可分为两种,较为正式的讲座可请专业的教授讲解,较为生活化的讲座可请当地的茶农或者对茶有研究的老师来为学生进行讲解。两种模式各有千秋,教授能带来更为专业性的知识点,而茶农或老师能让这次的讲解更接地气,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其目的都是同一个,即让学生对茶尤其是当地茶有一定的了解,在理论知识上奠定好基础。
课程三:茶艺活动之泡茶品茶——可邀请茶艺师或者茶道社中的成员为学生演示茶艺,让学生明白泡茶时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品一品经过多道工序之后的茶味,悟一悟此中蕴含的道理,此课程的持续时间可拉长,让学生学习泡茶,并在泡茶的过程中修身养性,体会物我合一的心境。
课程四:主题班会之说茶——前三个课程中,学生从自己动手到知识层面再到一品一悟,对茶文化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老师可借助班会的形式让学生来谈谈在之前课程中的体会。随后老师可将准备好的名人与茶的事例或者名人写茶的诗词、文章,例如林语堂先生的《茶和交友》下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品析,将茶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在做人、交友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引导。
课程五:写作教学之茶文化——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写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写作是学生精神层面的展现,也是老师对前几个课程效果验收的一个途径。茶文化课程的安排,茶文化的学习,茶文化内涵的影响给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写作素材。
茶文化的历史悠久,因此其所包含的哲学、美学、文学等理论学科可以充分应用到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茶文化之后,不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在审美情趣和个人修养上也得到了提升。比如课程三中,学生能通过茶艺活动来修养身心,体会物我合一的心境。
学生通过对茶文化的学习,了解了茶文化中所蕴藏的精神观和道德观,以此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课程一中,采茶过程中的细心、勤劳品质的培养,制茶过程中的千锤百炼;又如课程三中,学生通过品茶时感受到的苦涩甘甜从而联想到生活中的苦与乐。
高中语文承担着培养高中生人文素养的责任,高中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利于他们人格的健全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茶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对高中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校可结合茶文化开展一系列的人文素养培养课程,从而来提升学生的品质与素养。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预见,开展茶文化的学习是势在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