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恩慈,胡静怡
(郑州财经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
地景艺术(Earth Art)又称“大地艺术”,是设计师在大自然各元素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而形成的一种景观形式[2],对自然环境的干扰较轻,主张回归自然、回归生态。我国乡村中蕴藏着丰富的艺术创作资源,地景艺术作为人与自然的切入点,是乡村旅游景观营造的必要方式之一。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剧,农村人口骤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接踵而来,社会的迅速发展,削弱了人们对接受不同事物的感官能力,同时也削弱了人们对自然和生命价值的关注。但乡村振兴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的乡村景观重新注入了活力,它不仅是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简单结合,还通过合理的艺术手段精心规划设计,营造的具有可观性、有活力的乡村景观空间,达到经济、社会、生态、美学等多层效益的共赢局面。
乡村景观从更贴近人的角度上来讲即是乡村人居环境[3],其特征总结如下:首先,当地居民作为乡村空间的活动主体,记录着每一块土地的变革[4],从生活方式、传统习俗、文化观念也都有着自己的传承性,经过时间的融合就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性文化,构成了乡村人居环境的纵向时间轴,即乡村景观的“记忆性”和“融合性”。
其次,当地居民进行日常的生产生活一定是基于某一特定空间,在尊重该空间肌理的基础上,顺应自然地形,利用乡土植物,组合成乡村生态圈。就构成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横向空间轴,即乡村景观的“区域性”。
最后,乡村景观中占绝大面积的还是自然景观,人们又基于自然景观进行作业,不仅满足了生产生活要求又在现代化工业化的时代中保留了天然野趣的一面,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乡村景观的“连接性”。
镇巴县地处大巴山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东南端,距汉中市区101km,210 国道从其境内穿过,南与四川省万源市接壤,属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北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植被茂密、雨水充沛,地质风貌特征显著,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天然中药材、野生动植物、矿产等资源,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陕西省的“南大门”。
镇巴县的乡村属产业类农耕型和风景资源型相结的乡村,其不仅农业产业资源丰富,同时也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民族文化——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民聚居地,以及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亚洲最大的巴山木竹林、天然地坑、溶洞等景观。镇巴县共辖21 个乡镇,其中部分乡镇的定位较为明确,旅游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例如黎坝镇、青水镇等,其产业发展模式为“旅游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特色种植——加工——旅游服务体验”联动发展的格局,这也是镇巴县整体定位的目标,在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的同时,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构建和谐、美好的乡村景观模式,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伴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镇巴县的公共活动空间及公共小品等建设也逐步完善,但模式千篇一律,少了些乡村自然的美感与人文关怀,走在不同的乡镇村庄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甚至还会出现与当地自然文化格格不入的欧式风格的装置与建筑。乡村景观出现的盲目化、跟风化建设,阻碍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使乡村景观元素逐渐消失。
近年来,镇巴县的各个乡镇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土地利用出现章乱无序、零散的现象,导致许多有价值的空间被闲置占用,使用率低,如楼与楼之间的空地被堆放杂物、垃圾;当地居民自主的乱拆乱建,占用公共空间,破坏整体景观风貌。
一方面,乡村经济水平发展迅速,镇巴县由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导变为一二三产相融合模式,煤炭产业的持续发展、生活污水和化学肥料的增加都导致生态环境薄弱。另一方面,由于当地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以及受日常生产生活习惯限制,其大部分缺乏对生态环境与公共设施的保护意识,过度砍伐捕捞、随意焚烧垃圾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生态环境不平衡,空气污染等问题[5]。
赤南镇位于镇巴县南部,下辖6 个村和1 个社区。在镇巴县所辖的21 个乡镇中,赤南镇的乡村特点不为突出,还未形成清晰的定位,调研与分析其乡村景观现状,提出了如何能更好地营造赤南镇乡村旅游景观风貌的设计构想。
依山傍水田园一般是乡村生活最理想最惬意的模式[6],在镇巴县各个乡镇的乡村景观中,河流和山脉是造景不可缺少的元素,其中水最具有灵性,也是地景艺术中运用最为灵活的元素之一。
赤南镇依山沿河而建,长滩河贯穿其中,夏季多雨水冬季易干旱,从生态性角度来看,滨河景观应考虑季节水位变化带来的可观性变化,使水面与岸边呈现一种生态化的交接,为鸟类、两栖爬行等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赤南镇河流多采用自然式驳岸,这种方式更贴近于自然,更具有野趣性。在此基础上,多选用当地的双栖性植物和自然沙石等乡土材料丰富驳岸,弥补驳岸过于空旷单调的不足,既能有效地调节河川径流、涵养水土,又能体现宁静自然的地域风格。从旅游性角度来看,人类都具有亲水性,通过观察赤南镇亲水活动,总结出有垂钓、游泳、烧烤等娱乐项目,目前较为分散,还未形成统一规模,对此在河流局部可采用杉木材质设置木栈道、亲水平台等设施[7],划分垂钓区、烧烤区、安全戏水区,打造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滨河景观带。
以产业为依托这一营造模式对接的是产业类农耕型乡村,在尊重基底现状、顺应自然地形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第一产业所带来的效益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产业园区纳入赤南镇乡村景观的规划建设中,在地景艺术观念的影响下对场地基底进行最小干预,打造具有可观性和娱乐性的农田艺术,达到经济效益和美学价值的双赢。赤南镇地形较为复杂多变,产业类型多且分散,包括油菜花、水稻、桑树、中药材、李子、木耳等产业。
4.2.1 桑园景观。桑园产业园区位于赤南镇袁家坝村,目前规模已达101hm2,其农田类型以山地梯田为主,桑园梯田沿等高线排列成不规则的曲线,层层叠叠赋予大地不一样的色彩,构成地景艺术中最自然最美的线条。园区规划分为蚕茧生产加工区、桑树种植区、茶菜桑果桑采摘体验区、桑基鱼塘垂钓区、娱乐观光和产品销售区、科普展示区和民俗农家乐区七大区域,计划建设绕园人行步道5km,修建观光亭阁5 个,并且桑园产业园区与镇巴县唯一一座灌溉与防洪双重功能的赤南水库相邻,从蚕桑园可俯瞰整个水库和田园风光。园区致力于打造成集观光、体验、科普、研发及娱乐于一体的标准化休闲蚕桑体验园区,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学习,满足当地及周边不同人群多样化的要求。
4.2.2 油菜花田和稻田景观。赤南镇的油菜花田和稻田景观中最具有观赏性的位于长滩社区的开阔平原上,也是赤南镇的中心位置。在油菜花和水稻种植过程中应多注意农田边缘的走向,保留其自然艺术性。同时为参观者提供多样化的需求,一是在农田中设置木栈道,根据高低不等的作物参观者可形成俯视、平视、仰视的丰富视角,并使参观者身临其境、近距离接触到农作物;二是设计特色的观景天桥和观景塔,为游客提供观赏农田艺术的不同视角,俯瞰整个农田艺术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受。并在农田中设置多种体验活动和娱乐项目,例如体验水稻插秧、农具操作、稻草人编织、迷宫和稻草滑梯等,让游客亲身体验农事的乐趣与艰辛,让枯燥无味的农田观赏变为“3D”体验。
赤南镇被称为镇巴县的“粮仓”,地域农耕文化较为悠久;且在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镇巴苏区期间,留下了中共陕南县委机关驻地青鹤观等许多遗址,红色文化基底深厚。所以在乡村景观营造时,要选择能唤起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共同记忆的元素,打造乡镇的独特符号[8]。
一是定点,在赤南镇及各村入口、各移民安置点入口以及其主要节点设置标志性装置,采用当地的砖、瓦、鹅卵石进行造景,配以乡土植物点缀,可选用厚朴、广玉兰、枇杷、紫薇、桂花等植物进行搭配;二是连线,在道路两侧和农田边缘配置农耕小品加以点缀,如碾子、稻草垛、风车、耕作场景雕塑等,并置放当地农作物以及中药材的科普知识标识。还可在长滩河沿线设置木船、捕鱼网、水车等乡村景观元素,陆路和水路2 条线贯穿赤南镇,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三是找面,给分散的便民活动广场制定主题,比如设置红色主题文化广场,重点以宣传脱贫攻坚政策知识和弘扬红色历史文化为主,宣传墙采用具有年代感的风格,通过白墙灰瓦质感的对比产生舒适的美感。以上整体形成点、线、面的乡村景观视觉长廊,找回赤南镇的乡村“记忆”。
根据当地居民的行为习惯和邻里交往关系诉求,人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量较大,为满足日常聊天、下棋、健身、娱乐等活动,可充分发挥楼与楼之间公共空间的作用设置乡村小游园、微菜园、微庭院等,利用当地废弃的木材、石材、瓦片等创造有趣的空间和装置,缩小服务半径从而增加数量,让居民一出门就能感受到乡村景观的魅力;还可利用当地废弃的有特色建筑物打造书院、手工作坊、茶室等,更好地传播当地的民俗文化和茶文化。
从经济、社会、生态、美学效益综合分析镇巴县乡村景观建设得出:在经济效益方面,其乡村景观建设可结合娱乐、休闲、旅游等产业,提高当地经济收入,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在社会效益方面,其乡村景观建设可以提升当地乡村的现有居住环境,也可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幸福度和身份认同感,有助于维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在生态效益方面,其乡村景观建设可以修复过度开垦的自然地,凸显地景艺术给乡村景观带来的生态恢复与价值;在美学效益方面,其乡村景观建设可以带给乡村设计师更好的创作灵感,留下更多的大地艺术。
分析梳理陕西省镇巴县乡村旅游景观的既存问题,同时以赤南镇为例,进行实地调研,在大地艺术的视角下提出发展性建设意见,为产业类农耕型和风景资源型相结合的乡村提供理论和实践的路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