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桑韵欣(中共海安市委党校)
近年来,随着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实施,一大批优秀学子通过考试迈入了公务员行列,成为“为人民服务”人民公仆大军中的一员。这些新入职的基层初任公务员,有活力、有激情、有想法,工作的积极性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都比较强,在基层服务群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应当看到,基层“三门干部”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基层初任公务员自身也有很多的需求与困惑。如何真正发挥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生力军”的作用?如何真正培养好人民满意公务员的“潜力股”?近三年海安市新录用公务员数量分别为87人、90人、121人,逐年递增。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尝试对助力基层初任公务员健康成长提出一些建议,为海安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积蓄充足后劲。
通过数据调查,在公务员总量中,来自区镇机关(含派驻区镇机关)的基层初任公务员占大多数,可以说基层是很多新任公务员工作的第一站,是职业生涯的起点。
近年来,基层初任公务员以“90后”和“95后”为主,30岁以下的基层初任公务员占80%以上,可以看出整支基层初任公务员队伍的趋于年轻化。
除此之外,基层初任公务员绝大多数(99%以上)为本科以上学历,甚至有不少基层初任公务员是研究生学历,少数基层初任公务员为大专及以下学历。总而言之,整体队伍的文化程度比较高,也反映出学习能力比较强。
通过将前期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归纳,现将基层初任公务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做了系统梳理,如表1所示,有九点具体表现。
大多数基层初任公务员都是从“校门”直接跨入“机关大门”,44.74%的基层初任公务员都提到了“本领恐慌”这个问题。归纳起来特点有三:一是真不知道怎么办。尽管新入职的基层公务员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但超过30%的基层初任公务员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相关。在实际工作中,专业知识不了解、业务不熟悉、无人来指导成为影响业务提升的三大瓶颈;二是真忙不过来。在基层,“有事儿找新人”成为很多刚基层初任公务员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同事的眼中或口中,年轻人“啥都会”成为一种必然现象。结果谁都布置任务,不管会不会,忙不过来倒是真实的境况;三是真怕错了咋办。由于一个劲儿地压担子,新入职的基层公务员的压力都很大,尽管耗尽一腔干事的热情,但“多干必然多错”,多错后又不明白如何应对,特别是如何正视领导的批评,如何应对基层的投诉,这也成为大部分受访人员的困惑。
想法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大部分基层公务员刚刚入职就会遇到诸多挑战,加上年纪轻轻,在心态上难免产生波澜。一是期望不符的失落。在度过“挤过独木桥”的兴奋期后,看到自己从事的工作与期望相差颇远,内心的失望情绪油然生起。怀疑自己的选择,甚至怀疑人生的负面情绪也相继产生。除此之外,工资过低以及收入水平的横向不平衡,容易导致出现工作动力不足。二是客居他乡的孤独。外地来的基层初任公务员听不懂方言,特别是基层开会的时候,领导和同事会使用方言,导致外地的公务员很难落实工作要求和融入单位的工作环境。除了存在语言交流困难,同时也需要花一些时间去适应当地的住宿、食物等各个方面。三是处理工作的浮躁。在基层,工作琐碎、繁杂、细小,具体分工也并不明确,新入职的基层公务员经常会被安排做一些事务性工作,容易丧失进取心和工作激情,从而影响了自己工作中的心态和最终成效。
在刚刚步入基层公职岗位时,大部分人是满怀憧憬的,渴望有一番作为,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等方面的制约,结果不甚理想,总结下来,原因有三:一是培训机制有欠缺。其一,没有时间培训。在前期的访谈调研过程中,90%以上的基层初任公务员普遍反映希望有更多的培训和终生学习的机会,但是苦于工作任务繁重,根本无暇参加培训学习;其二,培训阵地比较落后。基层单位组织的培训和培养内容层次较为浅显,缺乏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围绕中心工作设置专题内容上不够“新”,适应形势需要不够“快”,培训形式还不够“活”。二是晋升渠道有限制。36.84%的基层初任公务员认为单位的培养机制和职业晋升机制不明确。在基层,干部的考核评优的形式过于单一,也存在着时间跨度长、评优名额有限等问题,考评机制受人为因素较多,导致部分基层公务员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前景,选择了“躺平”。三是身份定位有偏差。很多人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根本目的是为了“镀金”或增加基层工作经历,认为他们迟早会离开基层,所以重使用、轻培养,造成基层公务员萌生、甚至加剧离开现任岗位的心态,导致年轻基层干部储备不足,影响整支干部队伍的稳定。
笔者在认真归纳梳理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理性分析,将基层初任公务员的需求作了全面总结,如图1所示,在“基层初任公务员认为哪项能力最为重要?”的问题中,41.67%的基层初任公务员认为业务能力水平是最重要的,可见基层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尤为必要。
如表2所示,在“基层初任公务员最看重工作中哪一项?”的问题中,79.63%的基层初任公务员都是希望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自身能力,实现人生价值。
表2 基层初任公务员最看重工作中哪一项?
为了改善现状,笔者认为必须要坚持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在完善机制和精细管理、加强培训和教学管理、心态调整和自我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为基层初任公务员的迅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一是要增加公开竞争选拔机会。要提供更多向基层倾斜的优惠政策,增加上级机关到基层遴选干部的机会,为基层公务员成长提供有力支撑。采取演讲比赛、辩论赛、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积极为基层公务员搭建成长展示的平台,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让“赛场选马”“大浪淘沙”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主渠道,激发人人目标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内在动力。二是要严格管理考核制度。优先把群众认可和服务民生实绩作为基层公务员考核的重要标准,进行全方位闭环式考核。学会“眼睛向下看”,优先选拔自愿到艰苦地区,奋战在基层一线、积极为民服务的公务员,把考核制度和年终奖金挂钩,把工作实绩和提拔任用挂钩。三是要建立目标成长机制。基层党委要高度重视基层人才的培养,为每位基层初任公务员量身定制职业生涯规划,明确阶段性成长计划,让基层公务员在工作年限期满后自愿留下;常态化开展“青蓝结对”等活动,通过名手带能手、能手带熟手、熟手带新手的方式,帮助基层初任公务员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创新发挥“履职评价机制”作用,做到优胜劣汰,不搞“终身制”,让学得透彻、干得出色的基层公务员脱颖而出。
在基层,注重人文关怀是留住人才的重要举措和关键一招。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能让基层初任公务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关怀,在异地找到存在感和归属感,真正保证基层工作的常态长效推进。一是要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可以举办运动会、户外拓展、文艺表演等活动,既可以丰富基层初任公务员工作之外的娱乐活动,又可以提升其在基层工作中的内在动力。二是要加强基层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基层初任公务员反映的“两地分离”的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来改善。比如可以修建集体公寓和公务员之家,满足异地工作的基层初任公务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可以开设班车专线,为基层初任公务员解决“上班远、回家难”的问题。三是要关心基层初任公务员的日常生活。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多渠道举办相亲交友等活动,从而掌握基层初任公务员的思想动态、生活状态,力争帮助“新海安人”解决生活之需,免除后顾之忧,做到关心更走心。
基层初任公务员往往学历比较高,但是工作经验缺乏,所以难以快速打开工作局面。想要作出改变,必须按照工作岗位、专业方向等方面实施分类管理,增强基层公务员培训的前瞻性。可以从如下三点着手:一是要优化培训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各基层单位青年学习班要围绕“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性设置培训课程,要将基层初任公务员工作中所需的通用素质能力、公文写作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课程纳入培训体系,通过开展理论、写作、摄影、公务礼仪等专业培训的方式,切实提高基层初任公务员的综合能力,增加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要创新培训形式。实践是干部教育培训最好的课堂。可以根据专业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原则,提供不同形式的培训机会。要采取党委与政府、区镇街与机关部门、业务部门与综合部门“双向交流”的方式,基层初任公务员可以自主选择岗位实践锻炼,增强多岗履责的能力,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要优化培训方法。培训方法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不同的培训内容,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式教学法以及研讨式教学法等,充分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基层初任公务员的综合素质。
阳光的心态决定人生的成败。基层工作中,每个工作人员都是服务员,每个岗位都是服务性岗位,所以心态调整也是基层初任公务员迅速成长的关键所在。一是要调整期望,作出职业规划。要从个人一时得失的小天地中“跳”出来,将现实需求和职业理想相结合,熟悉工作的环境,理解基层环境的困难、任务的艰难,快速调整适应工作岗位;在任职时期对自己作出准确定位,学会主动与任职单位沟通交流,明白能够提升自我的方法与路径,明确工作任务分工,练就为民谋福利的本事。二是要苦练内功,竭力完善自我。要树立信心,正确看待本职工作,面对困难不怨天尤人,面对困惑不迷惘消沉,面对挫折不畏缩退却,真正做到“干一行, 爱一行”;要优化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每天上班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对事情合理分工,保持高度的专注力;要客观分析自身,进行自我调节,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激励自己完善不足之处,不断精进工作能力。三是要主动沟通,主动融入群体。要学会放低自身姿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心声和想法,听取群众意见和需求,从而寻求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多向领导、同事请教学习,积累基层工作好的经验和方法;要熟悉掌握相关文件政策,及时总结基层工作中的典型事例,便于日后更好开展工作;要多听多看多想,明确自身的职责和服务内容,正确看待群众的投诉,从而形成与群众的良性沟通,提升自身服务能力。