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万物皆要鉴定时代的到来,“过毒”这种颇具仪式感的真伪典礼备受追捧,成为当代年轻人最关心的事之一。本文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探究这一新型仪式实践活动的互动机制。研究发现,在消费主义诱导下,参与者置身于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机制下,不断进行符号性消费,一次次主动进入鉴定场景里,实现了理想自我的认同建构和个体情感能量的释放。
关键词:互动仪式;得物APP;群体互动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8-0057-03
一、研究缘起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提出,健身运动的兴起,球鞋这种时尚潮物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运动方面的一个消费关注点和潮流点。得物APP也在“互联网+运动”的加持下,以其强大的鉴别能力快速获得了年轻人和球鞋业界的青睐,正式从专业走向日常,从小众圈层走向大众。
在万物皆要鉴定的时代背景下,“过毒”这种颇具仪式感的真伪典礼,成为当代年轻人最关心的一件事。因此,研究这一仪式以怎样的呈现方式和互动机制,刺痛了时代焦虑的痛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这一痛点为着力点,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思考得物APP“过毒”这一类型化仪式在高度媒介化的环境下呈现出了怎样的群体特征、实现了怎样的互动结果,从而探究这一微观的社会过程。
二、文献回顾
2003年,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在其著作中提出,互动(即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每一个个体在社会中所呈现的形象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1]。通过不断与群体进行情感和行为的互动,一方面,个体产生的情感能量源源不断地汇聚融合进群体的情感能量中,从而加固群体内部的情感符号与道德标准;另一方面,在对仪式焦点和群体情感连接的反馈和再反馈的循环中,参与者会产生一种共享的情感体验与身份认同,进而形成自我形象建構与群体认同。
互动仪式链由四个主要要素构成: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通过身体在场相互影响;二是对局外人设定界限,因此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而谁被排除在外;三是共同的对象或活动是主要集中点,通过相互传达该关注焦点,让彼此知道关注的焦点;四是彼此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当组成要素有效地综合,参与者会有群体团结、满腔热忱、自信进取、富有道德感和集体感等感受[2]。
互动仪式链被广泛应用于人们在实体场景的仪式中,并不断解释着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种种互动行为。在社交媒体和智能算法普及的今天,个体在场的方式由“现场在场”转为“远程在场”,实现了“在场”与“身体”的分离,不断重塑着个体的日常生活空间。那么,在新媒介环境下的互动仪式中,个体是怎样进入同一情境之中的,相互关注和情感连接的焦点是什么,又以怎样的机制重塑着个体日常生活空间?深度考察社会媒介环境下的仪式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过毒”这一新型仪式实践活动的行为过程是怎样的?第二,在仪式实践活动中,参与者的关注焦点是什么,又是如何互动及生成意义的?
三、研究方法
得物原名“毒”,集生活、社区、电商等功能于一体,是知名体育论坛虎扑旗下的网购平台,并与2020年1月1日启动品牌升级,正式更名为“得物”,它主打“先鉴别,再发货”的新业态模式,迅速成长为球鞋等潮品鉴别行业的标杆。因此,本研究选定该对象为主要研究平台,并与2021年7月1日至7月30日,对得物APP多个热门的“鉴别讨论区”进行深度的参与式观察。
访谈样本遵循随机抽样原则,要求被访者注册得物APP至少半年,并有固定的浏览或讨论潮流物品的习惯。研究者于2021年5月16日至5月20日访谈了6位参与鉴别服务的鉴别师(编号A、B、C、D、E、F)。研究者在三个由“鉴别讨论区”的鉴别师所创建的QQ群组中,招募到7位用户参与访谈(编号1、2、3、4、5、6、7)。访谈主要通过电话语音在线方式进行,内容主要围绕参与者在“过毒”仪式中的动机、过程和行为。
四、研究发现
(一)符号型消费的盛行
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中指出,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物质的极大丰富,商品的使用价值失去了原有的重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商品的符号价值[3]。作为消费主义发展至今表现出的新特点,商品的物质价值也外延至品位、档次、个性等更具广度的意义或内涵的符号层次,个体也在这种价值转化中实现了自我的识别,找到了身份的归属。
在“过毒”仪式过程中,个体不断构建诸如潮流、张扬、热爱等个性化符号,幻想着自己的消费有着某种独特之处,并希望得到符号的认可与他者的文化认同。例如,鉴定论坛的“不过毒,不潮流”的消费主义口号,潮流物品与“变帅”“有钱”“有品位”的连接,“过毒”必晒绿叉、晒鉴定结果……当这些象征性意义的符号被无限放大,个体也自愿沉浸在自我认可和情感慰藉的快感中,并在虚幻的世界中日渐迷失了真实的自我。
在访谈中,有访谈者(用户1)这样表示:“现在有很多平台售卖证书、伪造的鞋盒啊什么的,而且还有很多人买,一搜一大堆,虽然不知道这样买假的包装的原因是什么,但应该都想让东西更逼真一些吧。”还有访谈者(用户3)说:“因为平台上面鉴定为真后显示的那个‘nice’或者绿叉组成的鉴定结果,你看到了之后,就好像被肯定了,有着某种神圣不可言说的完整性。”在“过毒”仪式中,无论是鉴别师还是鉴定者,仿佛都迷失在这个各种由正品、完美构成的潘多拉魔盒中,这种难以抗拒的诱惑,正在以一种无形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断煽动着他们的消费情绪,刺激着他们的购买欲望。
个性化符号表象之下并没有所谓与众不同的消费,幻想着他人的存在才真正是仪式背后所隐喻的符号。这些被刻意标上的精神符号正逐渐构成一个共同的文化空间,不断地复制和扩大,而消费主义编织的“伊甸园”正助长着个体需求欲望的创造,把潮流物品变成更高维度的商品,受到年轻用户的追捧。
(二)个体理想的自我建构
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反复确认中,自我呈现会以其为坐标系,不断进行反思,调整当前所处位置,从而在“自我”和“他我”之间实现身份的妥协和确认,而对于“理想自我”的追求,则是“真实自我”不断内省的核心。英国学者马丹·沙拉普认为,自我的形成开始于异化和对自我影像迷恋的瞬间[4]。
自我认同一方面不仅需要个体被重视、被认可、被迷恋,而且需要通过他者的评价和印证,在给予和流露中完成个体主体感的认知。潮流爱好者们自然也不例外,每位鉴定成员在参与“过毒”仪式之前对自我的认知都有虚幻的、理想化的成分在,都希望自己所鉴定的物品是真,都希望拿到一个完美的鉴定结果,且其渐渐会对自己产生一种自带光环的幻觉,迷恋上这种“自我中心主义社交”[5]。而现实生活中的他们往往受到社会规范的考量,“理想自我”很难在客观空间中寻找到,虚拟的网络赛博空间“第二人生”则为他们寻求满足提供了出口。
“我现在就是一个鉴别师,会定期分享一些鉴定心得,粉丝也会在下面给我点赞、转发、评论,觉得我的意见挺不错的,我就会有一种心理满足感。”(鉴定师B)
“东西是真的话,你就可以把结果分享到朋友圈,给自己的朋友。他们会问你在哪买的,多少钱。但是如果得物给的结果是假的话,肯定就一声不吭了。”(用户6)
在“过毒”主体中,无论是鉴定师还是鉴定者,在媒介搭建的理想共同体下,“理想自我”的呈现都变得愈发简易。当现实无法满足本体时,互联网所催生的新型表演形式——文本表演,则为理想自我提供了舞台,完美的球鞋、八角的鞋盒、鉴定达人、潮流领袖……这种虚幻深处的“理想自我”成为自我最重要的身份,并在个体与群体的互相欣赏中不断巩固。
(三)特殊语境下的情感能量释放
情感能量是一种采取行动时自信、兴高采烈、有力量、满腔热忱与主动进取的感觉[1]。个体通过参与仪式,把共同关注的对象作为自我呈现的“展览厅”,彼此分享此时此刻的特殊语境和情感体验,对参与的个体而言,投入的情绪体验伴随着仪式的高潮稳定汇聚成情感能量,以此形成对群体的信任和依恋感,从而完成仪式并使群体高度团结。
在“过毒”仪式过程中,无论是真正的“过毒”者,还是围观仪式的社群观众,都在相对稳定且与外界隔离的潮流圈子中,平台所提供的社会情境会把彼此关注的焦点共同指向表演的效果,即潮流物品的真与假。当鉴定结果为真,个体在鉴定论坛的信息分享和情感互动的流动速度会加快,驱使着个体不断提高鉴定频次和增加群体贡献,这种高额的情感回报和符号资本的增强又会催生出更加强烈的表达欲望,使个体自动开始下一轮的互动。反之,物品为假的鉴定结果不断循环,个体无奈、悲伤的情绪状态则会蔓延,并逐渐脱离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
“你想,花了大几千买的东西,如果是假的,意味着这钱打了水漂,在圈子中,也没面子,搁谁都不好受。”(用户5)
“我的朋友几乎都是潮流圈的,也都特别喜欢这些东西,当稀有的鞋子要鉴定时,大家都会围观,彼此给出意见,如果是真的话,会一起庆祝,假的话,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鉴别师D)。
由于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和所处关系网络位置的影响,情感能量在“过毒”仪式中存在差异性,即表现为相对低等级的个体获得较少,高等级的个体获得较多。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行动频率的增加,情感能量的等级差异也会随之不断动态变化,即表现为参与他人“过毒”仪式、共享正品喜悦,在这种内心渴望的驱使下,个体逐渐参与群体的共同行动,并使用各种符号表达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群体共享。
五、研究结论
“过毒”仪式让不同地理位置的年轻用户在构建“理想自我”的驱动下,不断消费符号价值,并通过共享鉴定场景和即时交流互动,汇聚情感能量,最终生成一个线上远程在场的互动空间。而在这种全新的线上互动空间中,随着共同焦点的不断变化,个体身份与群体认同互相糅合,显现出互为主体性的特点。
(一)焦点聚焦变化:互动仪式高潮迭起
相互的关注焦点,即通過展示与群体共同的“物品”来呈现自己和群体的一致性,它是互动仪式运作的核心要素。在“过毒”仪式中,焦点主要表现为个体对鉴别过程中特定物品及单一细节的关注,如钢印、背胶、鞋标、中底等。由于得物APP需要通过鉴别服务来沉淀潮流话题内容,维系互动热度,焦点成了仪式过程中个体情感表达和分享的关键。
随着鉴定过程的深化,焦点的呈现和介入在“过毒”仪式过程中的力度逐渐加大,基本内容层层分解,单一细节环环相扣,形成大量具有黏性的互动式内容,如有用户提问:“我的鞋在实体店买的,但是感觉鞋标不好,请大神看看?”然后就会出现回应,如“鞋标是老标的排版,Logo立体清洗,鞋标内容简洁,放心穿哈”“朋友,真鞋没问题,放心穿吧”。当重量级、限定款的潮流物品出现在仪式现场时,个体之间会出现持续性互动,表现为跟帖、评论的数量显著增长,关注焦点愈发凸显,所产生的情感互动也越强,甚至会形成群体兴奋。
在“过毒”这样的集体参与形式活动中,由于成员之间高度的互为主体性、焦点符号的一致性,个体更注重表达的连贯性和自我的审查性。因此,在得物APP中,虽然成员的职业、身份、价值观不同,但在确保仪式能够顺利完成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个体由“真焦点”聚焦“假焦点”,即通过购买虚假鞋盒、伪造钢印等方式,构筑起了“正品”的乌托邦。在亦真亦假之间,焦点之间的界限变得愈来愈模糊。有访谈者(用户4)这样表示:“为了能够‘过毒’,十几块就可以买伪造的防盗扣和鉴定证书,倘若再多花一倍,就能得到鞋盒、胶带和二维码一扫可见的鉴定结果。”
因此,在所构建出的潮鞋兴趣群体中,共同关注的焦点也在不断变迁,从鉴定细节到假鞋盒,再到正品结果。当个体与他人“相互关注”和“共享情感状态”时,每一个焦点的变化又会催生出更加强烈的表达欲望,使成员自动开始下一轮的互动聚焦。
(二)虚拟远程在场:弥补现场缺席
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中,微观情景是由诸多不同的网络节点所构成的,这些节点形态不同而又相互關联,由此形成的互动链条关系即是互动仪式链。随着技术场景的延伸,各个微观情景也以更大的承载量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彼此关联日益密切,现实的社会空间逐渐形成了数字化存在。
观察鉴定后的发帖与评论可以发现,彼此关联的鉴定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具体的真实地点,但无处不在的远程在场依然替代了具体的时空在场。一方面,“过毒”是在得物所建立的平台内部进行的活动,参与者一般是年轻的追求潮流文化的用户或有着相同爱好的群体,个体之间关系私密黏合程度较高,而一般商品鉴定或潮流话题所引起的大量互动传播,也只限于群体内部,具有较强的私密性,远程在场较好地弥补了现场的缺席;另一方面,信息的即时性为远距离不在场提供了便捷通道,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可以在短时内被感知,语音、文字、评论、表情包等系列符号能被瞬间传达,极大地扩大了共同的意义空间,让“在场”成了可能。
具体而言,移动网络时代的实物鉴定将在场、远程在场、虚拟远程在场三方加以融合,创造了更加多元的在场和缺席状态[6]。因为媒介就是在场本身的特性,其使多样化的虚拟空间得以形成,让不同个体能同时远程登录,在破坏了在场的同时,也打破了媒介对真实的再现,使得传播的具身化实践得以实现。
六、结语
本文基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对“过毒”这一不在场仪式进行分析,提出了符号消费、理想自我建构和情感能量的释放是仪式构建过程中的主要动力,并结合访谈的相关案例对其进行了说明。随后指出,在媒介技术带来新发展的同时,传播仪式关注的焦点和受众在场空间也在不断变化,受众高度参与过程扩大了传播效果,也使自身在互动仪式传播中的积极作用显著增强。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社交元素的不断深化,物品鉴别由线下仪式的单一在现场性转变为线上仪式的多重在场性。仪式空间的转换,不仅仅导致仪式形式变化,而且使得群体的互动行为可以超越空间,不受具体在场身份的限制,形成独具特色的个性化交流符号,并被内部成员接受与使用,在此情况下,群体的互动行为增多,个体在人际沟通中的情感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此,在对网络空间的仪式现象进行研究时,将互动仪式链运用到日常传播实践中,深入考察仪式传播仪式、变革仪式在目前媒介环境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 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85.
[2] 蒋栩根.“养成系”网络选秀节目仪式建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
[3]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2.
[4] 董晨宇,丁依然.当戈夫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J].新闻与写作,2018(1):56-62.
[5] 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113.
[6] 孙玮.交流者的身体:传播与在场——意识主体、身体-主体、智能主体的演变[J].国际新闻界,2018,40(12):83-103.
作者简介:毛庆(1996—),男,湖北襄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