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涛 罗 魁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妙隘乡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铜仁554105)
辣椒种子适宜于25~30 ℃温度范围内发芽;在其幼苗期,昼间最适宜温度为22~24 ℃,夜间最适宜温度为15~20 ℃;在开花期及结果期,昼间最适宜温度为23~27 ℃,夜间最适宜温度为18~23 ℃。若气温不高于15 ℃,常导致落花,在温度低于10 ℃时其植株生长受阻,温度低于5 ℃时极容易因冻害而导致植株的死亡。
通常选择高产、商品性佳、具备较强抗病虫性、耐储存的优良品种。还需结合当地市场需求、栽培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种植以及销售的品种。
(1)温汤浸种。在温水内浸泡种子片刻,接着将其置于50~55 ℃水内烫种,烫种过程中需注意保持水温并不断搅拌,15 min后将种子置于常温水内浸泡2~4 h,捞出种子并用清水洗净。
(2)药剂消毒。在常温水内浸泡种子片刻后,将其置于1%高锰酸钾内浸泡10 min,清水冲洗后置于常温水内浸泡2~4 h。
待处理好种子后,采用干净毛巾或纱布将其包裹好,在30 ℃环境范围内催芽2~3 d。需注意每日清晨对种子用清水冲洗一次,将种子表面黏液除去,避免种子发霉腐烂。
(1)穴盘鱼苗。在整理好的苗床内放入穴盘,将其中填满营养土,刮平后采用竹签扎入1个小穴并置入1~2粒种子。播种结束后在穴盘表面覆盖营养土,同时淋水以保持湿润。
(2)营养块鱼苗。将床面用普通地膜覆盖,摆放营养块,将营养块间距控制在1~2 cm,在营养块表面洒水使其全部浸润,完全吸收水分后采用尖细材料扎刺营养块,明确其是否存在硬芯[1]。若存在硬芯需继续补水直至彻底吸水。待吸水充足后,将地膜表面积水排掉,在营养块内平放1~2粒露白种子,接着在营养块表面覆盖专用育苗基质。
待1~2片真叶期间,需及时间苗,仅在每穴内或每个营养块内留下一苗,以保证育苗健康生长,喷施一次50%多菌灵800倍液。待2~3片真叶时,追施一次0.1%尿素水溶液,待追肥结束后用清水冲洗,以避免烧苗。在苗期不得过多淋水,需始终保证表土翻白、底土湿润。每日早晨结膜、夜晚盖膜。
尽可能选择一年以上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待确定地块后,撒入600~750 kg/hm2石灰并深翻,接着施入4500 kg/hm2商品有机肥、450 kg/hm2过磷酸钙及325 kg/hm2复合肥作为基肥。待翻耕土壤后做畦,畦宽及畦高分别为1.3 m及30 cm。
整畦结束后覆盖银黑地膜,具体操作为:分别在畦面两侧开挖小沟,在畦面上铺设宽度为80 cm的地膜,在小沟内埋入地膜两端,压实泥土[2]。在畦面上采用直径为8 cm的铁筒打孔,在每畦内孔洞呈双行“品”字形,将洞深控制在6 cm。
待幼苗4~5片真叶时,即可对其移栽定植。在春季,将株距控制在30 cm,栽植密度为52500株/m2;秋季延后种植,需适当稀植,将株距控制在25 cm,栽植密度为66000株/m2。待定值后需浇入充足的定根水,以提升辣椒成活率。
在定植后,需浇入充足定根水,3 d内不再浇水。5 d后查苗补苗,同时轻浇1次缓苗水。待缓苗结束后,需对水分严格控制,以帮助根群垂直下扎土层。待幼苗长出1~2片新叶时,需提供充足水分,为植株长茎、长叶奠定基础。后期结合天气状况及植株水分需求合理浇水。在雨后需落实排水工作,以防各种病害的发生。
定植后6~9 d,需淋入1次0.2%的尿素水溶液,以促进植株生长。定植后10~30 d,需施入225 kg/hm2复合肥;在结果初期,施入300~325 kg/hm2复合肥及75 kg/hm2氯化钾。在采收盛期,每5~7 d采收1次,同时需注意每采收2次应追肥1次。
疫病会导致患病辣椒叶片出现暗绿色病斑,若叶片潮湿可发生腐烂;若枝秆及茎部发生病变,会出现褐色条纹或者板块,病斑部位所存在枝叶迅速枯萎病死亡[3]。若茎基部发生病变,可迅速腐烂,出现白色菌丝体。在日常种植中,一般采用40%霜疫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7~10 d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
猝倒病一般于苗期发病,露出土表幼苗的茎基部出现类似于水渍的病斑,接着患病部位颜色转变为黄褐色病逐渐干缩。猝倒病发病迅速,待子叶未凋零前幼苗即会迅速倒下,即发生猝倒。若湿度较大,患病植株及附近创面可见白色徐庄菌丝体。一般采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或喷雾防治。
青枯病一般发生于辣椒坐果初期,患病植株顶部叶片逐渐萎蔫并下垂,随着病情发展植株下部叶片亦发生枯萎,通常其中部叶片最迟发病[4]。一般在中午病株萎蔫,待早晨或晚上即可恢复正常。病情严重时将病株茎木质部横切并挤压,可见乳白色黏液溢出。针对辣椒青枯病,通常采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或喷雾防治。每5 d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
棉铃虫主要危害辣椒花朵及果实,亦可啃食其茎部及嫩叶,导致茎叶缺损,或出现落花落果问题。棉铃虫主要在靠近果柄位置啃咬并形成孔洞。棉铃虫可钻入柔内蛀食果肉,导致其腐烂并减产。一般在棉铃虫卵孵化盛期至2龄幼虫期防治,常见防治药剂为2.5敌杀死2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