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琼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高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疫情导致留学生回流,就业竞争日益白热化……
据艾媒网获悉,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了《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该报告显示,相较2020年,应届生求职招聘市场明显回暖。截至5月,2021年应届生招聘规模同比增幅达到52.5%。随着经济持续复苏,大中小型企业的应届生招聘同比增幅均超过40%,其中,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型企业应届生需求量同比增幅达到59.6%。但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口突破4.5亿,2020年10月—2021年3月中国失业率维持在5%~6%之间,未来中国就业形势总体较为稳定,但就业竞争压力将不断增大,就业形势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虽然职位众多,却仍旧有部分群体“无业可就”。特别是今年,应届生或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一方面是国外疫情不稳定,不少海外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另一方面是去年毕业未就业的应届生依然处于空档期,进一步增加了就业难度。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相关数据显示,61个行业中,岗位需求量能够超出2019年水平的不超过6个行业,表现比较差的如金融行业、汽车行业等。”2020年下半年起,企业用人需求开始活跃,但还处于恢复期,直至2021年,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复杂,面临诸多挑战。
2021年就业更多的挑战是就业的结构与质量,2021年高校毕业生在新增就业人群中的比例接近70%,中高端岗位供小于求,低端、服务端及基础端岗位需求较多,外加学校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的不对称,进一步加剧就业供需矛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观念发生了转变,已经从“要找到一个饭碗”转变成“要找到一个铁饭碗”,最好是个“金饭碗”。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不少公司、机构措不及防,不少公司为了自保更是选择缩编、减薪、裁员。疫情期间,互联网上在有段时间确实充斥着类似的信息,这让即将毕业的应届生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需求,形成“求稳、求高薪”的就业取向。
適当的焦虑及压力,可以激发人内在奋起的动力,但过于焦虑,就会促使肾上腺素激素分泌增多,导致人出现一些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进而影响人的生活及工作质量。面对就业,我们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压力,调控自身情绪,让自己处于理性平和的状态。渐进式放松、深呼吸、冥想等方式可以帮助紧张的人很快地放松下来。
◆ 渐进式放松训练方法:
找一个安静的场所,按照下列部位的顺序:优势手、前臂和肱二头肌,非优势手、前臂和肱二头肌,前额,眼,颈和咽喉部(双臂向前,双臂向后,耸肩),肩背部,胸,腹,臀部,大腿,小腿(脚尖向上,脚尖向下),脚(内收、外展),先使肌肉紧张,保持5~7秒,注意肌肉紧张时所产生的感觉。紧接着很快地使紧张的肌肉彻底放松,并细心体察放松时肌肉有什么感觉。每部分肌肉一张一弛做两遍,然后对那些感到未彻底放松的肌肉,依照上述方法再行训练。当使一部分肌肉进行一张一弛的训练时,尽量使其他肌肉保持放松。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和哈林顿·英格拉姆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一个典型的、有效的“省吾身”、描画自己形象的工具——“约哈里窗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它将人的全部自我信息、自我表露比喻为一扇由四个区域组成的窗户:开放区、盲目区、隐藏区和未知区。通过”约哈里窗“了解和评价自己,要比从自我观察的材料中分析、评价自己更客观、准确、可靠。
◆ 约哈里窗的自我分析方法:
客观、理性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帮助自己制定合理的就业目标。
通过社会就业机构、学校就业主管部门、人才交流会、行业展览、网络、人脉关系等渠道收集就业信息,总结梳理用人需求及岗位胜任力模型,结合自我画像进行比对,适时调整自己的择业观、就业观。
苏联心理学家索尔格纳夫认为,在发挥自己的最佳才能时,不要把“想做的”和“能做的”以及“能做得最好的”混同起来,而这又是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最需要做的就是要先梳理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什么可以做得最好,进而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合理化自己的择业需求,让自己在职业生涯的分水岭做出无悔、客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