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非虚构写作新闻冲入线上渠道,如澎湃新闻的“全民故事计划”、网易的“人间The? Livings”、腾讯的“谷雨计划”等。借助全媒体势潮,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与此同时,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与真实性的冲突成为学界的热门问题。本文通过对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的叙述视角、人称、引语、时素、选题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叙述文本在凸显文学性特征的同时,通过复杂性、细节化、平民化的特性展现出新闻作品的真实性。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新闻;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9-0063-04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争取民权和反战运动把非虚构带入了西方人的视野,并激发人们对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提出质疑。在媒介社会学学者迈克尔·舒德森看来,产生质疑的部分原因是文学传统在新闻界的深刻影响,如从文学角度看,新闻作品也要文采飞扬、感情充沛,简单来说就是记者应该撰写精彩的故事[1]。更早一点的新新闻主义和非虚构写作类似,它指将文学写作手法融入新闻报道中。近年来,新媒体崛起将新闻实践中的非虚构写作带入更多人的视野,如澎湃新闻的“全民故事计划”、网易的“人间The Livings”、腾讯的“谷雨计划”,运用不同的视角、精心编排的情节、大量的细节、对话和心理描写等的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得到了后真相时代受众的喜爱。那么,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越来越凸显文学性的同时,它如何从叙述的各方面展现真实性?哪些元素使新闻作品可信且真实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闻实践中非虚构写作与真实性的关系
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和文学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铺单、细节刻画等方面的要求基本一致,但它们的根本性不同是对于真实的解释。文学的非虚构写作要求的是拟事实,即允许合理的想象,让人看起来是真相即可,而新闻的非虚构写作必须完全建立在事实真实的基础上,绝不允许一丁点不实。学者赵毅衡提到,当社会学变成讲故事的社会学时,真相有效性问题就被自我的有效性替代,真实性就变成了故事的可信度问题[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野下的真实观是当代中国主导的新闻真实观,它主要的三个突出特征是事实真实观、过程真实观和统一真实观。长久以来,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是既要反映一个事件的整体真实,又要反映一个事件所处环境的整体真实情况,尤其是要把这个事件所在环境背景中主导真实、主流真实的情况反映出来[3]。
基于对真实的解释不同,杜莉华指出两者冲突的四个方面。一是新闻和文学中的真实不是同一个概念;二是非虚构写作无可避免会出现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导致真实性受损;三是非虚构写作中常出现的第一人称会影响读者对新闻真实性的判断;四是非虚构写作越来越多地与资本市场接轨,不允许采访对象再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违背了新闻过程真实观[4]。因此,基于真实性的根本要求,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难以保证绝对真实。
三、叙述视角与真实性
(一)叙述视角、叙述者形态和叙述方位
观察点的选择是作者最重要的选择之一,这也是普利策奖得主基德尔在写作中最先思考的问题。观察点在叙述学中通常被叫作叙述视角,是指叙述者观察和叙述故事的角度[5]。
叙述视角可以为读者提供阅读和思考的角度,读者可以从文本中感知到叙述者的叙述视角,借助文本和叙述者建立联系,当叙述者采用的叙事视角不同,故事的结果或读者的判断和看法也会有不同,如曾庆香曾举了一个关于夫妻日常生活不断累积矛盾,矛盾突然爆发导致分手的叙事案例,这个事件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叙述出来,其责任归属也就发生了变化[6]。因此,视角的选择影响读者的带入,新闻报道通过叙述视角可以透露出记者对事实的认知和立场态度,这一点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也表明新闻的叙述视角和新闻的写实程度密切关联[7]。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前者指叙述者掌握所有的背景、心理等,可以任意進入人物的内心,这样的视角能给人一种站在事件之外的冷静、客观的情绪,一般新闻作品与历史叙述通常都采用全知视角。后者指叙述者把自己所知道的局限在某一个主体上,只通过某个人物的视角观察事物、了解情况,并且把了解到的部分当作整体。两者相比较,全知视角由于知道的整体信息更多,比有限视角更客观公正,而有限视角则更主观、有偏向。不过,叙述者选择有限视角有时是必需的,叙述者通过有限人物视角对人物内心的展示更丰富,往往能够让受众更容易相信这是真实的。
叙述者形态是指采用的人称。第一人称叙述是指叙述者是故事情节的主角“我”,以“我”对自身经历的或观察到、想到的进行叙述,通常真实感和主观感并存。第三人称叙述指叙述者不经历故事情节,以第三方视角客观地叙述整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相比第一人称,它带给读者客观、冷静、全面的感受。叙述角度和叙述者的配合被称为叙述方位。叙述者提供叙述语言,叙述角度提供阅读情境范围,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想要恰到好处地叙述,即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叙述者和叙述角度。对于大部分的新闻报道而言,最常采用的是“全知视角+第三人称”,这种方式符合纪实类叙述全面、客观、公正、理性的标准和要求。此外,使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的叙述方位进行写作也是可行的,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中会大量出现。不过,有限视角的片面性和第一人称叙述的主观性似乎与新闻客观公正的标准不相符,那么它是如何将事实真实和文学手法巧妙相融,构建报道真实性的呢?
(二)第一人称叙述视角
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不仅仅是对事件的记录和讲述,很多时候它是以具体深刻的形式展示某一群体的现状或者某一事件的严重性,希望读者能够从报道中获得的不仅有信息,还有思考。新闻作品中选择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实则呈现了非虚构写作者的在场,以向读者叙述整个事件,尤其是作为第一人称的“我”本身就是事件中的一个角色,通过“我”的视角叙事是一种内视角,这样持续的内视角输出可以透视新闻的价值[7]。我们常常可以在非虚构写作中看到内视角的存在,在这种视角下,有条件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品质、行为、心理活动等进行丰富细腻的描写,使感染力和真实性并存。例如2020年5月9日,网易“人间The Livings”非虚构写作平台发布的《我在日本当研修生的那两年》,该报道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讲述了有关研修生的前因后果,时间跨度从1986年到2016年。
“1986年,我出生在黑龙江的一个小村庄,隔年弟弟出生。为躲避罚款,家里让我和弟弟装成双胞胎,1987年才上的户口。从小,我就能感觉到家人更偏爱弟弟,好吃的紧着他,犯错受罚总是独我一份……然而,我并没熬到我当零头那天。我在2013年12月中旬就爆发了。……2016年,也是她告诉我,小风订婚没多久,因车祸去世了。”
全文从“我”的视角出发,讲述了“我”的出生、“我”的家庭以及在日本当研修生的两年里的酸甜苦辣,以垂直深入的方式串联了日本研修生真实现状的相关事件,以“我”的“在场”和“行动”以及文本持续的内视角叙述传达了细节非常丰富的新闻事实,把一个普遍的现状聚焦到微观角度去展现,增强了新闻叙事内容的真实性。当一篇新闻报道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之后,新闻报道需要做到的是让报道更容易被相信。在后真相时代,受众对情绪的感知比对事实的感知来得更快更直接,聚焦于内视角叙述,以“我”这一人物视角进行叙述,体现了沉浸式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的特点,可满足受众对社会现实的窥视欲。相比于我给你讲一个别人的故事,和我给你讲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无可置疑,我讲我自己的故事真实性更强。
第一人称叙述作品在叙述视角上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称叙述作品的特点。因为第一人称“我”既是讲故事的人,也是故事中的人,这两个方面在作品中是交替存在的,即叙述者和叙述对象都是“我”,但两个“我”是不同时空的。一个是回顾并写下这件事的“我”,即回顾往事的叙述者(下文称“回顾自我”);一个是经历这件事的“我”,即当时被叙述的行动对象(下文称“经历自我”)[8]。同时,在第一人称叙述作品中,“回顾自我”与“经历自我”不仅有叙述者“我”与经历者“我”的区分,而且在叙述视角上都参与了对故事的观察。因此,在第一人称叙述作品中,不仅要关注人物叙述视角,还要关注叙述者的视角。在网易“人间The Livings”2019年国庆节推出的十一特辑《我和我的新中国》系列报道中,“经历自我”是一名教师,其展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吃水往事:
“早上去健身房回来,满身是汗,衣服都湿透了。爱人让我再换件衣裳,我说算了,刚穿了一天,洗衣裳很麻烦。爱人说没关系,现在都是全自动洗衣机,把衣服扔进去,放上洗衣粉就行,很方便,‘就是费点水,咱也不在乎那几个水钱’。”
而“回顾自我”是一名老教师,以现在的思考和语言讲述了当年的情形和场景:
“后来,像我们这样用自行车焊两个铁架驮水,竟普遍起来,成了人们上下班的一道风景。”
两个“我”在非虚构写作中交替,不仅有当事人当时的视角,还有当事人后来讲述这件事的视角和语言,在叙述中不仅有对当时“经历自我”的体验和感知到的具体事件的详细描述,还有叙述者自身“回顾自我”对当时发生在自己身上事件的概述。两者相互补充,转换自然,将当时主观和现时客观结合在一起,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三)复合视角
单一的有限视角仅从某一个人物的视角叙述事件,有可能存在一些主观性的偏向,造成一定程度的新闻失实,将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相结合可以修正单一视角的不足,通过不同主体的声音和视角讲述同一背景下的故事,使宏观的新闻背景和微观的新闻事实融合一体,能够进一步提升新闻的真实可靠性。《我和我的新中国》采取的便是复合视角的写法,报道共有十篇短文,每一个部分由不同的人物视角讲述自己或身边的家国往事。复合视角为报道增强了叙述背景底蕴,从宏观的背景上展示了中国的巨大变化,有限视角聚焦在微观个体的平民生活中,让每一个人物都有机会在平等的地位上讲述自己的故事,展示了中国的变化离不开每一个小家,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在同一艘船上。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相结合,凸显叙事内容的真实性。
四、大量细节化元素
相比传统新闻写作,非虚构写作有更多的情节设置、大量的对话、丰富的细节和心理描写等等。细节的呈现往往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真实,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只有亲身经历才可能有细致入微的描写。
(一)时素
“纪年时素”是年月日等的时间标注法,实际上是指称物理时间,或称历史事件“明确时素”[9]。从时间上看,非虚构写作往往是对过去了一段时间的事件进行报道,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几十年,因为非虚构写作通常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完成采访、调查、核实信息等环节;从内容上看,非虚构写作通常有非常详实深刻的事件,事件时间跨度可能长达几十年,如《我在日本当研修生的那两年》这一报道,从标题来看仅仅是讲述研修生那两年的事情,然而实际上述本的时间跨度从1986年跨越到了2016年。述本中出现了大量的时素细节,如“1986年,我出生在黑龙江的一个小村庄,隔年弟弟出生”“1987年才上的户口”“2006年高考时”“2008年春节”“2010年准备谈婚论嫁时”“后半夜两点”“转年2月”“3.11地震海啸就来了”“2011年10月,我们登机时间确定”“12月份左右”“我们弯着腰干到11点”“早上7点起床”……通过明确的“纪年时素”的呈现,不断提醒读者确切的物理时间,弥补讲述可能造成的真实性偏差,给读者强烈的时间感受,让文字与时间紧密联系,给人强烈的真实感。
(二)直接引语和心理描写
直接引语在语句中保证了说话者主体控制。笔者认为,在非虚构写作中,直接引语作为说话者直接的表达凸显的强烈代入感能在主观叙述的同时,增强述本的真实性。“谁说”“谁说道”等第三方视角转述的动词看起来比较客观,但对于准确表达原话的意义还略有欠缺,而且间接引语通常还可能将转述者的声音带入,引导读者对引语的理解[10],如“来日本的成本,我现在都已经赚回来了”“你没技能,身体又不好,在那边根本吃不消”“没有影响的,你在东京附近,远着呢。如果你现在想退出也行,只是那4万中介费可退不了”……这样的直接引语不仅形式上给人带来真实感,内容上还包含了不少只有亲身经历后才能说出来的细节。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直接引语带来的真实感并非是因为它传递给读者的是消息來源完整的原话,而是直接引语这样的形式具备的表意功能。
(三)心理描写和修饰词
大量的心理描写也会给读者带来直接的感受,增强述本的真实性。在传统的采用全知视角写作的新闻作品中,若包含心理描写,很可能成为被否定的“合理想象”。然而把心理描写放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当中,这就不再是“合理想象”,而是叙述者自己亲身体验到的内心真实想法,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真实。
同理,在传统新闻报道中会尤其注意形容词、副词的使用,避免合理的揣测或错误的解读,而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中,适当的修饰词是構建真实的良好秘方,如“父亲从弟弟哪儿听说我也要去日本,暴跳如雷……”,“暴跳如雷”一词不仅是“我”对父亲行为神态的描述,也是“我”当时切身的经历,携带真实性属性。
五、原型的功效
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中常常通过讲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或者一类人的故事,传达整个群体的现状,甚至描述时代的故事,如《“同妻”的最后一击》中的“同妻”、《“没病找病”的老太太》中的“老太太”、《普通女孩的一生会遭遇什么》中的“普通女孩”,以及《再没办法吃空饷的公务员们》中的“公务员”。
以上被叙述主体作为社会中某个容易被忽视的普通群体的典型,几乎每一个人对于他们都有一定的认知,这样就可以被看作一种原型,也就是说,当人们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中识别出原型的时候,并且识别原型通常是潜意识的,人们就能接收到这些原型长久以来积蓄在心里的情感能量,这样的作品便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曾庆香指出,原型的根源既是社会心理的,又是历史文化的,它是叙述作品中的意象、象征、人物、母题、思想或叙述模式即情节,具有稳定、典型、反复出现的特征,有着约定俗成的语义联想[11]。原型能够唤起人类心理的同理心或某种认同感,其功效可归结于人们对某种事物或者人物的整体认知方式和结果,在新闻作品中,它可以影响新闻意义的建构,隐性地为读者提供某种阅读视角和背景信息。
因此,叙述者借助原型的力量帮助每一位读者释放出深层的心理能量,激发出每一位读者的同理心,通过一个原始意象发出1000种声音[11],收获读者的“同情性理解”,以微见大地揭示这些群体反映出的生活现状和社会问题。
同时,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中的原型主要集中于现实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普通人群,采用的语言风格也非常通俗易懂,充分采用平民化叙事为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社会,这个社会里好的坏的都有,有益于强化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的真实性。
六、结语
本文从叙述学角度分析了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是如何展示真实性的。笔者将其归纳为以复杂性接近真实、以细节化接近真实、以平民化接近真实三个方面。
所谓的复杂性,是指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的复杂性,采用非虚构写作有利于将人物的行为、心理活动等详细地讲述出来,让读者感知的更多、更细微,即使无法作出绝对的判断,但一定程度上,这样的报道更接近真实。
所谓细节化,是指纳入时间、心理活动、表情神态、人物语言、数据等大量细节去描绘事件,将事件本身、人物心理等事无巨细展现在读者面前,引导故事的发展和走向,让读者和主人公产生共鸣,相信这个事件是真实的。
所谓平民化,是指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选题以边缘化人群、普通人为主,聚焦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叙述语言通俗易懂,选取偏口语化的语言,使读者感觉亲切、流畅、自然,带入感强,选择的题材是大多数读者能够感同身受的。
本文结合了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无可避免会存在的文学性、主观性的可能,以及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生活的众多可能性,分析了非虚构写作通过持续的内视角、复合视角等方式将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从外到内移情,通过大量的细节化元素、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和平凡普通的选题内容,在不违背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更全面、更深入、更细微地展示了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这样的叙述更能还原事件本质,给读者更多的回味和思考,借助后真相时代情感事件优先传播的特征,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更容易让人产生“同情的理解”,让叙述文本更加接近真实。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70.
[2] 赵毅衡.“叙述转向”之后:广义叙述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8(9):30-41.
[3] 杨保军.统一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观的典型特征[J].新闻大学,2018(1):27-34.
[4] 杜莉华.论新闻领域中非虚构写作和新闻真实性原则之间的冲突[J].传播力研究,2018,2(22):112.
[5]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92.
[6] 曾庆香.试论新闻话语[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7] 岳文文.非虚构新闻叙事视角和修辞探析[J].青年记者,2020(14):17-18.
[8] 陈慧娟.论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特性[J].天津社会科学,2008(6):110-112.
[9] 赵毅衡.广义叙述时间诸范畴[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4):133-140.
[10] 辛斌.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11-16.
[11] 曾庆香.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11):48-59,125-126.
作者简介 谢艾伶,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融合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