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波
摘 要 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对解决长江经济带矿山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显著作用,意义重大。分析长江沿线某石灰岩矿山的生态环境现状,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治理,针对研究区内矿山开采形成的边坡、宕底废弃地、残丘、残脊等区域不同的生态环境现状,采取不同的生态修复措施,治理效果良好,在修复受损山体、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隐患、提升水土资源保障能力、提高区域物种多样化水平等方面取得比较显著的生态效益,有效改善了长江沿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屏障功能,保障长江干流生态安全。
关键词 生态修复;石灰岩矿山;生态环境现状;生态修复;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1.023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长江沿线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规模矿业活动导致的矿山环境问题是造成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1]。矿山修复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2]。为消除长江经济带沿线视觉景观污染,改善修复区内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开展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建设,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隱患,恢复生态环境,使废弃的矿山与周边优美环境融为一体,改变长江经济带沿线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同时有效利用宕底土地资源,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5]。
1 研究区矿山生态环境现状
研究区矿山占地面积92 879.55 m2,表面积100 254.46 m2,主要由边坡A6~A11区、宕底废弃地B6~B9区、残脊C2、C3区组成,地形凌乱,崩塌隐患突出,土地无法有效利用,且与周边自然环境极不协调(见图1)。
1.1 边坡(A区)生态环境现状
A6区为修复区开采残留边坡,最大高差约11 m,整体呈直线型,占地面积1 623.48 m2,表面积1 804.72 m2。边坡坡顶线长145 m,坡脚线长160 m,坡度角35°~52°,边坡坡表基岩裸露,基岩岩性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Z2dn),灰色,薄层~中厚层状构造,层面产状260°~268°∠45°~46°,主要为顺向坡,边坡岩体整体较完整,稳定性较好,局部坡顶由于下部开挖造成应力释放导致发育崩塌地质灾害隐患。A7区为修复区开采残留边坡,最大高差约6 m,整体呈直线型,占地面积1 325.38 m2,表面积1 415.01 m2。边坡坡顶线长125 m,坡脚线长112 m,坡度角28°~32°,出露基岩岩性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Z2dn),灰色,薄层~中厚层状构造,层面产状260°~268°∠45°~46°,主要为斜交坡,边坡岩体整体较完整,同时边坡坡度较缓,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A8区为修复区开采残留边坡与渣料堆积而成,最大高差约17 m,整体呈直线型,占地面积7 117.56 m2,表面积7 899.85 m2。边坡坡顶线长310 m,坡脚线长330 m,坡度角35°~65°,出露基岩岩性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Z2dn),灰色,薄层~中厚层状构造,层面产状260°~265°∠44°~46°,主要为顺向坡,边坡岩体整体较完整,整体稳定性较好。A9区、A10区为北侧水塘旁裸露边坡,A9区占地面积770.87 m2,表面积823.32 m2,A10区占地面积1 214.66 m2,表面积1 336.45 m2,最大高差约6 m,整体呈直线型,坡度角26°~30°,出露基岩岩性为震旦系陡山沱组上段(Z2d2)灰岩夹少量硅质条带,青灰色,层面产状260°~263°∠42°~45°,边坡岩体整体较完整,同时边坡坡度较缓,整体稳定性较好。A11区为修复区开采残留边坡,最大高差约25 m,整体呈直线型,占地面积1 130.51 m2,表面积1 539.14 m2。边坡坡顶线长165 m,坡脚线长150 m,坡度角65°~83°,出露基岩岩性为震旦系陡山沱组(Z2d)灰岩夹少量硅质条带,青灰色,薄层~中厚层状构造,微节理发育,层面产状245°~250°∠45°~46°,主要为斜交坡,边坡岩体整体较完整,局部由于下部开挖应力释放导致发育崩塌地质灾害隐患。
1.2 宕底废弃地(B区)生态环境现状
B6区位于修复区西部,为原开采废弃地及石料堆放场地,中部见临时运输道路,地势较平坦,标高+54 m~+60 m,占地面积43 493.58 m2,表面积47 615.41 m2,水土流失较严重,基本无植被覆盖。B7区位于修复区中部,为原开采废弃地,地形凌乱不堪,标高从+56 m~+60 m不等,局部可见残留小丘,占地面积12 812.58 m2,表面积13 458.79 m2,水土流失较严重,基本无植被覆盖,由于地形高低不平,现状条件下,土地无法有效利用。B8区位于修复区北部,为原石料堆放场地,地势较平坦,标高自北向南,由+53 m过渡至+48 m,占地面积6 907.13 m2,表面积7 067.73 m2,水土流失较严重,基本无植被覆盖。B9区位于修复区北部,亦为原石料堆放场地,地势较平坦,标高自南向北,由+38 m过渡至+35 m,占地面积6 829.17 m2,表面积7 067.73 m2,水土流失较严重,基本无植被覆盖。
1.3 残丘、残脊(C区)生态环境现状
C2区为原开采残留的低矮山丘,占地面积3 685.67 m2,表面积4 118.73 m2,多见低矮灌木及一年生草本,无大型植被覆盖,出露基岩岩性为震旦系陡山沱组下段(Z2d1)灰黑色薄层灰岩夹土黄色泥灰岩,层面产状258°~262°∠42°~45°,出露边坡主要为逆向坡。C3区为原开采残留的低矮山脊,占地面积5 968.96 m2,表面积6 295.89 m2,无大型植被覆盖,此区域将Ⅶ号修复区北部相邻场地阻隔,致使土地无法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